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海南粉大全集 你是真正的“海南鐵粉”嗎?

海南人很喜歡吃粉,

各種粉,

幹的、湯的、醃的、酸的……

陵水的、後安的、萬寧的、儋州的……

多味濃香, 柔潤爽滑, 美味無比!

一句話,

到海南一定要吃個粉,

然後你就會對海南瞬間“路轉粉兒了!

海南到底有多少種粉?

哈哈, 且聽小妞我慢慢說來!

全都吃過的才算是真正的“海南鐵粉”哦!

↓↓↓

醃粉

海南粉有廣義和狹義之分。 狹義的海南粉指的就是 “醃粉”。

它是海南米粉大家族中的鼻祖, 是米粉與十幾種色味獨特的佐料醃制而成的。 海南醃粉源始于福建閩南。 相傳明末有一位陳姓的住戶遷居澄邁老城, 以加工米粉為業。 由於生意好,

拜師學藝者眾多, 海南粉便遍佈全島。 《正德瓊台志》記載, 當時全島共有121個較大的墟市, 都設有海南醃粉加工作坊和小攤。

抱羅粉

抱羅粉是海南文昌市的傳統特色小吃。 因興起文昌市的抱羅鎮而得名, 既是海南最有名的粉之一, 也是到海南文昌的遊客早餐必吃的特色美食小吃。

相傳自明代起抱羅粉就成為文昌抱羅鎮聞名四鄉的美食了。 抱羅粉有兩種吃法, 可做成湯粉也可做成醃粉。

甜牛肉和豬肚等配菜的巧妙融合, 使抱羅粉味美鮮香, 妙不可言。

後安粉

後安粉故名思議就是產在海南萬甯的後安鎮, 因後安鎮這個地名而命名。 後安鎮是一個小鎮, 人不多, 但是整個鎮幾乎到處都是粉店, 到處都飄揚著後安米粉的香味。

人們似乎已經將後安粉視為自己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早餐是它, 一碗濃湯, 敲開了一天的忙碌, 你可以讓自己完全沉醉於那濃香的湯水之間, 忘卻那些凡事的憂擾, 做一個和後安鎮一樣寧靜, 與世無爭的人。

陵水酸粉

陵水酸粉是陵水黎族自治縣的一種特色小吃。

它的獨特做法是在粉的配料中添加了沙蟲幹、魚餅、小鹹魚、魷魚絲等海產品, 而且用來拌粉的調料醬湯也添加了食醋, 配上陵水地區特產的黃燈籠辣椒, 使這碗粉變得酸辣甜香, 口感豐富, 味道極其鮮美, 令人回味無窮。

加積牛腩粉

加積牛腩粉用的粉為粗粉(形似桂林米粉), 當地廚師吸收東南亞飲食的長處, 獨創的“五香牛腩”、“咖喱牛腩”遠近揚名。

以“五香牛腩”為主要醃料的加積粉, 香味濃郁, 吃後餘香留齒。

儋州米爛

儋州米爛是儋州人最喜愛的食物之一, 儋州山歌裡這樣唱道:“長坡米爛洛基粽, 木棠歐饃永昌蔥;馬井紅魚香破釜, 排浦薯香吃肚膨”。 長坡米爛排在品種繁多的儋州小吃首位, 可見其在儋州人心目中的地位。

在儋州, 人們早餐時習慣一碗涼米爛, 一碗熱骨湯, 吃得幸福又滿足。

塔洋粑炒

塔洋鎮位於瓊海境內。 “塔洋粑炒”是特色名粉之一。 所用的粉與其它海南五粉不同, 不是滾圓的粉條。 塔洋粑炒的主要原料就是河粉, 不過塔洋鎮人習慣稱河粉為“白粑”, 所以炒河粉也就被叫作“白粑炒”或者“粑炒”。

“塔洋粑炒”是海南六大特色名粉之一。 塔洋粑炒的主要原料就是河粉,

不過塔洋鎮人習慣稱河粉為“白粑”, 所以炒河粉也就被叫作“白粑炒”或者“粑炒”。

澄邁粉

據說海南粉的發源地在澄邁。 相傳明末一位陳姓閩南人遷居澄邁老城, 他母親生病後, 吃不下飯, 孝順的陳姓閩南人把米發酵、壓碎、弄成粉、打成條, 然後每天不停變換多種調料, 做出來的粉都有不一樣的味道, 讓母親胃口大開, 每天都吃很多。 最後病終於好了。

可能是水質與草料的關係, 澄邁的肉牛肉質優良, "瑞溪牛肉幹"更是聞名遐邇。 澄邁粉就是因為有"瑞溪牛肉幹"加盟作醃料, 為其增添了特別的美味, 因而使澄邁粉獨樹其名。

屯昌楓木醃粉

俗話說“酒香不怕巷子深”, 在屯昌縣楓木鎮的醃粉因吸引了大批外來客前來品嘗而出名。

楓木醃粉芳香可口, 配料獨特油而不膩吃後不反胃, 比起其它地方的醃粉更有特色。 曾有天涯網友發帖表達尋楓木醃粉不遇的失望之情, 由此可見她的風味真不一般。

以“五香牛腩”為主要醃料的加積粉, 香味濃郁, 吃後餘香留齒。

三亞甜酸粉

甜酸粉的主料是地瓜粉做的滑滑的粉絲和白白軟軟的米糕, 黃色的鳳梨塊和紅色的胡蘿蔔絲相映生輝, 當然吃起來鳳梨的酸和胡蘿蔔獨有的甜更是溶合到絕妙。 炒熟的花生、醃黃瓜絲、蘿蔔乾作為輔料起到畫龍點晴的作用, 讓甜酸粉更加香甜可口, 回味無窮。 涼拌的醃料是紅糖水和米醋混合而成的, 在炎熱的夏季喝上一口像冰水一樣直透心底。

甜酸粉是一道美味可口的漢族小吃, 屬於海派菜。三亞的粉類小食很多,涼拌類的卻不多,其中甜酸粉是常見的一種。

港門粉

最早就是漁民做出來的。港門粉和其他地方相比細且軟,輕輕一嚼就咽進肚子裡了,與三亞的休閒度假風格匹配得很。港門粉的主料是手工製成的米粉,配料有炸豬肉粒、墨綠色的酸菜、黃色的豆芽。

港門粉的湯味道清甜,不是像糖一樣甜而是像加了海蝦皮一樣。

靈山粗粉

靈山粗粉最早在海口市靈山鎮一帶,其粉比海南粉粗 ,比抱羅粉稍微細一點,生產工藝與海南粉略有不同,食法也是“醃吃”,特色是粉質爽滑,醃料注重海鮮原料,突出一個“海味”。

靈山粉,以佐料之“香”而揚名,但最重要的還是那最後一勺淋在粉上的鹵汁,佐料實在算得上是“靈山粉”的靈魂。

原標題:海南粉大全集

圖文原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屬於海派菜。三亞的粉類小食很多,涼拌類的卻不多,其中甜酸粉是常見的一種。

港門粉

最早就是漁民做出來的。港門粉和其他地方相比細且軟,輕輕一嚼就咽進肚子裡了,與三亞的休閒度假風格匹配得很。港門粉的主料是手工製成的米粉,配料有炸豬肉粒、墨綠色的酸菜、黃色的豆芽。

港門粉的湯味道清甜,不是像糖一樣甜而是像加了海蝦皮一樣。

靈山粗粉

靈山粗粉最早在海口市靈山鎮一帶,其粉比海南粉粗 ,比抱羅粉稍微細一點,生產工藝與海南粉略有不同,食法也是“醃吃”,特色是粉質爽滑,醃料注重海鮮原料,突出一個“海味”。

靈山粉,以佐料之“香”而揚名,但最重要的還是那最後一勺淋在粉上的鹵汁,佐料實在算得上是“靈山粉”的靈魂。

原標題:海南粉大全集

圖文原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