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曹操智囊團——“忠奸難斷”司馬是贏家

司馬懿, 字仲達, 雖然屬於曹操後期的智囊團, 但他沒有在曹操時代發揮多少才能, 主要功績也是抵抗了諸葛亮的幾次北伐, 才能更多的是用在了曹丕身上。

這倒不是因為他沒有能力或者沒有得到曹操的賞識, 恰恰相反, 他很年輕的時候就已經小有名氣, 博古通今, 曹操也是用盡其才, 司馬懿在曹魏三代成為了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 甚至最後成為了西晉王朝的奠基人, 都是離不開曹魏的對他的重用, 他可是任職過大都督, 太尉, 太傅、托孤重臣, 最後還是成為掌控魏國朝政的輔政權臣, 只是他出生在西元179年,

所以曹操爭霸天下的時候他還太年輕了, 不可能在那時候有太大作為。

司馬懿

所以這裡先否決兩個司馬懿的傳說, 第一個是他的“狼顧之相”的傳說。 相傳曹操為了試探司馬懿, 故意讓他走在前面, 然後叫他一聲, 司馬懿的脖子果然很靈活,

回頭的時候身體正著完全沒動, 頭就直接轉過來了, 於是曹操認為他有“狼顧之相”遲早會反叛的, 就起了殺心。 只因愛惜他的才和曹丕多次維護才瞞過了曹操。

曹操如此迷信已經很離譜了, 跟諸葛亮說魏延有反骨的傳說一樣都是自己打臉的, 如果他認為司馬懿會反, 怎麼可能安排在自己繼承人曹丕身邊, 何況曹操後期會因為愛才而不忍心殺死一個有反叛之嫌的人?你可知道曹操後期殺了多少智囊團的精英, 原因又多又簡單。

仲達

還有一個諸葛亮嚇退司馬懿的“空城計”。 竟然還有人為了給司馬懿平反, 證明那是司馬懿故意的, 故意不殺諸葛亮來保證自己手握兵權, 避免:狡兔死, 走狗烹。 真是不得不說這些腦補非常有道理。 只是這個真理是建立在錯誤的前提下的。

歷史多方史料證明, 實際上並沒有這個諸葛亮對司馬懿的空城計, 時間上司馬懿當時不在西城(裴松之直接用時空論一句話推翻了), 加上這個空城計經不起推敲, 違背了太多正常的邏輯,

司馬懿帶著龐大軍隊可以圍城, 可以派出偵查小隊, 可以安排神箭手等等, 太多正常士兵普通將領都可以想到的方法了, 偏偏司馬懿就沒有打假而做出所有士兵都不理解的撤退命令啥也不幹就放過諸葛亮, 也不知道曹丕知道了會不會直接氣死。

所以空城計也是沒有的, 司馬懿的軍事頭腦再有爭議至少他的政治頭腦是大家公認的, 他不可能做出這樣授人以柄的事情出來。

司馬懿與曹丕

其實司馬懿的軍事頭腦也是有的, 不然他不可能多次掌握兵權都做得很好, 何況他的能力還是毋庸置疑的, 也是將帥的後世(司馬懿不算真正的士族, 身體流的其實是河內地方豪強三河武士的血), 守城大將不是蓋的, 但是他打野戰就不行了, 張郃的死應該可以證明。 所以誇大司馬懿的軍事計謀, 應該只是晉朝史料過於吹捧的結果, 司馬懿是不可能打過諸葛亮的, 只是拖死了他, 於是成王敗寇了。

但是司馬懿的政治智商絕對一絕。

曹操在“建安六年, 郡舉上計掾。 ”時第一次派人征辟他。 推薦人是魏種,司馬懿拒絕了。這就體現出了司馬懿作為優秀政治家的眼光,首先當時袁曹局勢不明,司馬懿完全還可以繼續隱忍的情況下不必冒這風險(政治上站錯隊伍可是很慘的),還有這個推薦人魏種是河內郡太守更是兗州人,在曹操智囊團派系中兗州人的代表是程昱,這個派系完全不如荀彧的潁川人派系。所以司馬懿繼續待價而沽。

影視形象

於是隔了七年,終於等到了出山的時機。荀彧推薦了司馬懿,這才是他應該站的隊伍嘛。後來荀彧跟司馬懿互相欣賞交情也很不錯,產生了兩種不同的猜測,一者認為司馬懿是絕對的忠臣,他和荀彧一樣是堅持匡扶漢室的,所以後面反曹也是因為曹操違背了初心;一者認為司馬懿一開始就是腹黑學,所謂“漢運方微, 不欲屈節曹氏”完全就是歷史對他的美化。

八年之後曹操就死了,作為曹丕的親信司馬懿自然扶搖直上了(據說司馬家族也派了司馬孚在曹植身上壓包),反正是從書童身份徹底翻身了,先為尚書,又轉督軍、禦史中丞,封了安國鄉侯。然後是尚書右僕射、最後改封向鄉侯,轉撫軍、假節,領兵五千,加給事中、錄尚書事。曹丕病逝後,又做了輔政大臣。(另外兩個是宗室代表曹真和潁川代表陳群)順便打贏了本就沒什麼軍事才能的諸葛瑾帶領的吳國軍隊,斬首千餘。司馬懿的隱忍、權變讓他得到了他想要的政治回報。大全獨攬之後的司馬家族不管是早就有反叛之心還是隨著欲望膨脹滋生的篡魏念頭,總之就是在遇到曹爽這樣的空擋時便把握住機會成為了最後的大贏家。(曹魏內部長期的政治矛盾是關鍵)

曹丕與司馬懿

由於多個史料材料都有美化司馬懿的痕跡,所以沒有像之前一樣對人物的事件展開分析,更多的是從他後來的行為與結果來論述,按理說能收到曹家三代人的重用應該說忠貞度在他們當時認為是沒問題的,可是結果卻不是忠臣而是奸臣,至於司馬懿的初心是忠是奸,大概後世已經不可能知道了吧!

推薦人是魏種,司馬懿拒絕了。這就體現出了司馬懿作為優秀政治家的眼光,首先當時袁曹局勢不明,司馬懿完全還可以繼續隱忍的情況下不必冒這風險(政治上站錯隊伍可是很慘的),還有這個推薦人魏種是河內郡太守更是兗州人,在曹操智囊團派系中兗州人的代表是程昱,這個派系完全不如荀彧的潁川人派系。所以司馬懿繼續待價而沽。

影視形象

於是隔了七年,終於等到了出山的時機。荀彧推薦了司馬懿,這才是他應該站的隊伍嘛。後來荀彧跟司馬懿互相欣賞交情也很不錯,產生了兩種不同的猜測,一者認為司馬懿是絕對的忠臣,他和荀彧一樣是堅持匡扶漢室的,所以後面反曹也是因為曹操違背了初心;一者認為司馬懿一開始就是腹黑學,所謂“漢運方微, 不欲屈節曹氏”完全就是歷史對他的美化。

八年之後曹操就死了,作為曹丕的親信司馬懿自然扶搖直上了(據說司馬家族也派了司馬孚在曹植身上壓包),反正是從書童身份徹底翻身了,先為尚書,又轉督軍、禦史中丞,封了安國鄉侯。然後是尚書右僕射、最後改封向鄉侯,轉撫軍、假節,領兵五千,加給事中、錄尚書事。曹丕病逝後,又做了輔政大臣。(另外兩個是宗室代表曹真和潁川代表陳群)順便打贏了本就沒什麼軍事才能的諸葛瑾帶領的吳國軍隊,斬首千餘。司馬懿的隱忍、權變讓他得到了他想要的政治回報。大全獨攬之後的司馬家族不管是早就有反叛之心還是隨著欲望膨脹滋生的篡魏念頭,總之就是在遇到曹爽這樣的空擋時便把握住機會成為了最後的大贏家。(曹魏內部長期的政治矛盾是關鍵)

曹丕與司馬懿

由於多個史料材料都有美化司馬懿的痕跡,所以沒有像之前一樣對人物的事件展開分析,更多的是從他後來的行為與結果來論述,按理說能收到曹家三代人的重用應該說忠貞度在他們當時認為是沒問題的,可是結果卻不是忠臣而是奸臣,至於司馬懿的初心是忠是奸,大概後世已經不可能知道了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