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國際>正文

聚沙成塔:“一帶一路”如何提升巴基斯坦國家組織能力

陳曉晨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國際研究部主任

成書婧人大重陽實習研究員

“一帶一路”建設涉及的很多國家在自然資源和勞動力方面具有良好稟賦, 但長期以來卻發展緩慢。 這其中, 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國家組織能力的不足。 “一帶一路”聚焦共同發展, 其中一個潛在效果就是提升沿線國家的組織能力。 本文將集中考察中巴經濟走廊(“一帶一路”在巴基斯坦的先行先試專案)對巴基斯坦國家組織能力的帶動作用。

國家組織能力是國家將一個個分散的個體組織起來、實現公共目標的能力。

這是發展中國家實現現代化和工業化的要求。

在傳統農業社會, 人員流動性很小, 民族、種姓(尤其在印度次大陸)和村社等自然單元構成了社會的基本組織, 彼此之間交往有限, 整個社會比較分散, 甚至可以用“一盤散沙”形容。

現代化和工業化打破了地域的限制, 催生了大規模生產的要求, 需要在全國範圍內建立基礎設施, 進行資源的配置和產品的流通。 地域性的、以族群為基礎的傳統社會組織形式不能滿足工業生產對統一勞動力市場的要求。 因此, 工業化、現代化內在地需要國家具有相當的組織能力, 將分散的勞動力動員並組織起來, 投入工業生產和社會建設。 很多發展中國家正是因為缺乏這樣一種能力,

面對複雜的社會矛盾以及薄弱的經濟基礎, 國家無法推進有利於發展的經濟政策, 導致長期落後。

巴基斯坦是一個很典型的例子。 如果從資源、勞動力和市場等方面看來, 巴基斯坦發展潛力巨大。 但是, 潛力卻沒有轉化成經濟增長的動力。 最直接的原因是基礎設施的限制, 例如鐵路運力不足導致大宗商品貨物無法實現快速運輸;電力, 尤其是工業用電的不足限制了製造業的發展;沒有路、沒有電, 工業園區自然也就發展不起來。

然而, 從更深層次來講, 國家組織能力的不足才是根源。 基礎設施、電力、工業園區的建設需要在全國範圍內的統一的規劃與協調, 並有效調動人力、物力和財力, 沒有強大的組織能力是無法做到的。

很遺憾, 巴基斯坦就缺乏這樣的能力。

巴基斯坦內部複雜的民族和宗教關係使得它在社會組織性方面具有天然的劣勢。 巴基斯坦是人為形成的國家, 1947年蒙巴頓方案給巴基斯坦留下了長期隱患。 巴基斯坦民族眾多, 主要包括旁遮普族、信德族、普什圖族以及俾路支族, 每個民族具有自身的歷史、語言和文化傳統, 而且每個民族都有相對集中的聚居區。 個別民族具有分離傾向。 尤其是在邊境跨界地區, 民族問題非常複雜。 地域和民族矛盾影響了政局的穩定, 國家政策難以推行, 社會公共工程難以推進, 造成工業基礎長期得不到改善。

巴基斯坦擁有近兩億人口, 且年輕人占比非常大。 這本是經濟發展的優勢,

是“人口紅利”。 然而, 如果不能將龐大的人口組織起來, 緩和內部的衝突, 可能有社會動盪的風險, 經濟發展也無法實現。

可見, 巴基斯坦發展的根本問題是組織能力不足。 這是“一帶一路”在巴基斯坦的先行先試專案——中巴經濟走廊面臨的首要困難, 也是首要解決的問題。

中巴經濟走廊以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能源合作、產業園區合作、瓜達爾港建設為重點。 筆者認為, 其核心就是工業化、現代化。 工業化將真正把巴基斯坦的潛力轉化為動力, 使它能充分發揮資源優勢和勞動力優勢。 在此過程中, 以經濟發展為主要目標, 以產業為組織形式, 民族和地區矛盾將被最大程度地弱化。 在宏觀上, 政府主導, 統一規劃, 使得聯邦政府更多參與到各地的經濟活動中,

深入到各地區各團體, 提升了其動員和組織能力。 在微觀上, 中巴合作的產業不僅推動經濟增長, 而且相當於粘合劑, 將“一盤散沙”的社會勞動力聚合在企業管理之下。

中國移動在巴基斯坦的子公司辛姆巴科公司可以作為例子。 在經過了十年發展後, 中國移動辛姆巴科公司的3100多名員工中, 巴基斯坦本地員工已經占到了99%以上, 中國籍員工只有21人(筆者赴實地調研時), 中外員工比例達到1:150左右。 除此之外, 辛姆巴科設立了15萬個售卡充值的零售網點, 加上基站建設、施工、維護、安保等帶來的1萬多工作崗位, 直接和間接為巴基斯坦創造的就業崗位超過5萬個。 據瞭解, 中國移動巴基斯坦員工平均月工資約合近3000元人民幣, 而巴基斯坦全國平均只有約800元人民幣。辛姆巴科公司還積極承擔社會責任,在救災、教育以及改善經濟等方面開展了很多工作。這些舉動促進了當地的社會建設,動員當地人參與到工業生活動中,從微觀上將分散的社會組織起來,尤其是將年輕人組織起來。

“上班”,不僅意味著生活方式的改變,更意味著社會組織方式的改變。不少當地年輕人也許第一次意識到,除了自己的族群,還能與來自四面八方的同齡人一起合作,這給他們帶來認知上的突破。定點上班、定時完成任務,這是思維方式的改變。辛姆巴科公司可以被看作是中巴經濟走廊未來成果的一個藍本,而中巴經濟走廊又可以被看作是整個“一帶一路”的一個縮影。

當然,短期來看,國家組織能力不足也是推進“一帶一路”的阻力。仍以巴基斯坦來看,地域、民族、家族等矛盾對中巴經濟走廊的掣肘因素。不受控的媒體容易渲染一些似是而非甚至查無實據的觀點,干擾走廊項目的推進。一些政客眼中只有個人利益,沒有國家發展,是“國家組織能力不足”的直接體現。

不過,從長期看,各國如果能夠利用好“一帶一路”的契機,將有助於全面提升國家組織能力,為進一步發展奠定基礎。

而巴基斯坦全國平均只有約800元人民幣。辛姆巴科公司還積極承擔社會責任,在救災、教育以及改善經濟等方面開展了很多工作。這些舉動促進了當地的社會建設,動員當地人參與到工業生活動中,從微觀上將分散的社會組織起來,尤其是將年輕人組織起來。

“上班”,不僅意味著生活方式的改變,更意味著社會組織方式的改變。不少當地年輕人也許第一次意識到,除了自己的族群,還能與來自四面八方的同齡人一起合作,這給他們帶來認知上的突破。定點上班、定時完成任務,這是思維方式的改變。辛姆巴科公司可以被看作是中巴經濟走廊未來成果的一個藍本,而中巴經濟走廊又可以被看作是整個“一帶一路”的一個縮影。

當然,短期來看,國家組織能力不足也是推進“一帶一路”的阻力。仍以巴基斯坦來看,地域、民族、家族等矛盾對中巴經濟走廊的掣肘因素。不受控的媒體容易渲染一些似是而非甚至查無實據的觀點,干擾走廊項目的推進。一些政客眼中只有個人利益,沒有國家發展,是“國家組織能力不足”的直接體現。

不過,從長期看,各國如果能夠利用好“一帶一路”的契機,將有助於全面提升國家組織能力,為進一步發展奠定基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