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全!0-3歲寶寶愛看的繪本,買瞎了一架子書的媽媽告訴你

繪本好不好, 那得由寶寶說了算。 本身就是個書蟲的我, 當了媽媽後, 更是隔三差五地給寶寶買書, 漸漸的, 寶寶的繪本居然占了家中書架上不小的領地呢。

今天就實實在在地來推薦一下, 0-3歲, 寶寶愛看的繪本童書~~

0-1歲篇 0-1歲的寶貝, 隨著月份的增長, 對外界環境好奇心越來越強。 這也想看看, 那也想瞧瞧, 所以爸爸媽媽在這個階段可以重點培養孩子對自我和外界的認知。

1、《童立方啟蒙早教認知系列》

美國亞馬遜網站連續10年暢銷圖書, 包含動物、單詞、數位顏色及啟蒙認知100詞。 足足四大本, 實實在在!如果你想讓寶寶成為小“學霸”, 請果斷下手!

整本書採用海綿封面及圓角設計, 保護寶寶不受傷害, 寶貝自己也可以輕鬆翻頁哦!

另外, 圖書內容豐富全面, 繪畫圖案栩栩如生, 非常吸引小盆友~更難能可貴的是, 中英文雙語印刷, 讓寶寶在年齡最小的階段, 耳朵裡就經常聽到英語的發音,

為2-3歲作英語啟蒙打下基礎。

2、《蒲蒲蘭兒童繪本:小熊寶寶繪本》

這套大名鼎鼎的繪本是由日本的佐佐木洋子著, 作者本人也是兩個孩子的媽媽, 在書籍內容和外觀設計上特別符合孩子的需求。

在她的作品中, 人物栩栩如生,

內容貼近生活, 全部來自于寶寶日常生活中所碰到的問題, 尿床, 怕怕, 不刷牙…每一頁都以有趣的畫面配以簡潔的文字, 以不同小動物的角色一遍遍重複演繹, 特別容易讓寶寶產生共鳴!

正方形大小正好符合寶寶小手的抓握, 每本書控制在10頁以內, 閱讀時間大約在5-10分鐘, 不會引起寶寶的厭倦感。 讓寶貝跟小動物們一起健康成長吧!

3、《0-3歲黃金期多元智慧開發--我1歲啦》

這本書跟之前推薦的風格不同, 不是敘述一個簡單的道理或者訓練某個習慣, 而是全方位開發寶寶語言、數學邏輯、空間概念、身體運動、音樂、待人接物等8大潛能, 在早教開發思路上比較先進, 給父母很多新的啟發。

在頁面設計上有點類似於巧虎的風格, 加入了很多翻折、隱藏頁, 需要寶寶自己動腦、動手。 通過寶寶獨立探索, 更能加深對內容的理解與感受!

4、《這是我呀》系列

《這是我呀》系列繪本的作者是日本幼兒繪本大師——北山葉子。 這套書為0-3歲幼兒寶的自我認知繪本, 以粉色小豬為主人公, 引導孩子觀察自己的生活, 增加生活認知。

全書一貫日本繪本乾淨整潔的風格, 內容淺顯易懂, 特別適合一歲左右的孩子。 主人公粉色小豬的形象也憨態可掬, 很像寶貝自己哦。

1-2歲篇

1-2歲的寶貝, 逐漸形成自我意識, 寶寶的性格脾氣也會有所顯現。 在這個特殊時期, 爸爸媽媽要用更多的耐心包容孩子的調皮和任性,特別注重習慣的培養和性格的引導。

5、《猜猜我有多愛你》

《信誼世界精選圖畫書》中堪稱經典的作品,沒有複雜的贅述,沒有花哨的圖片,簡單卻讓人感動不已。書中的一大一小兩隻兔子,用最簡單的語言和動作,表達生命中最複雜,也是最偉大的感情。

看完這本書,最深刻的感受,就是體會到父母對子女的愛,遠比想像中,深沉的多。這也是我們自己做了父母後,才明白的道理。用最簡單的動作,傳遞最偉大的愛。

6、《我討厭媽媽》

好吧,小兔子寶寶也生氣了,它不喜歡媽媽了。咦?小寶寶還會有情緒?

來,看看,兔子媽媽是不是跟你很像。總是不停的催小兔子快點快點,自己逛街卻慢吞吞的。有時候還會偷懶,自己睡懶覺,讓小兔子餓肚子,還不給小兔子及時換襪子……

小朋友也有發脾氣的時候,看看這只小兔子就明白了。每每看到這本書,我總是忍俊不禁,我也曾有兔子媽媽的影子。做父母的,不能光一味地要求孩子,也要時時反思自己,是否達標哦~

7、《你們都是我的最愛》

每個寶寶對於父母來說都是世界上最棒的寶寶,獨一無二。可是熊寶寶們卻有自己的小擔心,到底爹地和媽咪最喜歡誰呢?他們不可能都是爸爸和媽媽的最愛呀……

大寶的擔心是自己沒有花紋,二寶的擔心是因為自己是小女生,熊小寶的擔心是它們都比我大…..好吧,像不像咱們自家寶貝的想法?

就算沒有花紋,就算是小女生,就算年齡最小,無論怎麼樣,父母都會一視同仁,都是自己最心愛的寶。

這個小故事溫馨且溫暖,希望二胎家庭的寶貝們讀後,能夠明白這個簡單的道理。

8、《我永遠愛你》

千萬別對孩子說“媽媽不愛你了”

當孩子犯錯的時候,最怕聽到的一句話就是“媽媽不愛你了!”父母拿愛來要脅孩子聽話,這樣做對不對呢?

故事中的阿力無意間打碎了媽媽最愛的碗,又害怕失去媽媽的愛,於是用各種方式確認媽媽的愛。故事主題反復強調“媽媽很愛你”,不管你做錯了什麼。

其實也是跟大家分享一個道理:父母的愛永遠是無條件的。不能通過剝奪對孩子的愛來達到教育的目的。

9、《小熊不刷牙》

刷牙,貌似一直是個不大不小的難題,沒有幾個孩子是愛刷牙的,包括我家寶貝在內。於是,我買了這本繪本,決定“教育教育”小傢伙。

“愛吃糖果的小熊不愛刷牙,爸爸媽媽怎麼說都不聽,結果在一天夢裡,牙全掉了,糖果餅乾都咬不動啦。”我家寶貝看到這一段,嚇壞了,直拍胸脯“媽媽我有牙”,還張大嘴巴給我看,生怕跟小熊一樣。第二天早上起來,也認認真真的刷牙。

通過一本繪本,輕輕鬆松養成了一個好習慣,讓不愛刷牙的寶貝乖乖張嘴。

10、《你睡不著嗎》

所有父母忙碌了一天回到家,都希望孩子能早點睡覺,留給自己一點時間。但是小熊怎麼也睡不著,它怕黑,讓熊爸爸給它拿燈。

小燈不夠亮換成大的,大的還是不行再換成燈王,如此折騰…..可是熊爸爸並沒有因此責駡小熊,它耐心的安慰著小熊,甚至把它抱到屋外哄睡。這份包容和耐心,值得所有父母們學習。

有時候,究竟是孩子們不聽話,還是我們父母沒有耐心呢?讓我們自己也來反省一下吧~~

11、《再見,媽媽的奶》

寶貝們都很喜歡媽媽的“奶”,在某種意義上,奶不僅是寶貝的口糧,更是安全感的來源。所以,斷奶對於寶寶來說是一件大事。

這本書正是為了減緩寶寶的不安全感而誕生,通過小象、長勁鹿和小兔子的順利斷奶,向寶貝傳達一個概念,斷奶不是什麼可怕的事情。即使你長大了,媽媽還是會一樣愛你,陪在你身邊。

2-3歲篇

12、《我來貼貼紙》系列

《我來貼貼紙》系列叢書包含6冊:顏色、形狀、數位、對比、聲音和我的家,基本符合2-3歲孩子的認知需求,在難以程度上也恰到好處。

它不僅限於簡單的手部靈活性鍛煉,更將學習和遊戲結合,促進孩子獨立思考,發揮孩子創造力。

整本圖書都採用優質滑面紙張,色彩鮮豔,圖案憨態可掬,非常吸引孩子。而且每張貼紙周圍都有機器切邊,可輕鬆揭下,考慮十分周到。

孩子不需要家長的干預,可自己獨立操作。是激發孩子獨立思考能力,鍛煉手腦協同,培養專注力的好工具。

13、《階梯數學》系列

一看到數學兩字,有的媽咪就不淡定了,這也太早了吧!其實,在學數學之前,我們可以從訓練孩子的邏輯思維入手。

數學並不只有1+1=2,數學是存在於生活的每一處。對於2-3歲的寶寶來說,可以對任一顆糖果的形狀、蛋糕的數量、小樹的高矮進行認知和判斷,這難道不是數學嗎?

培養對數學的興趣,遠比純粹的學習數學知識更重要。如果能把數學運用到生活中,那更是添彩!如果你想嘗試一把,不妨看看這本書!

14、《三字兒歌》系列

這套圖書分為自然、好習慣、生活和動物,最讓我稱讚是,它抓住了父母的需求點,內容非常全面,一套可以打天下!

比如說好習慣這套, 40首兒歌幾乎囊括了寶寶可能出現的所有“壞習慣”。例如,孩子不能摳鼻鼻,逛超市要乖乖,打針不怕怕,噓噓要坐小馬桶等等。

這系列是要購買的圖書中十分值得推薦的一本!也是寶寶的大愛!用通俗易懂的兒歌闡述複雜的道理,爸媽不必再絞盡腦汁來組織語言啦!

更難得的是,每一頁的內容都很注重細節。比如生活這套中的“搭積木”,不僅畫了積木,還在積木上畫了各種數位、顏色和生活圖案。

我每次和寶寶讀到這一頁時,總要考考小傢伙,這是什麼,那是什麼,擴展了閱讀內容。

15、《鱷魚怕怕牙醫怕怕》

鱷魚都刷牙了,寶寶你呢?

一場鱷魚和牙醫之間的心理較量,他們相互懼怕,可是那顆蛀牙把他們湊到了一起。兇惡的鱷魚只得乖乖聽牙醫的擺弄,而紅臉的牙醫也只能壯著膽子上。

這種反差不禁讓人開懷大笑。鱷魚都知道該刷牙,小朋友就更應該自覺了。

16、《大衛不可以》

提起自己孩子的淘氣,估計三天三夜都說不完。我家寶貝除了睡覺,沒有一分鐘是安靜的,上躥下跳。就像書中的大衛一樣,仿佛渾身都是缺點,令父母頭疼不已。

但是,反過來想想,這不就是孩子的天性嗎?如果硬要一個完全服從你,沒有自己想法的孩子,又有什麼意義呢?

書中將孩子頑皮的形象和父母對孩子又愛又恨的情感刻畫的淋漓盡致,令人拍案叫絕。仿佛主人公大衛就是自己的孩子,讓人又愛又恨的搗蛋鬼,那個插著腰的媽咪就是自己。

當然了,不管孩子闖了多大的禍,終歸會得到父母的原諒。最後,大衛幸福地躺在媽咪的懷裡。

17、《誰的蛋》

這是誰的窩,那又是誰的蛋?書中的很多問題,恐怕連爸爸媽媽也不一定能回答上來哦!

全書內容新穎,以第一人稱“我”來敘述,採用自問自答的形式“我是誰”,展示了小動物不為人知的一面。不僅拉進了與小讀者的距離,更滿足了寶貝的好奇心。

同時,畫面無比精美,是不一樣的科學繪本,一部值得珍藏的少兒圖書。

18、《我爸爸》

在每個寶寶心目中,爸爸都是偉岸的形象,高大、強壯、無所不能,這本書中的父親也是如此。“他像大猩猩一樣強壯,也像河馬一樣快樂”、“我爸爸什麼都不怕,連壞蛋大野狼也不怕”!

看過這本書的孩子都想擁有這樣一位父親,而看過這本書的父親都想成為這樣的人,這就是《我爸爸》的魅力所在吧!

這本向爸爸表達濃濃的愛的繪本,是2000年“國際安徒生大獎”獲獎作品。

今天的繪本推薦就到這裡,選擇寶寶愛看的書每天進行親子閱讀,對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至關重要。

好的繪本是孩子的精神營養品,幫助孩子感知世界的有趣,讓孩子的童年充滿美好的回憶。

爸爸媽媽要用更多的耐心包容孩子的調皮和任性,特別注重習慣的培養和性格的引導。

5、《猜猜我有多愛你》

《信誼世界精選圖畫書》中堪稱經典的作品,沒有複雜的贅述,沒有花哨的圖片,簡單卻讓人感動不已。書中的一大一小兩隻兔子,用最簡單的語言和動作,表達生命中最複雜,也是最偉大的感情。

看完這本書,最深刻的感受,就是體會到父母對子女的愛,遠比想像中,深沉的多。這也是我們自己做了父母後,才明白的道理。用最簡單的動作,傳遞最偉大的愛。

6、《我討厭媽媽》

好吧,小兔子寶寶也生氣了,它不喜歡媽媽了。咦?小寶寶還會有情緒?

來,看看,兔子媽媽是不是跟你很像。總是不停的催小兔子快點快點,自己逛街卻慢吞吞的。有時候還會偷懶,自己睡懶覺,讓小兔子餓肚子,還不給小兔子及時換襪子……

小朋友也有發脾氣的時候,看看這只小兔子就明白了。每每看到這本書,我總是忍俊不禁,我也曾有兔子媽媽的影子。做父母的,不能光一味地要求孩子,也要時時反思自己,是否達標哦~

7、《你們都是我的最愛》

每個寶寶對於父母來說都是世界上最棒的寶寶,獨一無二。可是熊寶寶們卻有自己的小擔心,到底爹地和媽咪最喜歡誰呢?他們不可能都是爸爸和媽媽的最愛呀……

大寶的擔心是自己沒有花紋,二寶的擔心是因為自己是小女生,熊小寶的擔心是它們都比我大…..好吧,像不像咱們自家寶貝的想法?

就算沒有花紋,就算是小女生,就算年齡最小,無論怎麼樣,父母都會一視同仁,都是自己最心愛的寶。

這個小故事溫馨且溫暖,希望二胎家庭的寶貝們讀後,能夠明白這個簡單的道理。

8、《我永遠愛你》

千萬別對孩子說“媽媽不愛你了”

當孩子犯錯的時候,最怕聽到的一句話就是“媽媽不愛你了!”父母拿愛來要脅孩子聽話,這樣做對不對呢?

故事中的阿力無意間打碎了媽媽最愛的碗,又害怕失去媽媽的愛,於是用各種方式確認媽媽的愛。故事主題反復強調“媽媽很愛你”,不管你做錯了什麼。

其實也是跟大家分享一個道理:父母的愛永遠是無條件的。不能通過剝奪對孩子的愛來達到教育的目的。

9、《小熊不刷牙》

刷牙,貌似一直是個不大不小的難題,沒有幾個孩子是愛刷牙的,包括我家寶貝在內。於是,我買了這本繪本,決定“教育教育”小傢伙。

“愛吃糖果的小熊不愛刷牙,爸爸媽媽怎麼說都不聽,結果在一天夢裡,牙全掉了,糖果餅乾都咬不動啦。”我家寶貝看到這一段,嚇壞了,直拍胸脯“媽媽我有牙”,還張大嘴巴給我看,生怕跟小熊一樣。第二天早上起來,也認認真真的刷牙。

通過一本繪本,輕輕鬆松養成了一個好習慣,讓不愛刷牙的寶貝乖乖張嘴。

10、《你睡不著嗎》

所有父母忙碌了一天回到家,都希望孩子能早點睡覺,留給自己一點時間。但是小熊怎麼也睡不著,它怕黑,讓熊爸爸給它拿燈。

小燈不夠亮換成大的,大的還是不行再換成燈王,如此折騰…..可是熊爸爸並沒有因此責駡小熊,它耐心的安慰著小熊,甚至把它抱到屋外哄睡。這份包容和耐心,值得所有父母們學習。

有時候,究竟是孩子們不聽話,還是我們父母沒有耐心呢?讓我們自己也來反省一下吧~~

11、《再見,媽媽的奶》

寶貝們都很喜歡媽媽的“奶”,在某種意義上,奶不僅是寶貝的口糧,更是安全感的來源。所以,斷奶對於寶寶來說是一件大事。

這本書正是為了減緩寶寶的不安全感而誕生,通過小象、長勁鹿和小兔子的順利斷奶,向寶貝傳達一個概念,斷奶不是什麼可怕的事情。即使你長大了,媽媽還是會一樣愛你,陪在你身邊。

2-3歲篇

12、《我來貼貼紙》系列

《我來貼貼紙》系列叢書包含6冊:顏色、形狀、數位、對比、聲音和我的家,基本符合2-3歲孩子的認知需求,在難以程度上也恰到好處。

它不僅限於簡單的手部靈活性鍛煉,更將學習和遊戲結合,促進孩子獨立思考,發揮孩子創造力。

整本圖書都採用優質滑面紙張,色彩鮮豔,圖案憨態可掬,非常吸引孩子。而且每張貼紙周圍都有機器切邊,可輕鬆揭下,考慮十分周到。

孩子不需要家長的干預,可自己獨立操作。是激發孩子獨立思考能力,鍛煉手腦協同,培養專注力的好工具。

13、《階梯數學》系列

一看到數學兩字,有的媽咪就不淡定了,這也太早了吧!其實,在學數學之前,我們可以從訓練孩子的邏輯思維入手。

數學並不只有1+1=2,數學是存在於生活的每一處。對於2-3歲的寶寶來說,可以對任一顆糖果的形狀、蛋糕的數量、小樹的高矮進行認知和判斷,這難道不是數學嗎?

培養對數學的興趣,遠比純粹的學習數學知識更重要。如果能把數學運用到生活中,那更是添彩!如果你想嘗試一把,不妨看看這本書!

14、《三字兒歌》系列

這套圖書分為自然、好習慣、生活和動物,最讓我稱讚是,它抓住了父母的需求點,內容非常全面,一套可以打天下!

比如說好習慣這套, 40首兒歌幾乎囊括了寶寶可能出現的所有“壞習慣”。例如,孩子不能摳鼻鼻,逛超市要乖乖,打針不怕怕,噓噓要坐小馬桶等等。

這系列是要購買的圖書中十分值得推薦的一本!也是寶寶的大愛!用通俗易懂的兒歌闡述複雜的道理,爸媽不必再絞盡腦汁來組織語言啦!

更難得的是,每一頁的內容都很注重細節。比如生活這套中的“搭積木”,不僅畫了積木,還在積木上畫了各種數位、顏色和生活圖案。

我每次和寶寶讀到這一頁時,總要考考小傢伙,這是什麼,那是什麼,擴展了閱讀內容。

15、《鱷魚怕怕牙醫怕怕》

鱷魚都刷牙了,寶寶你呢?

一場鱷魚和牙醫之間的心理較量,他們相互懼怕,可是那顆蛀牙把他們湊到了一起。兇惡的鱷魚只得乖乖聽牙醫的擺弄,而紅臉的牙醫也只能壯著膽子上。

這種反差不禁讓人開懷大笑。鱷魚都知道該刷牙,小朋友就更應該自覺了。

16、《大衛不可以》

提起自己孩子的淘氣,估計三天三夜都說不完。我家寶貝除了睡覺,沒有一分鐘是安靜的,上躥下跳。就像書中的大衛一樣,仿佛渾身都是缺點,令父母頭疼不已。

但是,反過來想想,這不就是孩子的天性嗎?如果硬要一個完全服從你,沒有自己想法的孩子,又有什麼意義呢?

書中將孩子頑皮的形象和父母對孩子又愛又恨的情感刻畫的淋漓盡致,令人拍案叫絕。仿佛主人公大衛就是自己的孩子,讓人又愛又恨的搗蛋鬼,那個插著腰的媽咪就是自己。

當然了,不管孩子闖了多大的禍,終歸會得到父母的原諒。最後,大衛幸福地躺在媽咪的懷裡。

17、《誰的蛋》

這是誰的窩,那又是誰的蛋?書中的很多問題,恐怕連爸爸媽媽也不一定能回答上來哦!

全書內容新穎,以第一人稱“我”來敘述,採用自問自答的形式“我是誰”,展示了小動物不為人知的一面。不僅拉進了與小讀者的距離,更滿足了寶貝的好奇心。

同時,畫面無比精美,是不一樣的科學繪本,一部值得珍藏的少兒圖書。

18、《我爸爸》

在每個寶寶心目中,爸爸都是偉岸的形象,高大、強壯、無所不能,這本書中的父親也是如此。“他像大猩猩一樣強壯,也像河馬一樣快樂”、“我爸爸什麼都不怕,連壞蛋大野狼也不怕”!

看過這本書的孩子都想擁有這樣一位父親,而看過這本書的父親都想成為這樣的人,這就是《我爸爸》的魅力所在吧!

這本向爸爸表達濃濃的愛的繪本,是2000年“國際安徒生大獎”獲獎作品。

今天的繪本推薦就到這裡,選擇寶寶愛看的書每天進行親子閱讀,對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至關重要。

好的繪本是孩子的精神營養品,幫助孩子感知世界的有趣,讓孩子的童年充滿美好的回憶。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