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如果愛你,就傾其所有都給你

臨沂費縣是革命老區, 抗日戰爭時期, 費縣共有2.36萬人參加八路軍, 對日偽軍作戰1200餘次, 取得了多項戰役的勝利。 而發生在1941年11月30日的大青山勝利突圍戰, 他們用最真摯的愛與生命, 打響了山東抗戰史上最為悲壯的一次突圍戰。

什麼是愛?戰士用生命保衛疆土就是大愛。 大青山位於蒙山主峰的東麓, 海拔686.2米, 是費縣、蒙陰、沂南三縣交界的最高峰, 沂蒙抗日根據地的中心區, 我黨政軍領導機關、抗大一分校、大眾日報社和被服廠、戰地醫院等後勤組織長時間駐紮在這裡。

懷著對烈士的一片敬仰之愛進入大青山抗戰勝利紀念館, 一幅赫然醒目的抗戰英雄雕像和遲浩田題詞的“英雄大青山”五個鮮紅大字, 將我們帶回那段硝煙彌漫, 抗日烽火燃遍沂蒙的血戰歲月……駐足於一幅幅珍貴的歷史照片前, 凝視著一尊尊栩栩如生的英雄先烈雕塑, 那一幕幕英雄壯烈悲慘的抗戰畫面呈現眼前, 強烈震撼著我的心靈, 蒙山沂水, 銘記殊功。 大青山突圍戰中, 年僅22歲的抗大指導員程克, 在南北陡山阻擊敵人。 多少年輕的戰士, 彈盡後, 面對逼近的敵人, 毫不畏懼, 帥隊員與敵展開肉搏, 咬掉日軍耳朵, 被湧上來的日軍連刺數刀,

年輕的生命倒在了日軍的屠刀下。

什麼是愛?在大青山突圍戰中, 有許多相愛至深的革命夫妻, 其中一對夫妻是國際主義戰士漢斯希伯和秋迪盧森堡。 1932年, 漢斯?希伯他和妻子秋迪在上海發起成立了國際馬列主義學習小組。 為了向全世界報導八路軍在敵後的抗戰事蹟,

他執意到山東抗日根據地, 深入一線採訪。 1941年10月, 日寇冬季掃蕩的風聲日緊, 中共山東分局領導人為了保證希伯的安全, 決定送他回上海暫避。 但他堅決不同意, 他說:“一個有作為的記者, 是不畏懼槍炮子彈的!”11月30日, 希伯在跟隨山東分局進入五道溝時, 遭到敵人機槍掃射, 身邊的翻譯員警衛員相繼犧牲。 希伯也被子彈擊中, 倒在了中國的土地上, 時年44歲。 希伯犧牲後, 他的妻子秋迪?盧森堡一直在上海等待丈夫的消息, 她等了一年又一年, 直到抗戰勝利後, 她才得知希伯已經永遠留在了大青山。 之後, 秋迪曾經兩度來到大青山緬懷她的丈夫。 這是大我之於小我的熱愛。

1941年11月, 侵華日軍調集其第十軍團主力和第二十二師團3個混成旅團以及偽軍53000餘人, 由日軍侵華總司令畑俊六坐鎮臨沂督戰, 日軍山東管區司令土橋中將指揮, 對我沂蒙抗日根據地發動了“鐵壁合圍”式的大“掃蕩”。 1941年11月29日, 抗大一分校移駐費東縣大青山西側的胡家莊、大古台一帶(今屬費縣薛莊鎮)。 當日,一一五師、山東縱隊發起綠雲山戰鬥,為免受損失,中共山東分局、山東省戰工會、八路軍一一五師、山東縱隊等後方機關也相繼轉移到大青山地區。敵人得知這一情報後,連夜調集重兵,以一個混成旅團的兵力合圍大青山。 此時陷於敵人包圍圈的我方人員中,大都是非戰鬥人員,所配武器數量少,品質差。只有抗大一分校第五大隊是有武裝的學員隊。 在抗大一分校校長周純全的指揮下,首先搶佔制高點,以阻擊敵人,掩護領導機關和非武裝人員突圍。

五師敵軍工作部部長王立人、抗大一分校二大隊政委劉惠東、蒙山支隊政委劉濤等近千人壯烈犧牲。用鮮血與生命的愛之終曲,獻給了最愛的費縣大青山, 被原國務院副總理谷牧稱為:“北有平型關、南有大青山”。

他,78歲的老者,佝僂著腰,一步一步的挪移著,看每一張照片時,他都蹲在地上細細敬仰這些烈士,我知道,他是一位老兵。他的愛就是繼承傳統,為愛傳播。一個戰士對於祖國其實就是偉大的愛情。青山作證,愛情永恆。大青山突圍戰中,一對相愛至深的革命夫妻陳明辛銳,他們在抗日的戰火中相知相愛,卻又在這場血與火的戰鬥中永別,演奏了一曲刻骨銘心的愛情絕唱。陳明帶領抗大學員突圍不幸負傷,為了不拖累戰友,掩護戰友撤離,與鬼子激戰,面對圍攻上來的鬼子,把最後一顆子彈留給了自己。辛銳,陳明的新婚妻子已有孕在身,突圍中雙腿膝蓋被打碎,在山洞養傷時被搜山的鬼子發現,撤退中為掩護戰友拉響了最後一顆手榴彈,與圍上來的鬼子同歸於盡。在辛銳犧牲的地方,村民修墓立碑以此紀念這位抗戰女英雄。三年後,辛銳的墓地上長出了一棵板栗樹,枝葉繁茂,開花結果,四季輪回,年復一年,傳說陳明化成一棵板栗樹,一直呵護在妻兒身邊,彌補生前對妻兒虧欠的愛。

戰士自由戰士的熱愛。他們不顧父母與家庭,不顧子女與愛妻,用生命保衛者熱土,蒙山昂首,沂水嗚咽。有多少沂蒙兒女為抗日戰爭的勝利,用鮮血和生命譜寫了最美的壯麗詩篇,換來了今天美好的幸福生活。

什麼是愛?愛護,關愛,相助,尤其在最關鍵的時刻,用我的生命換取你的生命。大青山的勝利突圍離不開沂蒙人民捨生忘死,破家支前的無私奉獻精神。大青山譜寫了血肉相連水乳交融的軍民魚水之情。

一位詩人這樣寫道——安居膨脹了欲望,戰爭成了課本裡的故事,硝煙在電視鏡頭裡穿幫,照片上的你 補丁不露痕跡,我知道,英雄一樣渴望新衣,你的臉色饑腸轆轆,瘦弱的身材挺拔著堅毅,廣場上的你 目光寫滿安詳,我懂的,勇士一樣討厭戰爭,渴望和平,和諧相處,才是最終的摯愛。走在紀念館前的廣場上,我看到,你的軍禮英姿颯爽,偉岸的身軀折射著陽光,青山無恙,英魂長眠忠厚地,沂蒙有幸,小調傳唱華夏情......

大青山!一座英雄的豐碑,一部血雨腥風的抗戰史書,一曲青山作證刻骨銘心的愛情絕唱,一段響徹晴空的慷慨悲歌!愛你,就把你的全部給她.......

我,將用我的眼睛與心靈,聚焦你,凝固你,因為,愛你,就把你的全部給她.......

貼士

我採集了關於臨沂的旅遊靈感,這裡適合與所有人共同體驗。

全年來玩最佳。

樂途旅遊網與樂途靈感旅行家:朱文鑫 發佈:2017.05.04

當日,一一五師、山東縱隊發起綠雲山戰鬥,為免受損失,中共山東分局、山東省戰工會、八路軍一一五師、山東縱隊等後方機關也相繼轉移到大青山地區。敵人得知這一情報後,連夜調集重兵,以一個混成旅團的兵力合圍大青山。 此時陷於敵人包圍圈的我方人員中,大都是非戰鬥人員,所配武器數量少,品質差。只有抗大一分校第五大隊是有武裝的學員隊。 在抗大一分校校長周純全的指揮下,首先搶佔制高點,以阻擊敵人,掩護領導機關和非武裝人員突圍。

五師敵軍工作部部長王立人、抗大一分校二大隊政委劉惠東、蒙山支隊政委劉濤等近千人壯烈犧牲。用鮮血與生命的愛之終曲,獻給了最愛的費縣大青山, 被原國務院副總理谷牧稱為:“北有平型關、南有大青山”。

他,78歲的老者,佝僂著腰,一步一步的挪移著,看每一張照片時,他都蹲在地上細細敬仰這些烈士,我知道,他是一位老兵。他的愛就是繼承傳統,為愛傳播。一個戰士對於祖國其實就是偉大的愛情。青山作證,愛情永恆。大青山突圍戰中,一對相愛至深的革命夫妻陳明辛銳,他們在抗日的戰火中相知相愛,卻又在這場血與火的戰鬥中永別,演奏了一曲刻骨銘心的愛情絕唱。陳明帶領抗大學員突圍不幸負傷,為了不拖累戰友,掩護戰友撤離,與鬼子激戰,面對圍攻上來的鬼子,把最後一顆子彈留給了自己。辛銳,陳明的新婚妻子已有孕在身,突圍中雙腿膝蓋被打碎,在山洞養傷時被搜山的鬼子發現,撤退中為掩護戰友拉響了最後一顆手榴彈,與圍上來的鬼子同歸於盡。在辛銳犧牲的地方,村民修墓立碑以此紀念這位抗戰女英雄。三年後,辛銳的墓地上長出了一棵板栗樹,枝葉繁茂,開花結果,四季輪回,年復一年,傳說陳明化成一棵板栗樹,一直呵護在妻兒身邊,彌補生前對妻兒虧欠的愛。

戰士自由戰士的熱愛。他們不顧父母與家庭,不顧子女與愛妻,用生命保衛者熱土,蒙山昂首,沂水嗚咽。有多少沂蒙兒女為抗日戰爭的勝利,用鮮血和生命譜寫了最美的壯麗詩篇,換來了今天美好的幸福生活。

什麼是愛?愛護,關愛,相助,尤其在最關鍵的時刻,用我的生命換取你的生命。大青山的勝利突圍離不開沂蒙人民捨生忘死,破家支前的無私奉獻精神。大青山譜寫了血肉相連水乳交融的軍民魚水之情。

一位詩人這樣寫道——安居膨脹了欲望,戰爭成了課本裡的故事,硝煙在電視鏡頭裡穿幫,照片上的你 補丁不露痕跡,我知道,英雄一樣渴望新衣,你的臉色饑腸轆轆,瘦弱的身材挺拔著堅毅,廣場上的你 目光寫滿安詳,我懂的,勇士一樣討厭戰爭,渴望和平,和諧相處,才是最終的摯愛。走在紀念館前的廣場上,我看到,你的軍禮英姿颯爽,偉岸的身軀折射著陽光,青山無恙,英魂長眠忠厚地,沂蒙有幸,小調傳唱華夏情......

大青山!一座英雄的豐碑,一部血雨腥風的抗戰史書,一曲青山作證刻骨銘心的愛情絕唱,一段響徹晴空的慷慨悲歌!愛你,就把你的全部給她.......

我,將用我的眼睛與心靈,聚焦你,凝固你,因為,愛你,就把你的全部給她.......

貼士

我採集了關於臨沂的旅遊靈感,這裡適合與所有人共同體驗。

全年來玩最佳。

樂途旅遊網與樂途靈感旅行家:朱文鑫 發佈:2017.05.04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