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數碼>正文

遭遇華米OV們集體圍剿,iPhone的衰落或從中國開始專欄

文/maomaobear

日前, 蘋果發佈了最新的財報。 總體上看, 蘋果的財報還不錯。 總營收為 529億美元, 淨利潤為110億美元, 淨利潤增長4.9%。 其中服務收入達70億美元,

比去年同期增長18%, 成為僅次於iPhone銷售的第二大收入來源。

但是, 在還算光鮮的財報下, 大中華區業績就不那麼樂觀了。 iPhone的大中華區雖然保住了第三大市場的位次, 但營收同比下降14%至107.3億美元。 事實上, 大中華區的業績下滑貫穿了整個2016年。 此次已是蘋果大中華區營收連續5個季度下滑。

因為被大中華區拖累, 蘋果整個2016年的業績都不太好。 而就在2015年, 大中華區的高速增長還是蘋果營收增長的主要動力。

大中華區不行了, iPhone未來會有危機嗎?

一、iPhone的中國興衰記

雖然iPhone是2007年發佈的, 但是iPhone真正進入中國是2010年以後的事情。

在iPhone3GS以前, iPhone在中國都是小眾玩物。 在前兩代的時候, 要安裝個中文輸入法都不是容易的事情。 iPhone的銷量更是可以忽略不計。

這種情況一直到iPhone4發佈, 中國運營商開始直接發售。 iPhone才在中國火起來。

iPhone4的火爆是幾個因素綜合的結果。

從產品自身看, 蘋果的幾代產品之中, iPhone4是非常出色的一代。 當時的iPhone4採用不銹鋼邊框, 雙面玻璃設計, 做工精緻, 在市場中鶴立雞群。

而在硬體設定上, 螢幕、CPU、攝像頭都達到一定高度, 帶來不錯的用戶體驗。 特別是攝像頭追上競爭對手之後, iPhone已經沒有明顯短板。

從時機上, 應該說iPhone4恰逢其時, 一方面是中國3G開始上馬, 高速移動互聯網帶來很多機會, 網路內容流覽有剛需, 手機必須換, iPhone趕上了第一輪換機潮流。 第一輪換機潮流有很多受益者, 小米承接了低端換機的需求, 而iPhone承接了高端換機的需求, 這是iPhone在中國的第一個高潮。

由於iPhone4定價比較高,

而2010年前後國人的收入還不那麼高, 汽車也沒有那麼普及, 手機一定程度上成了身價的證明。 於是就有了賣腎買iPhone的段子。

而這種身份標籤的作用進一步帶動了iPhone的銷售。 隨後的iPhone4S、iPhone5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到了iPhone6時代, 雖然智慧手機第一輪普及過去了, 但是第二輪換機來到了, 而蘋果首次推出大螢幕iPhone, 解決一個困擾人們很久的體驗問題。

所以, iPhone6相對於iPhone5S的增長是破記錄的。 2014年四季度, 蘋果業績同比增加30%, 創造了記錄, 這就是大螢幕的成果。

而在此之後, iPhone就難以開發新的賣點了。 在大螢幕的iPhone6普及完畢之後, iPhone6S和iPhone7都表現平平。 在中國區出現了連續的下降。 蘋果進入衰退。

二、為何iPhone難以再火起來

在iPhone推出的時候, 其護城河有幾個。 一是高配置的硬體,

二是獨家的IOS系統, 三是基於IOS的生態。

這些東西保障了iPhone的體驗高過競爭對手。 而到了2015年以後, 隨著軟硬體技術的進步, iPhone的護城河變得越來越淺。

在硬體設定上, 蘋果除了CPU已經沒有什麼獨特的東西。 過去蘋果的螢幕是最好的, 在10年前, 3.5寸相對於主流的2.4寸QVGA已經算巨屏。 5年前, 蘋果的攝像頭效果是手機中最好的, 測試解析度達到2000線對。

而到了2015年以後, 即使一部千元機, 螢幕和攝像頭也不錯了。 日常使用完全夠用。

蘋果的CPU一直是最快的, 但是隨著硬體的發展, CPU性能開始過剩, 使用者越來越難以體驗到iPhone的速度有什麼優勢。 一些手機廠商在記憶體, 軟體上優化, APP的開啟速度甚至要快於最新的iPhone。

而隨著安卓和協力廠商APP的成熟,

已經沒有什麼東西是安卓不能做的了, 體驗上安卓也不差, 在開放性易用性上甚至還有優勢。

iPhone的產品優勢弱化了。

而在消費上面, 隨著中國人收入每年以10%以上的速度提升, 手機不再是身份標籤, 汽車的標籤作用更大。 iPhone身份標籤的作用弱化, 人們更趨向於實用性。

這個時候, OPPO, vivo和華為崛起, OPPO, vivo和華為的產品總體也許不如iPhone, 但是在針對目標使用者的優化上是高於iPhone的。 把握使用者心理, 做使用者喜歡的產品, 打使用者喜歡的廣告, 鋪設用戶隨時能看到的管道。

上個季度, OV都有20%以上的同比增長, 而蘋果是14%的下跌。

雖然蘋果也學OPPO, 推出紅色版本, 主打女性市場, 但是這個趨勢已經很難扭轉。

三、iPhone或面臨更大危機

中國市場是全球競爭最激烈的市場, 這個市場的贏家如果有國際化的機會,那麼它很可能勝者通吃。

事實上,小米在印度、OV在東南亞發展的都相當不錯,只是它們還沒有進軍歐美市場。華為則在全球都有佈局。

iPhone在中國競爭不過中國廠商,一旦中國廠商在全球鋪開,那麼iPhone在全球的情況也不樂觀。

當年MAC在PC之前也是紅極一時的。而隨著PC廠商的大量崛起,MAC步步後退,最終退到專業市場才站住腳,後來靠使用Intel處理器,相容Windows才扭轉頹勢。

iPhone未來也許也會有麻煩,現在iPhone佔據全球高端市場,在中國退潮。而未來iPhone很可能在全球被中國廠商排擠。

iPhone未來或面臨更大危機,蘋果的iPhone時代也許快要落幕了。未來只有新的增長點才能讓蘋果繼續高速增長,譬如無人駕駛汽車。

這個市場的贏家如果有國際化的機會,那麼它很可能勝者通吃。

事實上,小米在印度、OV在東南亞發展的都相當不錯,只是它們還沒有進軍歐美市場。華為則在全球都有佈局。

iPhone在中國競爭不過中國廠商,一旦中國廠商在全球鋪開,那麼iPhone在全球的情況也不樂觀。

當年MAC在PC之前也是紅極一時的。而隨著PC廠商的大量崛起,MAC步步後退,最終退到專業市場才站住腳,後來靠使用Intel處理器,相容Windows才扭轉頹勢。

iPhone未來也許也會有麻煩,現在iPhone佔據全球高端市場,在中國退潮。而未來iPhone很可能在全球被中國廠商排擠。

iPhone未來或面臨更大危機,蘋果的iPhone時代也許快要落幕了。未來只有新的增長點才能讓蘋果繼續高速增長,譬如無人駕駛汽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