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春夏交替,家長應注意寶貝手足口病

說實話, 我已經記不起我家大寶小的時候有沒有出現過手足口病了。 只記得有一年, 大寶的手心和腳心都出現了紅點, 三四天后有自己退掉了, 因為沒有嚴重所以沒有太深刻的印象。 但現在與手足口病的症狀對比來看, 或許那年大寶就是手足口病。

什麼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一種傳染病, 又名發疹性水皰性口腔炎, 由於發病是不僅僅出現在口腔有皰疹, 手和腳也會出現, 因此被稱之為手足口病。 由於兒童, 尤其5歲以下的兒童為高發人群, 因此手足口病也被稱之為兒童傳染病。 主要是腸道病毒感染所致,

以柯薩奇病毒A16型和腸道病毒71型為主要感染病毒。

1957年紐西蘭首次報導此病, 1959年命名為“手足口病”, 1981年我國上海首次報導此病, 1983年在天津流行。 夏秋季為手足口病的高發季節, 但對於體質較弱的孩子來說, 一年四季都可能發生。 手足口病的潛伏期為2-6天, 一般沒有發病前期的症狀, 約半數病人會在發病前1-2天或者發病的同時出現38度左右的發燒, 有部分病人會同時出現感冒的其他症狀, 如:咳嗽、流涕、噁心、嘔吐等, 所以也很容易被家長忽視, 僅認為是感冒而已。

手足口病的危害有多大?

手足口病的危害就患病個人而言, 一般來說, 體抗力還可以的孩子問題不大, 也就是有些類似感冒的症狀, 口腔、手和腳出現紅色疹子或皰疹,

有些孩子的屁屁處也會出現, 遵醫囑, 好好治療和做好寶貝皮膚的護理和家庭飲食安排, 幾天就會好, 如果沒有及時就醫或照料不好, 則容易引發心肌炎、肺水腫和腦膜炎等併發症。

手足口病之所以讓醫生、幼稚園, 乃至家長都很恐慌, 主要是因為手足口病是傳染性疾病, 尤其5歲以下的寶貝, 腸道功能不健全或者腸道菌群紊亂的孩子最容易感染, 接觸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手絹、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內衣等引起感染;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過空氣(飛沫)傳播, 故與生病的患兒近距離接觸可造成感染;飲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食物, 也可發生感染。 所以, 一旦確定為手足口病的孩子就一定要在家隔離,

嚴重者還需要住院隔離治療。

家長如何判斷孩子是否得了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的重要傳言場所就是醫院, 然而, 對於一般父母來說, 孩子生病除了求助醫生外, 自己還應具備相應的知識, 可以初步判斷自家寶貝是否出現的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有自己獨特的疾病特徵, 除了前面我們提到得會出現低燒, 有些孩子還會伴有感冒初期的症狀外, 我們可以觀察寶貝口腔、手心、腳底和臀部是否有紅色疹子出現, 因為手足口病主要侵犯的就是這四個部位;其次, 手足口病的疹子不痛不癢也不會結痂更不會出現疤痕, 而且不像蚊蟲叮咬的那樣中心點有明顯的叮咬區域, 也不像藥物疹成片狀,

更不像水痘那樣分批出現,

寶貝出現手足口病後家長能做些什麼?

當寶貝出現手足口病並在醫院確診後, 如果不需要住院治療, 那麼家長除了做好隔離, 不讓寶貝外出活動, 讓寶貝多休息、尤其不到人多的地方外, 在家還應做好開窗通風, 勤換衣服勤曬被褥, 飯前便後勤洗手, 而且寶貝的餐具、奶瓶做好消毒, 但考慮手足口病毒的特殊性, 消毒櫃和消毒液都無濟於事, 最好的消毒方法就是將餐具、奶瓶等用清水煮開, 而尿布、貼身的衣服、便盆等, 清洗完後用60度以上的熱水浸泡20-30分鐘, 這樣就可以將病毒的活性消滅掉。

同時飲食安排中應控制幾天高蛋白、高脂肪、高糖的食物, 增加富含碳水化合物的主食滿足孩子最起碼的能量需求,

避免出現酮酸中毒;還需要安排富含維生素B1、B2的食物來幫助維護寶貝的食欲和消化能力, 粗雜糧和牛奶、綠葉蔬菜是不二之選, 而胡蘿蔔素、番茄紅素、葉綠素和花青素等植物化學物質能説明寶貝提升體內的消炎抗病毒能力, 促進受損部位的上皮細胞修復。 各種有色蔬菜裡面都有啦;多糖類物質能為寶貝腸道有益菌群提供糧食, 改善寶貝腸道菌群紊亂問題, 提高寶貝的抗病毒能力, 各種菌藻類食物就可以派上用場啦!

最後, 我想說, 手足口病並不可怕, 可怕的是我們對它的無知, 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我們瞭解了手足口病的病因病理, 和自家寶貝的身體狀況後, 科學餵養、合理的飲食安排和護理就一定能打敗手足口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