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濟南共用單車冷熱兩重天:摩拜一家獨大 官方單車少人問津

市民騎著摩拜單車經過曆下區公共自行車西門投放點。 記者郭堯 攝

在共用單車大戰將滿百日的當口, 近日, 馬雲的支付寶宣佈殺入單車江湖,

並以其與ofo、永安行等品牌的合作昭示出一統摩拜之外單車天下的雄心, 一場單車大戰正漸次演變成一場支付方式之戰。

這場大戰尚未燒到濟南。 五一前後, 記者調查發現, 濟南的共用單車之爭仍是摩拜與曆下公共自行車、市中公務自行車和校園ofo單車的“四分天下”局面。 在城區的共用單車市場上, 摩拜一家獨大, 官方主導單車偏安一隅甚至少人問津, 冰與火的兩極分化已然顯現。

單車冷熱兩重天

從4月初曆下區公共自行車投放啟用開始, 位於曆下區院前街的商戶趙琛(化名)眼見著二三十輛“小綠車”擺在那裡, 少人問津。 “到現在一個月了, 我只兩次見有人騎過, 滿街多見的都是摩拜‘小紅車’。 ”趙琛抬腿出門就是“小綠車”停放點,

但她從未騎過, “不能掃碼不方便, 我平時都騎摩拜。 ”

4月25日, 記者在該停放點看到, 30個停車樁停放了20輛車。 在另一處位於大明湖南門的停放點, 共24個車樁, 停放了17輛公共自行車。 探訪的一個多小時內, 記者身邊不時有摩拜“小紅車”駛過, 但多處公共自行車的停放點卻無人問津。

5月2日, 就啟用近一個月的使用情況, 記者聯繫了曆下公共自行車的運營負責單位, 其工作人員表示, 目前正處在試運行階段, 所以各種資料沒有出來。 4月28日, 在曆下區公共自行車運營中心, 其工作人員則稱, 目前曆下區公共自行車僅此一處可辦卡, “多時每天能辦四五十張, 少時也能辦一二十張, 附近居民和政府工作人員辦得比較多。

早在2015年4月30日即投放使用的市中區公務自行車也難與摩拜相比。 5月3日, 來自市中區公務自行車運營方的資料顯示, 2017年的4個月裡, 其日均使用226次。 該資料相較於2015年投放之初有一定增長, 當年統計的資料為120次, 此後截至2016年11月底, 其日均使用為152次。 據瞭解, 目前其租用服務站點已達61個, 共有車子710輛, 投放網站運營500輛。

ofo、永安行沒了下文

一直以來, 對於官方主導單車辦卡和樁式停車不便、區域運營不能互通的詬病並未停止。 早在今年2月的本報採訪中, 濟南市停車辦相關負責人即表示, 以後的市中區公務自行車和曆下區公共自行車將實現打通共用, 另外, 除目前推廣的摩拜單車之外, 下一步也將引進競爭機制, 實現多種模式並存。

ofo和永安行早就盯上了濟南的共用單車市場蛋糕。

今年1月16日, ofo曾在泉城路、經四路等主城區重點區域投放過“小黃車”。 但當日下午, 其工作人員又匆忙把各處單車召回。 當時現場工作人員解釋, 16日只是讓市民體驗, 系統還有問題, 需要集中召回進行調試。 但也有知情人士透露, ofo被叫停的原因是未辦理相關手續, 隨意擺上路不合法。 今年2月, ofo方面並未就此前被召回原因作出解釋, 只是稱其仍在與濟南政府相關部門溝通接洽, 但具體鋪設時間不能確定。

2月28日, 藍黃相間的永安行共用單車也出現在濟南大明湖附近的共用單車停車點上, 但其亮相後也遇到了同樣的尷尬, 當天下午, 就有人將路邊的單車收走。 濟南停車管理部門稱,

來濟南的永安行單車還沒有經過相關部門批准, 沒有合法身份。

今年清明節期間, 有淄博市民發現, 不少車身貼有“濟南站, 3月20日-3月26日全天免費騎”活動標牌的ofo共用單車出現在淄博街頭, 但據淄博當地媒體報導, 這次試水同樣以被城管部門叫停並暫扣了部分車輛而告終, 原因也是ofo未辦理手續。 據稱, 3月20日, 永安行共用單車也曾擺上過淄博街頭, 但次日也消失無蹤。

時至今日, 濟南城區的街頭仍未見ofo和永安行的車影。 4月27日開始, 記者多次撥打ofo客服電話, 但截至發稿電話一直無法接通, 據全國多地的ofo用戶回饋, 其客服電話已長時間不通。 永安行的濟南運營公司電話也是無法接通狀態, 記者致電其常州總部得到的答覆是, 濟南永安行目前處於正常運營狀態,至於濟南推廣的詳細情況,客服人員稱核實後再答覆,但截至發稿記者並未收到回應。

“打車之戰”的前車之鑒

目前的共用單車局勢之變,在業界看來,跟此前的“打車之戰”大有相似之處。自2013年開始,滴滴打車、快的打車、易到用車、Uber等網約車軟體相繼殺入濟南在內的全國市場,截至2016年8月,經過一輪輪的“燒錢大戰”之後,滴滴出行收購Uber中國與Uber交叉持股,成為唯一一個騰訊、阿裡巴巴和百度共同投資的企業。此前滴滴、Uber和神州專車“三分天下”的局面也形似一分為二。

但不管市場如何變局,有些卻沒有改變:計程車行業受到的衝擊以及其力推的官方主導打車軟體的遇冷——2013年4月,“愛召車”打車軟體上線,並成為國內首款納入政府監管的打車軟體平臺。不過隨後由於技術、理念、推廣等方面不成熟,“愛召車”在“快的打車”、“滴滴打車”面前敗下陣來,銷聲匿跡。2016年,濟南主城區37家計程車公司共同出資,重新啟動“愛召車”,並意圖以全新模式聯手打造這款沉寂已久的濟南本土打車軟體,再和滴滴等網約車平臺掰手腕,但截至目前,成效寥寥。

官方主導的運營模式從結局看來時常類似。據瞭解,早在2007年前後,濟南即推動公共自行車專案落地,但近10年來,濟南先後多次嘗試建設公共自行車租賃系統,最終多無疾而終。至今仍在運營的除市中區公務自行車和曆下區公共自行車之外,章丘的公共自行車倒是看似尚可——從2015年7月1日開始運行到2016年12月20日,其一期投放的3000輛自行車,總借車次數達到2646150次。

一位不願具名的業內人士透露,建設公共自行車租賃系統並不在任何政府部門的職能範疇之內,而且建設公共自行車系統工程量巨大,一般沒有哪個政府部門主動牽頭推進。“只有上級領導做出明確指示時,公共自行車才會得以推進。”結合章丘經驗,其正是採用政府全額投資、分期購買服務、專業公司運營、政府全程監管的模式,從實際運營情況看,這種模式的選擇是明智的。

此前有業內人士指出,以濟南的城市規模來看,設置3000個左右的停車點,每個點平均放置25輛車,大概有70000輛自行車就能滿足居民出行需求。目前濟南的單車數量距離預估目標還相去甚遠。4月27日,記者就後期單車運營的規劃和推進情況再次求證市停車辦方面,但並未得到明確答覆。

原標題:濟南共用單車冰與火:摩拜一家獨大 官方單車少人問津

濟南永安行目前處於正常運營狀態,至於濟南推廣的詳細情況,客服人員稱核實後再答覆,但截至發稿記者並未收到回應。

“打車之戰”的前車之鑒

目前的共用單車局勢之變,在業界看來,跟此前的“打車之戰”大有相似之處。自2013年開始,滴滴打車、快的打車、易到用車、Uber等網約車軟體相繼殺入濟南在內的全國市場,截至2016年8月,經過一輪輪的“燒錢大戰”之後,滴滴出行收購Uber中國與Uber交叉持股,成為唯一一個騰訊、阿裡巴巴和百度共同投資的企業。此前滴滴、Uber和神州專車“三分天下”的局面也形似一分為二。

但不管市場如何變局,有些卻沒有改變:計程車行業受到的衝擊以及其力推的官方主導打車軟體的遇冷——2013年4月,“愛召車”打車軟體上線,並成為國內首款納入政府監管的打車軟體平臺。不過隨後由於技術、理念、推廣等方面不成熟,“愛召車”在“快的打車”、“滴滴打車”面前敗下陣來,銷聲匿跡。2016年,濟南主城區37家計程車公司共同出資,重新啟動“愛召車”,並意圖以全新模式聯手打造這款沉寂已久的濟南本土打車軟體,再和滴滴等網約車平臺掰手腕,但截至目前,成效寥寥。

官方主導的運營模式從結局看來時常類似。據瞭解,早在2007年前後,濟南即推動公共自行車專案落地,但近10年來,濟南先後多次嘗試建設公共自行車租賃系統,最終多無疾而終。至今仍在運營的除市中區公務自行車和曆下區公共自行車之外,章丘的公共自行車倒是看似尚可——從2015年7月1日開始運行到2016年12月20日,其一期投放的3000輛自行車,總借車次數達到2646150次。

一位不願具名的業內人士透露,建設公共自行車租賃系統並不在任何政府部門的職能範疇之內,而且建設公共自行車系統工程量巨大,一般沒有哪個政府部門主動牽頭推進。“只有上級領導做出明確指示時,公共自行車才會得以推進。”結合章丘經驗,其正是採用政府全額投資、分期購買服務、專業公司運營、政府全程監管的模式,從實際運營情況看,這種模式的選擇是明智的。

此前有業內人士指出,以濟南的城市規模來看,設置3000個左右的停車點,每個點平均放置25輛車,大概有70000輛自行車就能滿足居民出行需求。目前濟南的單車數量距離預估目標還相去甚遠。4月27日,記者就後期單車運營的規劃和推進情況再次求證市停車辦方面,但並未得到明確答覆。

原標題:濟南共用單車冰與火:摩拜一家獨大 官方單車少人問津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