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文>正文

無論走多遠,都要記住回家的路

生活在今日的世界上, 心靈的寧靜不易得。 這個世界既充滿著機會, 也充滿著壓力 。 機會誘惑人去嘗試, 壓力逼迫人去奮鬥, 都使人靜不下心來。

我不主張年輕人拒絕任何機 會, 逃避一切壓力, 以閉關自守的姿態面對世界。 年輕的心靈本不該靜如止水, 波瀾不起。 世界是屬於年輕人的, 趁著年輕到廣闊的世界上去闖蕩一番, 原是人生必要的經歷。 所須防 止的只是, 把自己完全交給了機會和壓力去支配, 在世界上風風火火或渾渾噩噩, 迷失了回 家的路途。

每到一個陌生的城市, 我的習慣是隨便走走, 好奇心驅使我去探尋這裡的熱鬧的街巷和冷僻 的角落。 在這途中, 難免暫時地迷路, 但心中一定要有把握, 自信能記起回住處的路線, 否 則便會感覺不踏實。 我想, 人生也是如此。 你不妨在世界上闖蕩, 去建功創業, 去探險獵奇 , 去覓情求愛, 可是, 你一定不要忘記了回家的路。

這個家, 就是你的自我, 你自己的心靈 世界。

尋求心靈的寧靜, 前提是首先要有一個心靈。 在理論上, 人人都有一個心靈, 但事實上卻不 盡然。 有一些人, 他們永遠被外界的力量左右著, 永遠生活在喧鬧的外部世界裡, 未嘗有真 正的內心生活。

對於這樣的人, 心靈的寧靜就無從談起。 一個人惟有關注心靈, 才會因為心 靈被擾亂而不安, 才會有尋求心靈的寧靜之需要。 所以, 具有過內心生活的稟賦, 或者養成 這樣的習慣, 這是最重要的。 有此稟賦或習慣的人都知道, 其實內心生活與外部生活並非互 相排斥的, 同一個人完全可能在兩方面都十分豐富。 區別在於, 注重內心生活的人善於把外 部生活的收穫變成心靈的財富, 缺乏此種稟賦或習慣的人則往往會迷失在外部生活中, 人整 個兒是散的。 自我是一個中心點, 一個人有了堅實的自我, 他在這個世界上便有了精神的座標, 無論走多遠都能夠找到回家的路。 換一個比方, 我們不妨說, 一個有著堅實的自我的人 便仿佛有了一個精神的密友,
他無論走到哪裡都帶著這個密友, 這個密友將忠實地分享他的 一切遭遇, 傾聽他的一切心語。

如果一個人有自己的心靈追求, 又在世界上闖蕩了一番, 有了相當的人生閱歷, 那麼, 他就 會逐漸認識到自己在這個世界上的位置。

世界無限廣闊, 誘惑永無止境, 然而, 屬於每一個 人的現實可能性終究是有限的。 你不妨對一切可能性保持著開放的心態, 因為那是人生魅力 的源泉, 但同時你也要早一些在世界之海上拋下自己的錨, 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領域。 一個人 不論偉大還是平凡, 只要他順應自己的天性, 找到了自己真正喜歡做的事, 並且一心把自己 喜歡做的事做得盡善盡美, 他在這世界上就有了牢不可破的家園。 於是, 他不但會有足夠的 勇氣去承受外界的壓力, 而且會有足夠的清醒來面對形形色色的機會的誘惑。 我們當然沒有理由懷疑, 這樣的一個人必能獲得生活的充實和心靈的寧靜。

本文節選于周國平散文集《願生命從容》

本文節選于周國平散文集《願生命從容》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