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新生兒出現黃疸竟用火燒,還要被封建迷信愚昧多久

近期看到一個新聞

寶寶患黃疸, 家人火燒為其“驅邪”

事件的小主人公豪豪

出生後的第三天開始全身發黃

家裡的老人說寶寶可能是撞邪了

於是就用“點燈火”的方法治療

所謂的“點燈火”

就是用點燃的燈芯草在寶寶的身上戳

戳出一個個的血點

在整個過程中, 寶寶哭得撕心裂肺

黃疸不但沒有褪去, 還造成全身多處皮膚被燙傷出現水泡

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家人才帶孩子去了醫院

豪豪家裡人的做法確實太愚昧了

黃疸是新生兒最常見的疾病之一

專家認為:黃疸一般分為生理性黃疸與病理性黃疸。 如果是生理性黃疸, 媽媽就不需要擔心, 因為是正常現象;但如果發現超過了生理性的範圍, 就必須注意是不是有其他的病變。 所以媽媽要特別注意寶寶回家後的膚色變化, 只要超出生理性黃疸的範圍就稱為病理性黃疸。

對於膚黃過早出現、逾期不退和黃疸加重者,

或者是黃疸退後復發者, 家長應特別注意並及時就醫

生理性黃疸

通常新生兒在出生兩天后

就可以用肉眼看出皮膚有點黃

在3~5天到達高峰

7~10天多半就會消失

這時黃疸指數(血清膽紅素值)

一般不超過15mg/dL就屬正常範圍

病理性黃疸

病理性黃疸的原因很多

足月兒跟早產兒的標準不盡相同

媽媽只要發現以下情況就要送醫院觀察了:

新生兒在出生24小時之內就發現黃疸

是“早發性黃疸”

黃疸指數一下子升太高

一天增加5mg/dL以上

這種情況比較常見的是溶血型黃疸

(媽媽和寶寶的血型不合)

黃疸指數升得太高, 有15mg/dL。

持續的時間太長

一般生理性黃疸持續的時間是7~10天

如果超過兩個星期就要注意了

病理性黃疸的原因有的不必中斷哺乳

如果經過種種檢驗證實

是因為喂母乳引起黃疸的話

也不必中斷母乳的哺喂

除非指數高到需要換血的地步

可暫時停止哺喂母乳兩天

等黃疸消退後再重新喂母乳

黃疸是由於體內膽紅素濃度升高而引起的

因為新生兒不需要那麼多的紅血球

紅血球被破壞的代謝產物就是膽紅素

如果膽紅素太高

即“高膽紅素症”, 會引起黃疸

一般膽紅素分為直接型與間接型

直接型的膽紅素主要是肝臟膽道的問題;

間接型的黃疸是由於紅血球破壞過多

使膽紅素太高

這可能會造成腦部核黃疸

所以都需注意

引起黃疸的原因

紅血球破壞過多

紅血球破壞過多, 這多半是間接型的高膽紅素造成, 它可以自由進出腦部, 一旦腦部發育不成熟、本身有先天疾病或早產, 就更容易造成傷害, 因為黃疸主要就怕對腦部造成傷害。 黃疸太高會造成腦部產生核黃疸, 導致腦部神經發展障礙, 甚至會死亡。 但如果膽紅素指數不高就可能沒有問題。

肝臟代謝減少

新生兒的肝臟功能還沒發育完全, 膽紅素經肝臟排泄出來, 代謝來不及也會造成黃疸。 如果寶寶因為感染造成肝臟功能有問題, 或者肝、膽道有先天性異常也會導致黃疸升高。

母乳餵養原因

許多人會認為喂母乳與黃疸有關, 其實並不儘然, 專家認為要把其他造成黃疸原因都排除, 才能說是因為母奶造成黃疸。 由於前1個星期的黃疸, 有可能是因為餵食不足所導致脫水, 這時如果指數小於20mg/dL就沒有問題, 因為至今還沒有因母乳性黃疸產生腦病變報告的文獻, 所以一般不用終止母乳餵食, 但如果超過20mg/dL, 可以暫時停止喂母乳, 用嬰兒奶粉輔助。

如果在48小時之內黃疸改善再重新餵食母乳, 膽紅素可能會稍微回升2~4 mg/dL, 對寶寶不會有影響。母乳所產生的黃疸,大約會在1~3個月內完全消失 。

對寶寶不會有影響。母乳所產生的黃疸,大約會在1~3個月內完全消失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