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我單方面宣佈:陳長生作為吃貨很low,因為他沒見過這些美味!

文圖/勒克兒

熱追《擇天記》, 追著追著, 突然發現, 《擇天記》居然還有一枚美食節目的標籤啊。 這標籤的出現, 皆因活不過20歲的陳長生雖然知道自己活一天算一天, 之所以堅持改命, 是因為——

“改命真的很難, 但就算再難, 我也要堅持下去, 因為西寧鎮的豬頭肉, 切成薄片, 再蘸了紅油和岩鹽, 真的很好吃……”

這不, 吃貨陳長生, 面對小黑龍要吃掉他的生死攸關之際, 居然還大談小鎮美味!

在玄霜巨龍饑腸軲轆恨不得馬上一口吃掉陳長生之時, 他腦海出現的唯一畫面, 不是師父師哥, 不是他飛鴿傳書了7年的徐有容,

不是朋友唐三十六軒轅破也不是徒弟白落衡, 居然是吃的!

吃, 原來在陳長生心中的地位是如此重要, 陳長生不是一枚吃貨, 是啥?

不過, 陳長生口中的這道“紅油+岩鹽蘸豬頭肉片”, 著實讓他小確幸了, 但卻讓四川人笑了, 因為在四川, 隨便找一枚山野村夫都會做這道菜, 味道嘛, 在川人眼裡簡直如稀飯饅頭加泡鹹菜, 算什麼美味?嗯, 看得出, 編劇絕對不是吃貨。 如果讓俺來改編這場戲, 先讓吃貨陳長生走一遭玄幻仙境般的四姑娘山雙橋溝, 然後再到隔著一匹山的都江堰大街小巷, 閉著眼睛找家餐館, 然後讓陳長生吃吃吃, 然後陳長生呢, 再面對大吃貨小黑龍時, 絕對從普通吃貨秒變成高逼格文藝吃貨!

話說, 四姑娘山有三條溝,

其中的雙橋溝, 三千道藏有雲:此間的冰川鬼魅無比。

“三千道藏有雲”什麼梗?咳咳, 它只是陳長生的一句著名臺詞而已。 話說回來, 這裡的冰川腳下, 在一片高山草甸中, 孤零零立有一枚叫“王二哥牛棚子”的藏式房屋。 從這房屋木板外牆上一枚泛舊的“囍”字看, 這房屋主人是一對剛結婚不久的新人, 年齡估計比陳長生大不了幾歲。 他家的二樓, 是一偌大的露臺。 在露臺上原地轉360度, 每一度, 都是形狀迥異且海拔都5000+米的雪峰!

雪域高原, 孤零零的店招, 陡然瞥見, 令人為之一凜。

王二哥牛棚子店招的隔壁,

是三個雪山下的轉經筒。

這“新龍門客棧”的掌櫃, 當人不是張曼玉, 而是一對90後新生代。

王二哥牛棚子所在地海拔三千四五, 沒高反的, 大可以雪山為背景凹造型。

站在王二哥牛棚子陽臺,環顧四周。

站在王二哥牛棚子陽臺,環顧四周。

站在王二哥牛棚子陽臺,環顧四周。

想像一下,初夏豔陽天,在這樣環境就餐是怎樣的一種感覺?

那可是大自然賜予的史上最牛“豪華”包間——

一座座雪峰連袂做成的環形天然屏風裡,穿著羽絨,就著暖陽,吸著純氧,喝著小酒,一眼一景的境界,讓人不禁感歎:活著真好!

環境再好,能吃飽麼?別急,往下看——

王二哥牛棚子的當家絕殺美味,首推泡椒蔥段炒鮮松茸。

能吃到鮮松茸不算啥,因為有現代保鮮技術。之所以說絕殺美味,那是這松茸就在他家附近現採摘的!這新鮮的松茸入嘴,辣可是比鹿晗一干小鮮肉還更“鮮”一籌的美味!呵呵。

松茸是純天然珍稀名貴食用菌,真資格“菌中之王”。松茸的名氣,相傳源於老美一次轟動全球的“失手”行銷——1945年8月廣島被原子彈炸後,那裡唯一存活的多細胞微生物只有松茸!松茸之所以是菌中奇葩,還因為目前全世界高科技啥都可以複製,唯獨松茸除外。松茸主要生長在寒溫帶海拔3500米以上的高山林地,四川、西藏、雲南等青藏高原一帶是我國松茸主產地,阿壩州是主產區之一,而四姑娘山則是主產區的核心區。

王二哥的當家菜:泡椒蔥段炒鮮松茸。

王二哥牛棚子的第二絕殺美味,估計你聞所未聞。

它,搭眼一看就一長相不咋地的大餅。最多,它是高原小麥面,即使原材料綠色,也沒啥可大書特書的地方呀。咳咳,的確如你所料。不過,你萬萬想不到的,卻是它的製作廚藝。這餅,當地藏民稱之為烤饃饃。首先,這餅是用新鮮犛牛奶合的面,其次,它的烘焙沒與任何金屬任何炭火接觸!

腫麼弄的?原來是放進柴火不斷燃盡產生的柴灰裡天然烤熟的!

它從柴火灰堆裡取出後,藏民帶著特製皮手套不斷拍打,上桌,這饃兩面焦黃焦黃,掰開,那才是真真的裡嫩外焦!厚厚的一層殼,嚼著脆香脆香,殼裡包裹的面,雪白粉嫩,並散發出牛奶的香味,饃上面如刷一層藏民的酥油(類似老外刷吐司烤麵包的黃油),再酌一碗酥油奶茶,嘿嘿,那可是人間難得幾回有,遂覺人生無遺憾了。

柴火灰堆裡烤熟的饃饃。你沒見過吧?

酥油茶與這柴火灰烤饃,天然絕配!

這柴火灰裡烤出的饃饃,內瓤居然雪白,而且彈性、嚼勁十足!

這酥油,即使吃了立馬胖三斤,也必須嘗嘗。

桌上,一碗看上去極普通的乾菜湯,也是名堂很多的哦。原材料是當地所產堪比秘魯瑪卡的元根蘿蔔之副產品:元根蘿蔔央央(長在地面上莖葉部分)。元根的莖葉經高原烈陽暴曬後,入壇。壇中的水,取自經年不化的冰川。這莖葉泡制數月後,那種酸味,無法用語言描述,只能說一想起它,倆腮就會立馬分泌無限唾液!喝這樣的酸湯,一口酸爽,美妙無比!

藏式元根蘿蔔央央老酸湯。

藏香豬老臘肉。

在四川,香腸臘肉幾乎是農家餐桌標配。

地道的乾巴犛牛肉,嚼勁裡伴著藏民的熱情。

——————————————————————

《擇天記》中,吃貨陳長生為了討好小黑龍,不斷從他的百寶劍鞘裡拿出許多美食。被天后幽禁冰湖深處19年的小黑龍,面對滿地吃的,高興地手舞足蹈。劇情為此還不惜拿出時段鋪陳,比如安排唐三十六買巨單,給小黑龍送去一千隻藍龍蝦……

說到蝦,那絕不是地處青藏高原王二哥牛棚子的美食套路。但如果穿越巴郎山,只花3個小時,就可到世界美食之都的後花園——都江堰,在那裡,就可酣暢淋漓領略真真的各種蝦的味道。比如,都江堰就有一家叫“十二道蝦味”,店名灰常文藝,看字面意思就是蝦可以做12種味道。相比陳長生送給小黑龍的白灼味,這裡可謂龍蝦美味中的“戰鬥機”!

說到吃蝦,吃貨們首先想到的絕對是江湖名氣日如中天的“麻小”。但此店,猶抱琵芭半遮面,與“麻小”似有瓜葛,又貌似木有直接關聯,欲言還休地弄了一行“不只是小龍蝦”小字,怯生生的拉著店招的衣服角角。

四川江湖名菜麻辣小龍蝦,被全國吃貨愛稱為"麻小"。在成都吃麻小,已然是大街小巷的一道風景。據說吃麻小,最先發端,是時尚人士行為藝術的"走秀",後來逐漸變成了吃貨的"紋身"。在成都,作為吃貨,如果你開口說不出幾家著名麻小店,出門見了朋友都不好意思打招呼。

都江堰這“十二道蝦味”,店名避開了滿大街“麻小”的充斥,因為成都人基本不記店名,只說哪條路哪條街有好吃的麻小。他家店招不提麻小,當家絕味卻是麻辣香鮮整死人的麻小!——雖然俺家附近是成都市中區麻小超一流旋扭構造應力釋放點,但比起這十二道蝦味,勁道居然還是略欠。

招牌小龍蝦。

十三香小龍蝦。

香鍋爬爬蝦。

幹鍋爬爬蝦。

怪味小龍蝦。

爆炒小龍蝦。

各種麻小、幹鍋。

蔥香爬爬蝦。

其實,麻小只是這家龍蝦十二味型之一。他家的其它菜品,諸如鹵煮龍蝦、泡椒龍蝦、魚香龍蝦、極品龍蝦、招牌大龍蝦、秘制大龍蝦、秘制爬爬蝦之類,去一次是無法品嘗完的,隔三岔五去搓一頓,各品種各味道嘗一遍,你才知道,他們的龍蝦十二味,個個堪稱四川味道江湖龍蝦菜糸的一代豪俠!

這道菜,不是蝦,卻是十二蝦味的當家菜之一,老闆給它取了霸氣側漏的名字:根本停不下兔!

是的,在這家就餐,菜一上桌,你筷子根本停不下來!謔謔。

站在王二哥牛棚子陽臺,環顧四周。

站在王二哥牛棚子陽臺,環顧四周。

站在王二哥牛棚子陽臺,環顧四周。

想像一下,初夏豔陽天,在這樣環境就餐是怎樣的一種感覺?

那可是大自然賜予的史上最牛“豪華”包間——

一座座雪峰連袂做成的環形天然屏風裡,穿著羽絨,就著暖陽,吸著純氧,喝著小酒,一眼一景的境界,讓人不禁感歎:活著真好!

環境再好,能吃飽麼?別急,往下看——

王二哥牛棚子的當家絕殺美味,首推泡椒蔥段炒鮮松茸。

能吃到鮮松茸不算啥,因為有現代保鮮技術。之所以說絕殺美味,那是這松茸就在他家附近現採摘的!這新鮮的松茸入嘴,辣可是比鹿晗一干小鮮肉還更“鮮”一籌的美味!呵呵。

松茸是純天然珍稀名貴食用菌,真資格“菌中之王”。松茸的名氣,相傳源於老美一次轟動全球的“失手”行銷——1945年8月廣島被原子彈炸後,那裡唯一存活的多細胞微生物只有松茸!松茸之所以是菌中奇葩,還因為目前全世界高科技啥都可以複製,唯獨松茸除外。松茸主要生長在寒溫帶海拔3500米以上的高山林地,四川、西藏、雲南等青藏高原一帶是我國松茸主產地,阿壩州是主產區之一,而四姑娘山則是主產區的核心區。

王二哥的當家菜:泡椒蔥段炒鮮松茸。

王二哥牛棚子的第二絕殺美味,估計你聞所未聞。

它,搭眼一看就一長相不咋地的大餅。最多,它是高原小麥面,即使原材料綠色,也沒啥可大書特書的地方呀。咳咳,的確如你所料。不過,你萬萬想不到的,卻是它的製作廚藝。這餅,當地藏民稱之為烤饃饃。首先,這餅是用新鮮犛牛奶合的面,其次,它的烘焙沒與任何金屬任何炭火接觸!

腫麼弄的?原來是放進柴火不斷燃盡產生的柴灰裡天然烤熟的!

它從柴火灰堆裡取出後,藏民帶著特製皮手套不斷拍打,上桌,這饃兩面焦黃焦黃,掰開,那才是真真的裡嫩外焦!厚厚的一層殼,嚼著脆香脆香,殼裡包裹的面,雪白粉嫩,並散發出牛奶的香味,饃上面如刷一層藏民的酥油(類似老外刷吐司烤麵包的黃油),再酌一碗酥油奶茶,嘿嘿,那可是人間難得幾回有,遂覺人生無遺憾了。

柴火灰堆裡烤熟的饃饃。你沒見過吧?

酥油茶與這柴火灰烤饃,天然絕配!

這柴火灰裡烤出的饃饃,內瓤居然雪白,而且彈性、嚼勁十足!

這酥油,即使吃了立馬胖三斤,也必須嘗嘗。

桌上,一碗看上去極普通的乾菜湯,也是名堂很多的哦。原材料是當地所產堪比秘魯瑪卡的元根蘿蔔之副產品:元根蘿蔔央央(長在地面上莖葉部分)。元根的莖葉經高原烈陽暴曬後,入壇。壇中的水,取自經年不化的冰川。這莖葉泡制數月後,那種酸味,無法用語言描述,只能說一想起它,倆腮就會立馬分泌無限唾液!喝這樣的酸湯,一口酸爽,美妙無比!

藏式元根蘿蔔央央老酸湯。

藏香豬老臘肉。

在四川,香腸臘肉幾乎是農家餐桌標配。

地道的乾巴犛牛肉,嚼勁裡伴著藏民的熱情。

——————————————————————

《擇天記》中,吃貨陳長生為了討好小黑龍,不斷從他的百寶劍鞘裡拿出許多美食。被天后幽禁冰湖深處19年的小黑龍,面對滿地吃的,高興地手舞足蹈。劇情為此還不惜拿出時段鋪陳,比如安排唐三十六買巨單,給小黑龍送去一千隻藍龍蝦……

說到蝦,那絕不是地處青藏高原王二哥牛棚子的美食套路。但如果穿越巴郎山,只花3個小時,就可到世界美食之都的後花園——都江堰,在那裡,就可酣暢淋漓領略真真的各種蝦的味道。比如,都江堰就有一家叫“十二道蝦味”,店名灰常文藝,看字面意思就是蝦可以做12種味道。相比陳長生送給小黑龍的白灼味,這裡可謂龍蝦美味中的“戰鬥機”!

說到吃蝦,吃貨們首先想到的絕對是江湖名氣日如中天的“麻小”。但此店,猶抱琵芭半遮面,與“麻小”似有瓜葛,又貌似木有直接關聯,欲言還休地弄了一行“不只是小龍蝦”小字,怯生生的拉著店招的衣服角角。

四川江湖名菜麻辣小龍蝦,被全國吃貨愛稱為"麻小"。在成都吃麻小,已然是大街小巷的一道風景。據說吃麻小,最先發端,是時尚人士行為藝術的"走秀",後來逐漸變成了吃貨的"紋身"。在成都,作為吃貨,如果你開口說不出幾家著名麻小店,出門見了朋友都不好意思打招呼。

都江堰這“十二道蝦味”,店名避開了滿大街“麻小”的充斥,因為成都人基本不記店名,只說哪條路哪條街有好吃的麻小。他家店招不提麻小,當家絕味卻是麻辣香鮮整死人的麻小!——雖然俺家附近是成都市中區麻小超一流旋扭構造應力釋放點,但比起這十二道蝦味,勁道居然還是略欠。

招牌小龍蝦。

十三香小龍蝦。

香鍋爬爬蝦。

幹鍋爬爬蝦。

怪味小龍蝦。

爆炒小龍蝦。

各種麻小、幹鍋。

蔥香爬爬蝦。

其實,麻小只是這家龍蝦十二味型之一。他家的其它菜品,諸如鹵煮龍蝦、泡椒龍蝦、魚香龍蝦、極品龍蝦、招牌大龍蝦、秘制大龍蝦、秘制爬爬蝦之類,去一次是無法品嘗完的,隔三岔五去搓一頓,各品種各味道嘗一遍,你才知道,他們的龍蝦十二味,個個堪稱四川味道江湖龍蝦菜糸的一代豪俠!

這道菜,不是蝦,卻是十二蝦味的當家菜之一,老闆給它取了霸氣側漏的名字:根本停不下兔!

是的,在這家就餐,菜一上桌,你筷子根本停不下來!謔謔。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