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周恩來的六伯父周嵩堯

周嵩堯字峋芝, 號薰士。 清同治年間生於淮安城裡的駙馬巷, 是周恩來二伯祖父周駿昂的第三子, 在周家同輩兄弟中大排行六,

所以周恩來一直親切地喊他六伯父。 1897年, 周嵩堯25歲時考中了光緒丁酉科的第35名舉人。

中舉後的周嵩堯並沒有一步登天, 是靠其二舅父鄭仁壽的舉薦, 才到漕運總督衙門做文案。 1908年, 周嵩堯在其舅父鄭仁壽告老還鄉後才升為“漕督”總文案。 後來, 漕運總督部院被清政府裁撤, 改設江淮巡撫暨江北提督府。 江北提督是袁世凱的親信王士珍, 王士珍十分器重周嵩堯, 極力保薦他, 終於使他被委任為郵傳部侍郎掌路政司。 周嵩堯上任後政績斐然, 《新語林》記載道:“周峋芝以部郎入浙, 查辦淞滬杭甬路橋工, 秉公無私。 ”這段記載對周嵩堯給予了很高的評價。 民國初年, 周嵩堯還曾獲得國民政府表彰的二等文虎勳章和二等嘉禾勳章。

1915年, 周嵩堯因不同意袁世凱稱帝遭袁冷落而卸職返回淮安。 1929年, 周嵩堯攜全家移居揚州。 遷揚不久, 周嵩堯就因其聲望參加了當時由淩鴻壽主持的“冶春後社”。 1937年的七七事變後不久, 揚州陷落, 由於他的才幹和聲望, 日偽方面多次請其出山, 要他為“大東亞共榮”和中日“親善”效力。 周嵩堯始終不為所動, 堅持隱居, 最緊張時不得不舉家避居鄉間, 以躲開日偽的糾纏。 1946年當他得悉七侄周恩來率中共和談代表團抵南京時, 頓時喜出望外, 立即變賣一些家常物件, 湊足路費趕往南京梅園新村中共代表團辦事處與周恩來晤談。

周嵩堯在半生賦閑生活中還收藏了大量古玩器、古玉器、古字畫、古錢幣等。 新中國成立之初, 抗美援朝戰爭爆發,

周嵩堯把自己收藏幾十年、已傳世200餘載的清初王雲畫的一本山水畫冊通過中央文史研究館捐獻給國家, 以期變賣後買飛機、大炮等武器, 後來因為當時還沒有文物商店, 無法出售。 此舉雖未獲成功, 但卻表現了周嵩堯的一腔愛國情懷。 1953年9月他病危後將自己收藏觀賞一生的20多件精品遺贈給侄兒周恩來, 周恩來臨終前又遺言全部交給國家。

“山河百戰歸民主”。 1949年10月, 新中國成立了。 周恩來即致信六伯父, 邀他進京議事。 周嵩堯遂由揚州登船經鎮江乘火車趕赴京城, 在中南海西花廳與七侄周恩來相見。 周恩來一見面就高興地對他說:“這次一來, 就‘既來之, 則安之’了。 ”

周恩來常把周嵩堯請到西花廳, 向他請教清朝和民國年間政府各級機構的建制、職能、人員配備、工資安排等問題,

以便讓人民政府參照採納或廢止, 或修訂。 周嵩堯都一一耐心解釋。 他欣慰自己老有所為, 而一向謙虛謹慎的周恩來則多了一位很好的能夠就近隨時請教的“老師”。

1951年, 中央文史研究館籌備期間, 由政務院常務副秘書長齊燕銘推薦、周恩來批准, 于同年6月正式聘請周嵩堯為中央文史研究館的首批館員。 首批聘到中央文史研究館的人都是清末和民國年間德高望重的碩學名流, 如符定一、章士釗、齊白石、陳半丁等。 安排他們都有照顧性質, 所以周恩來在聘用周嵩堯這一職務前曾對他的六伯父說:“民國年間你有兩件德政, 人民不應該忘記:第一, 你在江蘇督軍李純秘書長任上平息了江浙兩省的一場軍閥戰爭,

使人民的生命財產免遭戰火塗炭;第二, 袁世凱稱帝時, 你作為他大帥府的一名秘書卻沒有跟他走, 這是政治上很有遠見的做法。 現在人民當家作主了, 應該考慮你為人民做點事。 ”

周恩來正是出於對六伯父上述兩件德政以及他有多年對文物古籍研究經驗的考慮, 才安排聘用周嵩堯為第一批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的。 根據我們目前掌握的資料來看, 這也是周恩來擔任一國總理26年間, 唯一一次直接聘用他自己的親屬, 是內舉不避親的典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