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英明神武的周武王,為何會淪為薑子牙的政治傀儡?

在寫文章之前, 先說個聲明, 蟲子天下不管歷史上的周武王如何, 在這裡只是就書論書, 說的也都是書中出現的故事, 請大家理解哈!

周武王, 名姬發, 周文王二公子。 本來, 姬發作為周文王的二公子, 命中最高也就是個諸侯, 再不濟就再來個攝政王(不過估計那時也沒有)。 但是命運就是如此, 文王長子姬伯邑考, 為救父親, 慘死于朝歌, 一夜之間, 姬發由二公子, 順位成第一繼承人, 成為了文王其餘九十八子的實際上的大哥。 不過, 在書中, 姬發卻被作者描述成了一個沒有主見的人, 在薑子牙沒來之前, 被眾大臣牽著鼻子走,

在薑子牙來了之後, 則徹底淪為薑子牙的政治傀儡。 下面, 蟲子天下就帶領大家逐一查看。

周武王姬發

薑子牙沒來之前:由於姬伯邑考在朝歌被害, 消息傳回西岐, 此時的西岐主政人就是姬發。 姬發聽到資訊的第一反應就是大哭於殿廷,

幾乎氣絕, 緊接著大將南宮適口出怒言, 要替文王和姬伯邑考報仇, 得到眾多大臣相應, 此時的姬發亦無定主。 虧得散宜生力挽狂瀾, 阻止了一場還沒有某定好的戰鬥, 避免了西岐遭受兵厄之災。 在薑子牙沒來之前, 姬發處處表現的是沒有主意, 沒有定力, 沒有主見, 雖然美其名曰為仁慈, 但實際上是懦弱的一種表現。

薑子牙來之後:自文王從朝歌歸來, 在溪澗訪得大賢薑子牙之後, 姬發的命運就此奠定了。 想想看, 一個是沒有主心骨的主子, 一個是有雄才大略的野心家, 姜子牙能讓姬發逃出自己的手心嗎?這點有點類似於後來的諸葛亮與劉阿斗, 但是劉阿斗還在諸葛亮死之後逍遙了好多年, 武王姬發至死都還生活在薑子牙的陰影下。

如果不相信的話, 下面蟲子天下就列舉一些薑子牙把持武王姬發的證據, 讓大家看看薑子牙是如何擅權專政的。

薑子牙

例子一:在第二十九回《斬侯虎文王托孤》裡, 姜子牙于文王塌前信誓旦旦的表示, 會聽周文王之言, 切不可聽諸侯之唆,

以臣伐君。 沒想到文王這邊一死, 薑子牙轉臉就把世子姬發立為武王, 原因何在?其實很簡單, 立武王就是立自己, 薑子牙就是行趙高之事, 觀察群臣的反應, 當看到沒有反應時, 薑子牙的膽子就越來越大了。

例子二:與張桂芳一戰, 折殺武王姬發親弟弟姬叔乾, 此一戰, 雖是姬叔乾貿然出戰, 但是薑子牙並沒有阻止, 原因在於薑子牙想試探下武王姬發的反應。 果然, 武王姬發只是知弟死, 著實傷悼, 並沒有太大的反應, 於是乎在接下來的戰鬥中, 凡是能上戰場的武王弟弟們, 都被薑子牙派上了戰場, 結果無一倖免的都戰死沙場, 如姬叔明、姬叔升、姬叔德、姬叔坤等, 為自己將來的擅權掃清道路。

影視劇中的周武王

例子三:在冰凍岐山那一回裡, 薑子牙在已經拿住魯雄、費仲、尤渾的情況下, 為了顯示自己的威德, 命南宮適把武王姬發請到西岐山。 當然這不是重點, 薑子牙請姬發, 還真的是請, 而不是要脅, 畢竟還不到要脅的必要。 但是把姬發請到岐山之後的事情, 就明顯說明薑子牙的用心了。原來姜子牙是想用武王姬發的威德,來為自己的擅殺生靈買單,畢竟冰凍岐山,多少無辜生靈慘死,薑子牙自己做的,卻把黑鍋背在武王姬發身上。書中道:武王曰:“相父邀孤,有何事商議?”子牙曰:“請大王親祭岐山。”武王曰:“山川享祭,此為正禮。”到這裡,武王姬發仍蒙在鼓裡,不知自己的所作所為已經被姜子牙利用。接著在姬發不知情的情況下,排下香案,以祭岐山為名,祭了封神台。不過到底薑子牙還是有些心虛的,在武王面前明明擺著三顆人頭祭天,卻只敢說出尤渾費仲的名字,而不敢言魯雄的名字。

影視劇中的薑子牙

例子四:在武王失陷紅砂陣時,薑子牙著急了,連忙追問燃燈武王的行蹤,並頓足歎曰:“武王乃仁德之君,如何受得百日之苦,那時若有差訛,奈何?”這一番,薑子牙有兩個用意,一是做給別人看,自己是如何關心武王的,二是真的擔心著急,武王雖然沒什麼大用,但是如果真的死了,自己到哪裡去找這麼個好控制的人?自己又如何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之後,太姬、太妊二後擔心,差人來問,薑子牙卻說只有百日災難,自保無虞,然後便出城,複上篷見眾道友,閒談道法。至此,足見薑子牙真的沒把武王姬發放在眼裡。

例子五:挾持武王伐紂。在之前,薑子牙還在多方試探,當看到自己的所作所為均無人過問時,膽子便大了起來,先是子牙在相府,收四方諸侯本,請武王伐紂,此處開始便是擅權的開始,越過武王獨立看本。之後,天下八百諸侯又表上西岐,請武王伐紂,會兵于孟津,子牙接表,並沒有直接上報給武王,而是與眾將官商議,此處便是子牙擅權的第一步,試探手下人的態度,沒成想所有人對於薑子牙的擅自專權視而不見,薑子牙徹底放下心來。再之後,武王姬發見到殷郊,忙替殷郊求情,以盡人臣之道,薑子牙被說的煩了,終於生氣了,書中道:子牙正色言曰:“老臣不過順天應人,斷不敢逆天而誤主公也。”到此,當著外人的面,薑子牙開始訓斥自己的主公,卻也無人反駁。最後,姜子牙金台拜將,登上人生巔峰,完全把武王姬發掌控在自己手中。

周文王

例子六、例子七、例子八……書中多的數不勝數,蟲子天下就不再一一列舉了,有興趣的可以去書中查看。在最後,蟲子天下再說一個薑子牙擅權的例子,那就是擅殺武王姬發禦封之人,那就是被姬發封中大夫的飛廉、惡來。按常理,就算飛廉、惡來罪惡滔天,已經被天子敕封,薑子牙要想殺也得經過姬發的同意才行。不過,薑子牙卻大顯神威,先命百官至岐山聽候發落,眾官躋躋蹌蹌,齊至壇下伺候,在百官面前斬殺飛廉、惡來,此乃殺一儆百之計,這一切,武王姬發俱不知。

可歎文王姬昌一世英名,慧眼識英才,卻不想識的是這等英才。不過,姜子牙最終連文王姬昌也沒放過,在三百六十五路正神裡,並沒有文王姬昌的名字,這是為什麼?想知道原因嗎?咱們下文再講!如果你喜歡,就請多多關注蟲子天下,繼續聽蟲子天下絮叨絮叨!

就明顯說明薑子牙的用心了。原來姜子牙是想用武王姬發的威德,來為自己的擅殺生靈買單,畢竟冰凍岐山,多少無辜生靈慘死,薑子牙自己做的,卻把黑鍋背在武王姬發身上。書中道:武王曰:“相父邀孤,有何事商議?”子牙曰:“請大王親祭岐山。”武王曰:“山川享祭,此為正禮。”到這裡,武王姬發仍蒙在鼓裡,不知自己的所作所為已經被姜子牙利用。接著在姬發不知情的情況下,排下香案,以祭岐山為名,祭了封神台。不過到底薑子牙還是有些心虛的,在武王面前明明擺著三顆人頭祭天,卻只敢說出尤渾費仲的名字,而不敢言魯雄的名字。

影視劇中的薑子牙

例子四:在武王失陷紅砂陣時,薑子牙著急了,連忙追問燃燈武王的行蹤,並頓足歎曰:“武王乃仁德之君,如何受得百日之苦,那時若有差訛,奈何?”這一番,薑子牙有兩個用意,一是做給別人看,自己是如何關心武王的,二是真的擔心著急,武王雖然沒什麼大用,但是如果真的死了,自己到哪裡去找這麼個好控制的人?自己又如何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之後,太姬、太妊二後擔心,差人來問,薑子牙卻說只有百日災難,自保無虞,然後便出城,複上篷見眾道友,閒談道法。至此,足見薑子牙真的沒把武王姬發放在眼裡。

例子五:挾持武王伐紂。在之前,薑子牙還在多方試探,當看到自己的所作所為均無人過問時,膽子便大了起來,先是子牙在相府,收四方諸侯本,請武王伐紂,此處開始便是擅權的開始,越過武王獨立看本。之後,天下八百諸侯又表上西岐,請武王伐紂,會兵于孟津,子牙接表,並沒有直接上報給武王,而是與眾將官商議,此處便是子牙擅權的第一步,試探手下人的態度,沒成想所有人對於薑子牙的擅自專權視而不見,薑子牙徹底放下心來。再之後,武王姬發見到殷郊,忙替殷郊求情,以盡人臣之道,薑子牙被說的煩了,終於生氣了,書中道:子牙正色言曰:“老臣不過順天應人,斷不敢逆天而誤主公也。”到此,當著外人的面,薑子牙開始訓斥自己的主公,卻也無人反駁。最後,姜子牙金台拜將,登上人生巔峰,完全把武王姬發掌控在自己手中。

周文王

例子六、例子七、例子八……書中多的數不勝數,蟲子天下就不再一一列舉了,有興趣的可以去書中查看。在最後,蟲子天下再說一個薑子牙擅權的例子,那就是擅殺武王姬發禦封之人,那就是被姬發封中大夫的飛廉、惡來。按常理,就算飛廉、惡來罪惡滔天,已經被天子敕封,薑子牙要想殺也得經過姬發的同意才行。不過,薑子牙卻大顯神威,先命百官至岐山聽候發落,眾官躋躋蹌蹌,齊至壇下伺候,在百官面前斬殺飛廉、惡來,此乃殺一儆百之計,這一切,武王姬發俱不知。

可歎文王姬昌一世英名,慧眼識英才,卻不想識的是這等英才。不過,姜子牙最終連文王姬昌也沒放過,在三百六十五路正神裡,並沒有文王姬昌的名字,這是為什麼?想知道原因嗎?咱們下文再講!如果你喜歡,就請多多關注蟲子天下,繼續聽蟲子天下絮叨絮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