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數碼>正文

夜景拍攝的三要三不要

夜間的城市別有一番魅力, 深受攝影愛好者們的歡迎。 但夜景的拍攝具有一定技術難度, 拍攝時總會遇上這樣那樣的問題。

本文將列舉一些對拍攝有幫助的小技巧, 並指出一些容易導致失誤的小禁忌, 統稱為“三要三不要”。

或許它們不能保證你一定能拍出好片, 但至少能讓你拍的片不會太爛。

我們先從“三要”說起吧。

1.要用M檔

城市夜間的光源不均勻, 同時還富於變化, 相機的測光系統表示壓力山大。 依據測光結果進行的曝光自然也很容易出問題。

這種情況下當然應該使用手動模式, 依據環境自行調整光圈與快門。 第一張拍不好?沒事, 調整光圈快門, 直到拍好為止。

這樣既能得到符合拍攝需求的照片, 又能練習對曝光的判斷和對光圈快門的運用——此時不練,

更待何時!

2.要帶腳架

夜間的環境光嚴重不足, 需要提高進光量。 拍風光, 光圈不能太大;降噪點, ISO 不能太高, 所以只能從延長曝光時間著手。

延長曝光時間的直接後果就是手震。 當曝光時間達到1秒時, 手震根本無法避免。

為了拍出清晰的圖像, 最好帶上三腳架, 或者獨腳架。

如果條件所限, 沒有腳架, 也應當儘量在周圍尋找可利用的平面, 如桌椅、欄杆等, 雙手均勻用力握住相機, 儘量使機身保持平穩。

3.要用 RAW 格式

城市夜間的環境光非常複雜, 照射區域、光線強度、光線顏色都不斷變化,

曝光和白平衡很可能出現問題, 後期處理環節幾乎不可避免。

與 JPEG 格式不同, RAW 格式保留的是未經壓縮處理的原始資料, 保留了更多細節資訊, 給予後期處理更大空間。

以上內容是夜景拍攝的“三要”,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夜景拍攝的“三不要”吧。

1.不要自動對焦

相機的自動對焦系統在低光環境下,對焦會出現困難,鏡頭可能不斷前後轉動而無法對焦,或是對焦點對不到主體上。

建議使用手動對焦(MF 檔),轉動對焦環,把對焦點鎖定在主體上。

當然,並不是說自動對焦就絕對不能用。

自動對焦是依據對比度進行計算的,如果你的主體比環境亮得多,自動對焦應該還是可以對上的。

2.不要開閃光燈

時刻記住,你的相機裝的是閃光燈,而不是探照燈!既然不是探照燈,就別指望它能照亮遠處的景物啦。

事實上,閃光燈不僅不會對遠處的景物有什麼照明作用,反而會把背景壓暗,稍微離主體遠一點的地方就變成一片漆黑:

即使拍攝主體距離較近能被照亮,閃光燈的白光往往與周圍燈光的色溫有較大差異,主體會與周圍環境格格不入,顯得極不自然。

閃光燈也不是絕對不能用,拍夜景人像的時候還是可以用用的。當背景符合以下三種情況時,你可以用閃光燈:

1.背景很近,在閃光燈“射程”內,能被閃光燈照亮;

2.背景比較亮,你只需要給人臉補光,不用考慮是否會壓暗背景;

第三,根本不需要照亮背景,比如說,把背景全部拍成焦外散景。

除了這幾種情況以外,拍夜景還是儘量少用閃光燈吧~

3.不要開防抖

稍微高檔些的鏡頭都有防抖功能(VR 檔)。有人會覺得“這個功能既然是高檔鏡頭才有肯定是好功能”或者“防抖什麼時候都需要”,所以把它一直開著。

這樣做就錯啦!防抖功能的設計用途是,幫助手持時使用更低的快門速度,達到延長曝光時間的效果。

記住,這是手持的時候用的!

而在拍攝夜景時一般都要上腳架,防震功能不僅不能使畫面更穩定清晰,反而會有兩個負面效果。

第一,防震功能會影響腳架拍攝照片的清晰度。

在開啟防抖時,相機內部的防抖機構依然一直在運作,會產生微弱的震動,並最終反映到照片上。

第二,耗電。開了防抖,耗電量會增加不少。

隨著防抖技術的不斷發展,上述兩個問題都在得到改進:穩定狀態下,開防抖對畫質影響減小;防抖耗電減小。

但這只是“改進”,而做不到“完全消除”,大家用三腳架的時候還是儘量記得把防抖關掉吧。

以上就是本期要為您介紹的全部內容,感謝您的收看,我們下期再見。

1.不要自動對焦

相機的自動對焦系統在低光環境下,對焦會出現困難,鏡頭可能不斷前後轉動而無法對焦,或是對焦點對不到主體上。

建議使用手動對焦(MF 檔),轉動對焦環,把對焦點鎖定在主體上。

當然,並不是說自動對焦就絕對不能用。

自動對焦是依據對比度進行計算的,如果你的主體比環境亮得多,自動對焦應該還是可以對上的。

2.不要開閃光燈

時刻記住,你的相機裝的是閃光燈,而不是探照燈!既然不是探照燈,就別指望它能照亮遠處的景物啦。

事實上,閃光燈不僅不會對遠處的景物有什麼照明作用,反而會把背景壓暗,稍微離主體遠一點的地方就變成一片漆黑:

即使拍攝主體距離較近能被照亮,閃光燈的白光往往與周圍燈光的色溫有較大差異,主體會與周圍環境格格不入,顯得極不自然。

閃光燈也不是絕對不能用,拍夜景人像的時候還是可以用用的。當背景符合以下三種情況時,你可以用閃光燈:

1.背景很近,在閃光燈“射程”內,能被閃光燈照亮;

2.背景比較亮,你只需要給人臉補光,不用考慮是否會壓暗背景;

第三,根本不需要照亮背景,比如說,把背景全部拍成焦外散景。

除了這幾種情況以外,拍夜景還是儘量少用閃光燈吧~

3.不要開防抖

稍微高檔些的鏡頭都有防抖功能(VR 檔)。有人會覺得“這個功能既然是高檔鏡頭才有肯定是好功能”或者“防抖什麼時候都需要”,所以把它一直開著。

這樣做就錯啦!防抖功能的設計用途是,幫助手持時使用更低的快門速度,達到延長曝光時間的效果。

記住,這是手持的時候用的!

而在拍攝夜景時一般都要上腳架,防震功能不僅不能使畫面更穩定清晰,反而會有兩個負面效果。

第一,防震功能會影響腳架拍攝照片的清晰度。

在開啟防抖時,相機內部的防抖機構依然一直在運作,會產生微弱的震動,並最終反映到照片上。

第二,耗電。開了防抖,耗電量會增加不少。

隨著防抖技術的不斷發展,上述兩個問題都在得到改進:穩定狀態下,開防抖對畫質影響減小;防抖耗電減小。

但這只是“改進”,而做不到“完全消除”,大家用三腳架的時候還是儘量記得把防抖關掉吧。

以上就是本期要為您介紹的全部內容,感謝您的收看,我們下期再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