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郭沫若最想挖掘的三座皇陵,每座都驚天動地,擼袖子隨時準備開幹

說到郭沫若, 大家都知道他是我國近代的文豪, 他既是詩人又是歷史學家, 在文化領域有著精深的研究, 可是這個人卻是眾說紛紜, 褒貶不一, 實在是因為他後期對於歷史挖掘方面有著特別濃厚的興趣, 為此他有些公私不分, 導致挖掘過程損失慘重, 他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

眾所周知, 明定陵的挖掘, 就是郭沫若的一再堅持和主張, 於公為了更好的瞭解明朝的歷史, 萬曆皇帝的陵墓作為了挖掘的物件, 於私可能也是為了見證皇陵的浩大以及眾多琳琅滿目的陪葬品, 這對於一個文學愛好者而言是致命的誘惑, 郭沫若可能就是公私一體了吧!

在挖掘定陵的時候, 其實受到了不少的人的堅決的反對, 理由很簡單, 在1955年時期, 國家根本就不具備保護文化的能力和條件, 而如此冒失的挖掘, 雖然能夠瞭解一部分歷史的真相, 但是失去的絕對會比得到的更多, 最終的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 這是一次“無法挽回的錯誤”。

定陵挖開後, 大量文物立即被氧化、破壞, 各種珍貴字畫、絲織品頃刻間灰飛煙滅, 令人痛心不已。 按理來說, 作為這次挖掘皇陵主要的責任人, 郭沫若應該痛定思痛, 深刻反思, 可是事實打了一個響亮的耳光,

讓人們對於他的動機深深的表示懷疑。

其實定陵只是作為一個備胎罷了, 郭沫若之前想要挖的其實是永樂皇帝的長陵, 可惜的是陵墓過於複雜, 郭沫若團隊, 無法挖掘開, 所以退而求其次, 才去挖掘定陵。

在1965年, 郭沫若再次申請挖掘長陵, 我想理由和挖掘定陵時應該是差不多吧, 畢竟明成祖在明朝歷史上那是響噹噹的人物, 他的皇陵肯定是具有著別樣的意義, 不過有了定陵的慘痛教訓之後, 總理果斷拒絕, 這次郭沫若是碰了一鼻子灰。

除了明成祖的皇陵之外, 郭沫若還有兩座陵墓是特別的想要挖掘的, 其中一座就是唐高宗和武則天的合葬陵墓乾陵, 不說乾陵的傳奇色彩, 是大名鼎鼎的兩帝陵墓, 就說這個陵墓當中有著黃金500噸, 並且還有人難以估量的陪葬品, 而郭沫若一直心心念念的《蘭亭集序》據說就在乾陵當中, 這更加成為了郭沫若的挖掘目標,當然不可否認郭沫若也有著瞭解更多的唐朝的歷史的想法,于公於私這都成為了挖掘的對象。

至於最後一座就是千古一帝秦始皇的陵墓了,秦始皇作為中國的第一個皇帝,那是有著極為傳奇的色彩,對於他的陵墓也是眾說紛紜,他充滿了無數的未解之謎,浩大的工程,那極神秘的描述,無時無刻不牽動著考古迷們的心,這是有著天下第一陵的稱呼的,難怪郭沫若熱衷於此。

當時陝西省計畫挖掘乾陵和秦始皇陵,這可謂是正中郭沫若下懷,為此他以老朋友身份建議周總理開掘皇陵,可是換來的是總理的一句話:“十年之內不開帝王墓”。

在郭沫若隨時準備擼袖子準備開幹時,結果被淋了一盆冰冷的水,他的計畫被擱置,而換來的卻是中國皇陵保護,這真是不幸中的大幸啊。

這更加成為了郭沫若的挖掘目標,當然不可否認郭沫若也有著瞭解更多的唐朝的歷史的想法,于公於私這都成為了挖掘的對象。

至於最後一座就是千古一帝秦始皇的陵墓了,秦始皇作為中國的第一個皇帝,那是有著極為傳奇的色彩,對於他的陵墓也是眾說紛紜,他充滿了無數的未解之謎,浩大的工程,那極神秘的描述,無時無刻不牽動著考古迷們的心,這是有著天下第一陵的稱呼的,難怪郭沫若熱衷於此。

當時陝西省計畫挖掘乾陵和秦始皇陵,這可謂是正中郭沫若下懷,為此他以老朋友身份建議周總理開掘皇陵,可是換來的是總理的一句話:“十年之內不開帝王墓”。

在郭沫若隨時準備擼袖子準備開幹時,結果被淋了一盆冰冷的水,他的計畫被擱置,而換來的卻是中國皇陵保護,這真是不幸中的大幸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