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皇室垂青、眷顧有加,明朝皇帝在廬山的那些事兒……

廬山好漢坡登山石道

西元1393年的一個清晨, 整個廬山山麓的壯年男丁都被發動了起來, 石工號子聲響徹山谷, 他們輪流馱運一塊從南京運抵的重達數噸的禦碑。

馱運的隊伍如螻蟻般艱難行進在新建成的九十九盤登山禦道上, 他們要將這塊代表皇家最高威儀的紀念碑立在廬山之巔。

廬山禦碑亭舊影

這塊由明太祖朱元璋敕建的禦碑立于廬山仙人洞附近的白鹿升仙台故址,

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禦碑由明初著名書法家詹希原書丹, 刊刻著朱元璋親自撰文的《周癲仙人傳》和《四仙詩》。 《周癲仙人傳》講述了周癲仙人在廬山修行期間, 不僅暗示朱元璋最終會奪得天下, 還大施神跡, 幫助朱元璋打贏了和陳友諒的生死之戰。 為了懷念這位傾力相助的神人, 朱元璋決定為他造像立碑。

廬山禦碑亭舊影

洪武皇帝對禦碑的立碑儀式格外重視, 特意派遣普莊、紹宗兩位高僧大德前往廬山主持立碑儀式。 此外, 朱元璋還正式加封廬山為“廬嶽”, 並令九江、南康兩府每年春秋合祀廬山天池寺, 受朝廷禮遇之高前所未有。

廬山禦碑亭

因為開國皇帝的垂青, 明朝歷代皇室都對廬山眷顧有加。 明成祖朱棣即位不久便下詔宣佈以廬山天池寺為核心, 將“東至五老峰, 南至白雲峰, 西至馬鞍山, 北至講經堂”的廣大區域辟為皇家禁地, 禁止任何形式的砍伐、開墾和狩獵。

廬山大天池

時間到了萬曆十四年, 明神宗朱翊鈞的一道《護藏敕》聖旨頒給了廬山黃龍寺。 次年, 一座歇山頂式的禦制賜經亭在黃龍寺右後側玉屏峰麓的小山坡上拔地而起。

廬山黃龍寺

廬山黃龍寺是由臨濟宗高僧徹空禪師在萬曆年間始建, 因徹空禪師佛法精深,萬曆皇帝和母親慈聖宣文明肅皇太后曾詔其入宮聽其開講,慈聖皇太后親賜黃龍寺藏經、畫卷以及鎏金佛像等珍品。賜經亭正是萬曆皇帝為紀念母親慈聖宣文明肅皇太后賜經之事而建。

廬山賜經亭

明神宗朱翊鈞《護藏敕》碑文

賜經亭的禦碑上刻有明神宗朱翊鈞的《護藏敕》、《新刊續入藏經序》,以及顧雲程的《聖母印施佛藏經贊》。石碑邊飾刻有雙龍,刀法婉轉,線條流暢,工藝精湛,亭內頂部的雙龍石雕藻井也精美異常。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與明太祖朱元璋敕建的禦碑亭相比,賜經亭的造型更加小巧精緻,也鮮有遊人來此參觀。

石額刻有“禦制”二字

明神宗朱翊鈞《新刊續入藏經序》碑文

亭內頂部雙龍石雕藻井

三代皇帝的敕封,兩座禦碑的樹立,讓廬山在明代成為顯赫一時的皇家山嶽。因為皇室的重視和仰慕,在整個明朝,瞻仰廬岳成為上流社會的一種風尚,文人雅士不遠千里,紛至遝來。

(廬山風景名勝區 九江旅遊 朱靜)

因徹空禪師佛法精深,萬曆皇帝和母親慈聖宣文明肅皇太后曾詔其入宮聽其開講,慈聖皇太后親賜黃龍寺藏經、畫卷以及鎏金佛像等珍品。賜經亭正是萬曆皇帝為紀念母親慈聖宣文明肅皇太后賜經之事而建。

廬山賜經亭

明神宗朱翊鈞《護藏敕》碑文

賜經亭的禦碑上刻有明神宗朱翊鈞的《護藏敕》、《新刊續入藏經序》,以及顧雲程的《聖母印施佛藏經贊》。石碑邊飾刻有雙龍,刀法婉轉,線條流暢,工藝精湛,亭內頂部的雙龍石雕藻井也精美異常。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與明太祖朱元璋敕建的禦碑亭相比,賜經亭的造型更加小巧精緻,也鮮有遊人來此參觀。

石額刻有“禦制”二字

明神宗朱翊鈞《新刊續入藏經序》碑文

亭內頂部雙龍石雕藻井

三代皇帝的敕封,兩座禦碑的樹立,讓廬山在明代成為顯赫一時的皇家山嶽。因為皇室的重視和仰慕,在整個明朝,瞻仰廬岳成為上流社會的一種風尚,文人雅士不遠千里,紛至遝來。

(廬山風景名勝區 九江旅遊 朱靜)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