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胡適在大連講《新文化運動》

新文化運動也影響了大連。 解放前, 大連遭受日本愚民奴化, 很多人不曉得中華民國, 有的人甚至說自己是大清國人。 為此, 傅立魚、陳德麟於1920年發起成立大連中華青年會。 1920年7月1日, 大連中華青年會在大連商業學校(今中山區中心小學)成立。 青年會創建一周年時, 出版《中華青年會報》, 傅立魚在會報上發表《新青年之新道德》一文, 提出新道德就是愛國之道德, 以此來喚醒民族意識。 因為觸動了殖民者的敏感神經, 青年會會刊申請遲遲得不到批准, 直到1923年初, 才允許傅立魚以個人名義出版刊物。 傅立魚回應新文化運動,

將刊物定名為《新文化》(後改《青年翼》)。 孫中山先生還為《新文化》親筆題詞:“宣傳文化。 ”之後, 孫中山、李大釗、惲代英、馬寅初、陶行知、葉聖陶等名流先後在《新文化》發表文章。 《胡適日記》記載, 1924年7月, 胡適也應邀來演講《新文化運動》。

據《大連中華青年會史料》記載,

1924年7月25日, 胡適在大連中華青年會 演講《新文化運動》。 演講前, 胡適曾為演講內容與傅立魚仔細商議了一番。 傅立魚開列了許多題目讓胡適選擇, 他選了《新文化運動》。

胡適非常客套, 他說, 來大連早有想法, 一是要流覽大連的風景, 二是要考察大連的民風民情。

胡適又說, 雖然大家都關心黎元洪代理總統、張勳復辟、曹錕賄選總統等雜七亂八趣聞軼事, 但都不及“新文化運動”的影響, 所以我選了這個題目。 新文化運動不是根本上推翻中國固有文化, 而是重新估價。 他還言道, 當下的中國文化不改革, 毋寧死。

胡適認為新文化在精神不在形式。 最後, 他說, 近來新有自日本歸來之女學生發起放足運動, 實在是最好的舉動。 希望明年再到大連, 見不著纏足的小女子, 那是再好未有的了。 吾們遇事, 總要不畏難才好。 最後吾們要互相警戒的、互相勉勵的一個字, 就是“幹”。

五百多名聽眾受其鼓舞, 一起鼓掌。 胡適這次的演講在無形中推動了大連的新文化運動。

7月28日, 傅立魚帶領大連中外名流四十余人在華麗的大和旅館宴請胡適。 雖是盛夏, 槐蔭林下仍是一片煞涼, 人們品享著美食, 消受著清爽, 推杯換盞之間盡是逍遙, 酒不醉人人自醉。 7月30日下午四點, 胡適再一次來到灰磚青瓦的大連中華青年會館演講《新文化運動》。 青年會第一大教室裡座無虛席, 大約有500多人靜靜等待。

今黃河路“金浪華洗浴”位置就是青年會故址, 2006年拆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