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明朝寫“門”字不能帶勾,朱元璋為此還殺過人,皆因一句流言

去過北京故宮旅遊的朋友, 相信去看過太和門、乾清門、神武門、東華門、西華門等地方看過吧, 不知大家有沒有注意到, 這些門的牌匾上所書的“門”字, 最後一筆都是不帶勾的, 就是直直的豎下來而已, 為什麼會這樣呢?

牌匾上的“門”字不帶勾, 還得從明朝時期說起, 明朝的著名書畫家馬愈在《馬氏日記》中寫到:“宋都臨安玉牒殿災, 延及殿門, 宰臣以門字有腳鉤帶火筆, 故招火災。 遂撤額投火中乃熄。 後書門額者, 多不鉤腳。 ”

這段話的意思是宋朝臨安玉牒殿曾發生火災, 燒到大殿門頭, 宰相認為是“門”字帶了一勾, 這是火筆之意, 所以才招來火災, 所以後世寫牌匾上的“門”字時, 都不再加上勾, 形成一種習慣, 說到這裡, 朱元璋還為此殺過人。

明朝洪武年間, 朱元璋在南京定都, 修建了皇宮, 他請來當時的大書法家詹希源, 命他題寫各個宮門的匾額, 結果他寫的們個牌匾“門”字都最後一筆都加上了一勾, 朱元璋看後大怒, 便下令將他斬殺了, 可憐一代書法家詹希源, 到死都不知自己錯在哪裡。

後來朱棣搶了朱允炆的江山稱帝, 遷都北京城, 開始修建故宮, 當時朱棣也沿襲了父親的做法, 題寫宮門牌匾時, “門”字最後一筆不帶勾,

主要就是防止火災, 這樣的流言一直傳下來, 後來滿清入關後也是如此。

清朝最先幾任皇帝, 包括順治、康熙、雍正等, 他們也按照明朝流傳下來的說法, 寫牌匾時“門”字不用最後一勾, 以防止火災, 到了乾隆時代, 乾隆皇帝本身比較特立獨行,

他偏偏不信這個邪門, 於是乾隆之後, 故宮所寫的宮門牌匾上“門”字都有了最後一勾。

乾隆本身愛好書法, 撰寫宮門牌匾這些事, 很多都是他親自御筆撰寫, 比如履順門、昌祺門、錫慶門、皇極門等等, 這些牌匾的“門”字, 乾隆都給加上了最後一勾, 後來也沒有任何地方發生火災啊, 看來這是古人迷信的流言而已。

正因如此, 現在故宮有些宮門牌匾的“門”字無勾, 有些“門”字有勾, 其實有沒有發生火災在於認為的防患, 而不再牌匾上那一勾。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