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為何不同奶粉溶解速度不同

為何不同奶粉溶解速度不同(親貝網qinbei.com配圖)

在給寶寶沖調奶粉的時候, 可能有媽媽注意到了, 不同奶粉的溶解速度有快有慢。

有人說, 溶解快的奶粉生產工藝更高級, 營養吸收效果好;也有人說溶解慢的奶粉沒有添加助溶劑, 寶寶食用更安全。 那麼, 到底是溶解快的奶粉比較好, 還是溶解慢的奶粉比較好呢?

生產工藝會影響奶粉溶解度嗎?是的!

奶粉的生產工藝分兩種:幹法工藝和濕法工藝。 幹法工藝比較簡單易懂, 就是將鮮奶打成乾粉後, 再混入各種營養元素, 最後罐裝成品。 而濕法工藝就相對複雜了, 需要鮮奶在液體狀態下與配料混合, 再經均質濃縮、噴霧乾燥等工序, 加工成粉狀。

不少資深媽咪都知道, 濕法工藝雖然成本較高, 但製作出的奶粉營養物質混合更均勻, 因此溶解度也較好。 不過, 別以為影響奶粉溶解度的差異只有這一丟丟,

事情遠沒有辣麼簡單!前方高能預警!前方高能預警!前方高能預警!

由於涉及的專業術語太多, 請允許小編用最簡(tou)潔(lan)的方式概括一下下。 根據相關文獻《配方奶粉的沖調性與顆粒密度的關係》介紹, 在使用濕法工藝的配料均質過程中, 溫度過高會引起蛋白質變性(降低奶粉溶解性);殺菌濃縮過程中, 物料濃度過高易形成硬粒粉(降低奶粉溶解性);而在噴霧乾燥過程中, 風速風量、進風排風溫度、霧化角度甚至是噴頭孔徑和噴霧壓力等等, 都會對奶粉顆粒產生各種不同影響, 進而影響奶粉溶解度。

反正一句話總結, 就是生產加工過程中幾乎任何細微變動, 都可能改變奶粉的溶解度!這奶粉真是太“嬌貴”了, 沒有金剛鑽還真攬不起這瓷器活兒。

不同配料會影響奶粉溶解度嗎?是的!

我們知道, 嬰兒配方奶粉在生產過程中通常都會加入各種配料, 會不會是這些配料影響了奶粉的溶解度呢?之前有傳言說, 奶粉溶得快是因為加了即溶劑, 這話兒到底有沒有道理?嘿嘿, 別的先不說, 小編還真逮著了一“只”難溶的配料。

小編發現, 在乳品專業博士@少個螺絲 撰寫的《這樣宣傳愛他美奶粉真的好嗎》的文章中, 他曾不經意透露說:“澱粉恰好就是容易導致即溶性差的原料之一。 如果相應的生產工藝不夠好的話, 添加了澱粉的配方奶粉的確溶解性會更差……如果按照溶解性排列的話, 乳糖最好, 麥芽糊精次之, 最差的是澱粉。 ”

不僅如此, 他還說道:“麥芽糊精只是比澱粉要好溶,

其本身並不是所謂的‘即溶劑’。 嬰兒配方奶粉中是沒有即溶劑的, 它的即溶性, 是通過生產工藝來實現的。 ”換言之, 嬰幼兒配方奶粉中不存在即溶劑, 但不同配料溶解性確實有差異, 最終也就導致配方奶粉的溶解度各有不同啦。

原料品質、沖調方式都有可能影響溶解度!

除了上述兩個主要原因之外, 小編還看過一種說法, 說原料奶不好, 生產出的奶粉蛋白質易變性, 溶解性自然就不好。 這個說法剛好在《配方奶粉的沖調性與顆粒密度的關係》一文也得到了印證。 文章中明確介紹:原料乳的品質在達到國家標準的前提下, 重點是控制原料乳的酸度……其目的是控制原料乳微生物的繁殖, 提高乳蛋白的熱穩定性(降低其變性的風險)。

此外, 沖調方式也會影響奶粉的溶解度。 比如水溫過高, 會讓奶粉中的蛋白質(變性)迅速凝固結團, 影響其溶解效果;水溫過低, 又無法充分地融化奶粉。 還有的媽媽喜歡先加奶粉再加水, 殊不知這樣會使底部的奶粉無法充分與水接觸, 同樣不利於奶粉溶解。

溶解速度不能與奶粉品質劃等號

看了那麼多, 相信媽媽們也明白了, 能影響奶粉溶解速度的因素非常多, 單憑溶解速度來判斷奶粉的單一指標好或不好, 實在有點不靠譜呐。 另一方面, 其實溶解速度快或者慢, 都只不過是感官上的體驗, 並不會影響裡面的營養成分構成呢。

只要原料品質、營養成分及配比等符合國家標準, 能夠滿足寶寶生長發育所需, 那就是好奶粉哦!

(原標題:為何奶粉溶解速度不同?)

那就是好奶粉哦!

(原標題:為何奶粉溶解速度不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