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小兒推拿很多時候是在手上操作,這是為何?

小兒百脈匯於兩掌, 經常搓搓寶寶的小手對其健康是有益的。 可以說, 小兒推拿學就是從簡單的搓搓手發展而來的醫學學科。

小兒推拿是古代醫家在長期醫療實踐中總結而成, 其穴位的功用與小兒的生理和病理特點是相對應的, 具有特殊的療效。 而這些特定穴位在體表呈點狀、面狀或線(帶)狀, 分佈以手掌居多, 故有“小兒百脈匯於兩掌”之說。

小兒推拿也講究中醫整體觀念, 即全息論!正如清代熊應雄著的《小兒推拿廣意》中的“五經”理論認為, 手掌可以看成是身體和臟腑的縮影和反映, 而軀體臟腑與分佈全身的經絡穴位是不可分割、相互依存的整體系統;因此通過對掌部穴位的推拿, 可以調節經絡氣血, 進而調節五臟六腑的功能, 促進機體恢復和增強體質。 從現代醫學角度而言, 小兒掌部的神經末梢較敏感, 推拿時可刺激神經末梢感受器,

通過神經反射來調節內臟功能, 從而達到治病和保健的作用。

另外, 在小兒兩掌上取穴, 操作簡便, 患兒不恐懼, 容易配合, 可以達到醫生和患兒雙方共同滿意的效果, 更符合兒科的特點和患兒的心理需求。

如果父母經常搓搓孩子的手, 無異于為孩子做了手部的撫觸按摩, 可觸及並刺激到手部的腎經穴、脾經穴、板門穴、小天心穴、八卦穴等, 這些穴位均具有良好的保健作用。 而且還可以促進親子情感交流, 使孩子感受到父母的關愛, 獲得心理健康。

按摩前準備

1、室溫要恰當:室溫最好在攝氏25~28℃之間, 因為太冷孩子不但容易緊張, 還會容易感冒。

2、按摩高度要適中:可以在桌面或地板上按摩, 注意高度要調好, 以免媽媽按摩完了孩子, 自己卻腰痛得不得了。

3、要鋪上毛巾:在給小嬰兒按摩時, 在桌上或床上先鋪上柔軟的毛巾, 再讓嬰兒躺著按摩。 特別提醒媽媽, 要在毛巾下再鋪一層防水墊, 以免按摩途中嬰兒突然尿尿或便便。

4、注意情緒:媽媽在按摩時一定要注意寶寶的表情和情緒,

如果孩子很舒服的話, 就可以繼續按摩, 但如果不舒服, 就要立即停止按摩。

嬰兒按摩最佳時機, 就是當他眼睛看起來又亮又有神, 逗弄他會笑的時候。 建議媽媽可以邊按摩邊跟他玩, 且放些輕柔的音樂穩定嬰兒的情緒, 按摩時儘量安靜, 才不會分散嬰兒的注意力。

手部按摩

(1)用手指劃小圈按摩孩子的手腕。 用你的拇指撫摩他的手掌, 使小手張開。

(2)慢慢鬆開手, 撫摩寶寶的每個手指。 用一隻手托住寶寶的手, 另一隻手的拇指和食指輕輕捏住寶寶的手指, 從小指開始依次轉動、拉伸每個手指, 保持動作流暢。

(3)重複上述步驟, 按摩小傢伙的整只手, 直到每個手指。

(4)讓孩子抓住你的手指, 用其他四個手指, 按摩他的手背。

注意:隨著你和孩子的身體持續地接觸, 按摩的品質會逐漸提高。 按摩時, 要保持動作的連貫和均勻。

小天心穴可安神小天心穴是所有經絡出入的總大門, 位於手掌根部的中心, 大小魚際中間。 這個穴位主要用於神經系統的調節, 中醫認為該穴具有暢通經絡、通竅散結、安神鎮驚、清熱利尿明目等作用。 可以用來治療感冒發熱、煩躁不安、驚風、抽搐、夜啼、一切眼疾、小便不利等。

腎經穴增智力補腎經穴(在小指掌面,自指尖推至指根)具有補腎益腦等作用,可用于促進大腦智力發育和保健。臨床我們的體會是,該穴多用於治療神經、內分泌系統及泌尿系統的疾病,例如治療五更瀉、遺尿、尿頻、腎虛咳喘、驚風、牙痛、骨軟無力、先天不足等。

脾經穴促消化推補脾經穴(在大拇指的外側邊緣,自指尖推向指間關節)對胃蠕動有促進作用;可使胃液的酸度增高;亦可使胃蛋白酶分泌增加,所以,推補脾經穴具有良好的促進消化系統功能的作用。

其它還有很多重要的穴位,但是家長們很難掌握,不如在平時多搓搓孩子的手,也能起到一定保健作用。但是如果孩子已經患病了,還是要請專業小兒推拿醫師進行指導操作。

可以用來治療感冒發熱、煩躁不安、驚風、抽搐、夜啼、一切眼疾、小便不利等。

腎經穴增智力補腎經穴(在小指掌面,自指尖推至指根)具有補腎益腦等作用,可用于促進大腦智力發育和保健。臨床我們的體會是,該穴多用於治療神經、內分泌系統及泌尿系統的疾病,例如治療五更瀉、遺尿、尿頻、腎虛咳喘、驚風、牙痛、骨軟無力、先天不足等。

脾經穴促消化推補脾經穴(在大拇指的外側邊緣,自指尖推向指間關節)對胃蠕動有促進作用;可使胃液的酸度增高;亦可使胃蛋白酶分泌增加,所以,推補脾經穴具有良好的促進消化系統功能的作用。

其它還有很多重要的穴位,但是家長們很難掌握,不如在平時多搓搓孩子的手,也能起到一定保健作用。但是如果孩子已經患病了,還是要請專業小兒推拿醫師進行指導操作。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