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尚>正文

史上最全夏季防曬黑秘笈

一、遮陽傘

防曬效果:★★★★☆

便捷指數:☆☆☆☆☆

皮膚傷害:☆☆☆☆☆

是否致敏:否

缺點:很難遮住全身

遮陽傘的傘布織數比較高, “織”得比較緊密, 能透過傘的光已經很少了,

如果傘內面還有塗層, 就能牢牢地將陽光擋住。

但傘的面積終究是有限的, 調皮的陽光不止能從上面照下來, 商場外的玻璃、水泥地面等等, 也會把陽光反射到身上。 為了保險, 遮陽傘和防曬霜配合用。

遮陽傘有沒有用, 主要看這2點!

有黑色或銀色塗層

塗層才是隔絕陽光的法寶, 那種顏值高的“鏤空、蕾絲”陽傘只有裝飾作用, 它們的遮陽效果, 可能還不如一件長袖兒呢。

UPF值大於30

正規的遮陽傘標識牌上會標明UPF值(紫外線防護係數, 一般是0~50)數值越高防曬效果越好。 UPF30的傘, 可以濾過95%的紫外線, 而UPF40的傘, 可以濾過98%的紫外線, 平常用UPF30的陽傘就足夠了。

二、防曬衣

防曬效果:★★★☆☆

便捷指數:★☆☆☆☆

皮膚傷害:☆☆☆☆☆

是否致敏:否

缺點:正規產品少

理論上說, 防曬衣和遮陽傘的原理是一樣的, 就是靠衣服上的“二氧化鈦”塗層, 來阻擋和吸收紫外線, 而且似乎遮擋的更徹底。 但市面上很多產品為了追求“透氣”, 做得可謂薄如蟬翼, 防曬效果就不得而知了。

正規防曬衣長這樣

看標識!正規的防曬衣一定會寫明UPF值和《紡織品防紫外線性能的評定》這一標準的編號, (GB/T 18830-2009), 當防曬衣的UPF大於40, 才能被叫做“防紫外線產品”。

洗防曬衣, 得注意這2點!

手洗

手洗, 不要機洗, 也不要長時間浸泡或者用力揉搓。

別洗太多次

穿了、洗了很多次的防曬衣, 塗層可能已經受損了, 防護性能有所降低, 請及時更換。

三、防曬霜

防曬效果:★★★☆☆

便捷指數:★★★★☆

皮膚傷害:★★☆☆☆

是否致敏:可能致敏

防曬霜, 根據原理分為“物理防曬霜”、“化學防曬霜”兩種。

物理防曬霜

物理防曬霜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二氧化鈦”、“氧化鋅”等物質,把它們塗在臉上,就像戴了一層面具,能阻擋、反射陽光。這種防曬霜不會被皮膚吸收,一般不會引起過敏。

化學防曬霜

化學防曬霜能作用在皮膚表面,把紫外線“吃”掉,但是會對皮膚有一定的刺激性。不建議敏感皮膚和嬰幼兒使用這類防曬霜。

買防曬,光看SPF值就夠了?

除了看SPF,還得看PA

能透過大氣層到達皮膚表面的紫外線有兩種:UVA和UVB。

UVA:能穿透真皮層,讓皮膚中的膠原蛋白、脂質受損,是我們被曬黑、出現色斑的主要原因;

UVB:能讓我們皮膚發紅、脫皮,是導致曬傷的兇手。

市面上的防曬霜包裝上標注的“SPF”,指是對抗UVB的能力,而“PA”指的是對抗UVA的能力(PA後面的“+”越多,說明這種防曬霜防止曬黑的能力越強)。

結論:同時標注了SPF和PA的防曬霜,才能讓你既不被曬黑、又不被曬傷。

SPF值越高,防曬效果越好?

不,這裡的數字只代表防曬時間…

防曬霜上的“SPF20+”、“SPF30”,指的其實是防曬霜對皮膚的保護時間(阻擋UVB的時間)。SPF的數值越高,說明防曬霜能保護皮膚的時間越長。

舉個例子

黃種人的皮膚,被太陽照15min就會被曬到微紅,但如果塗了SPF20的防曬霜,在太陽下曬300min才會被曬紅。

但SPF越高,防曬霜裡面的紫外線吸收劑、散射劑就越多,這些東西對皮膚的刺激性都很大,容易引起皮膚過敏。而且防曬霜很容易被蹭掉、被汗水沖掉,站在大太陽底下,還沒到防曬霜的“下班時間”,它就已經消失在皮膚表面了……

所以,平常選擇SPF15的防曬霜,戶外活動多時,SPF30的防曬霜也足夠了,一味追求高SPF,反而會加重皮膚的負擔。

防曬霜質地越厚,效果越好?

霜狀、乳液狀的防曬霜,只是製造工藝、配方不同,和防曬效果沒有多大關係。記住一句話,不管啥質地的,防曬效果都由SPF、PA共同判斷。

用了防曬霜,一定得卸妝?

防曬霜是否需要卸妝,一般包裝上會注明,像是比較輕薄的“化學防曬”,直接用洗面乳洗掉就可以了。而物理防曬、防水防曬霜很容易殘留在皮膚表面,最好還是卸掉吧。

四、防曬噴霧

防曬效果:★★☆☆☆

便捷指數:★★★★★

皮膚傷害:★★☆☆☆

是否致敏:可能致敏

缺點:噴不對,等於沒噴!

最近《花兒與少年》裡古力娜紮瘋狂噴防曬噴霧上了熱搜,著實讓防曬噴霧火了一把,防曬噴霧也屬於化學防曬霜,只是和普通化學防曬霜形態不一樣而已。它也能在皮膚表面形成一層膜,吸收紫外線。

為啥我用防曬噴霧還是變黑了?

那是因為你沒用夠量。用防曬噴霧,不是把皮膚噴濕就可以了,而是要反復的噴,直到皮膚上的液體能流動下來為止,然後再把這些液體按摩均勻,才讓它形成一個保護層。

防曬噴霧,能用在臉上嗎?

容易過敏的人最好不要往臉上呲,而且噴霧很容易進入眼睛、口鼻,為了保護這些脆弱的粘膜,塗抹防曬霜還是保險點。

防曬霜使用小貼士

化學防曬在出門前20min塗抹

化學防曬霜需要一定的時間才能被吸收,最好在出門前10~20分鐘塗抹,這樣才能起到防曬的作用。而物理防曬就不用提前了,隨時抹隨時能成膜。

用量不要吝嗇

每平方釐米皮膚起碼要塗抹2mg防曬霜(抹臉,每次一塊錢硬幣大小就夠啦),才能達到應該有的防曬效果;防曬噴霧,要噴到皮膚上的液體能流動下來為止。

及時補塗

即使是防水的防曬霜,在出汗的情況下也很容易脫落。如果長時間活動,每隔2個小時左右就得補擦一次。

物理防曬霜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二氧化鈦”、“氧化鋅”等物質,把它們塗在臉上,就像戴了一層面具,能阻擋、反射陽光。這種防曬霜不會被皮膚吸收,一般不會引起過敏。

化學防曬霜

化學防曬霜能作用在皮膚表面,把紫外線“吃”掉,但是會對皮膚有一定的刺激性。不建議敏感皮膚和嬰幼兒使用這類防曬霜。

買防曬,光看SPF值就夠了?

除了看SPF,還得看PA

能透過大氣層到達皮膚表面的紫外線有兩種:UVA和UVB。

UVA:能穿透真皮層,讓皮膚中的膠原蛋白、脂質受損,是我們被曬黑、出現色斑的主要原因;

UVB:能讓我們皮膚發紅、脫皮,是導致曬傷的兇手。

市面上的防曬霜包裝上標注的“SPF”,指是對抗UVB的能力,而“PA”指的是對抗UVA的能力(PA後面的“+”越多,說明這種防曬霜防止曬黑的能力越強)。

結論:同時標注了SPF和PA的防曬霜,才能讓你既不被曬黑、又不被曬傷。

SPF值越高,防曬效果越好?

不,這裡的數字只代表防曬時間…

防曬霜上的“SPF20+”、“SPF30”,指的其實是防曬霜對皮膚的保護時間(阻擋UVB的時間)。SPF的數值越高,說明防曬霜能保護皮膚的時間越長。

舉個例子

黃種人的皮膚,被太陽照15min就會被曬到微紅,但如果塗了SPF20的防曬霜,在太陽下曬300min才會被曬紅。

但SPF越高,防曬霜裡面的紫外線吸收劑、散射劑就越多,這些東西對皮膚的刺激性都很大,容易引起皮膚過敏。而且防曬霜很容易被蹭掉、被汗水沖掉,站在大太陽底下,還沒到防曬霜的“下班時間”,它就已經消失在皮膚表面了……

所以,平常選擇SPF15的防曬霜,戶外活動多時,SPF30的防曬霜也足夠了,一味追求高SPF,反而會加重皮膚的負擔。

防曬霜質地越厚,效果越好?

霜狀、乳液狀的防曬霜,只是製造工藝、配方不同,和防曬效果沒有多大關係。記住一句話,不管啥質地的,防曬效果都由SPF、PA共同判斷。

用了防曬霜,一定得卸妝?

防曬霜是否需要卸妝,一般包裝上會注明,像是比較輕薄的“化學防曬”,直接用洗面乳洗掉就可以了。而物理防曬、防水防曬霜很容易殘留在皮膚表面,最好還是卸掉吧。

四、防曬噴霧

防曬效果:★★☆☆☆

便捷指數:★★★★★

皮膚傷害:★★☆☆☆

是否致敏:可能致敏

缺點:噴不對,等於沒噴!

最近《花兒與少年》裡古力娜紮瘋狂噴防曬噴霧上了熱搜,著實讓防曬噴霧火了一把,防曬噴霧也屬於化學防曬霜,只是和普通化學防曬霜形態不一樣而已。它也能在皮膚表面形成一層膜,吸收紫外線。

為啥我用防曬噴霧還是變黑了?

那是因為你沒用夠量。用防曬噴霧,不是把皮膚噴濕就可以了,而是要反復的噴,直到皮膚上的液體能流動下來為止,然後再把這些液體按摩均勻,才讓它形成一個保護層。

防曬噴霧,能用在臉上嗎?

容易過敏的人最好不要往臉上呲,而且噴霧很容易進入眼睛、口鼻,為了保護這些脆弱的粘膜,塗抹防曬霜還是保險點。

防曬霜使用小貼士

化學防曬在出門前20min塗抹

化學防曬霜需要一定的時間才能被吸收,最好在出門前10~20分鐘塗抹,這樣才能起到防曬的作用。而物理防曬就不用提前了,隨時抹隨時能成膜。

用量不要吝嗇

每平方釐米皮膚起碼要塗抹2mg防曬霜(抹臉,每次一塊錢硬幣大小就夠啦),才能達到應該有的防曬效果;防曬噴霧,要噴到皮膚上的液體能流動下來為止。

及時補塗

即使是防水的防曬霜,在出汗的情況下也很容易脫落。如果長時間活動,每隔2個小時左右就得補擦一次。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