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岳鐘琪:忠義之至 澤潤後人

眉山網記者 張玉

岳鐘琪擁有赫赫戰功, 一生寫滿了傳奇, 在他的前半生可謂順風順水, 用實際行動對“忠”字進行了詮釋。 岳鐘琪的“忠”是可歌可泣的,

是忠於國家, 而不是忠於某一個人, 人到中年時卻遭受了冤屈, 被雍正帝革去了所有官職, 判為“斬監侯”(死緩), 直到到乾隆年間, 才得以重新起用。 然而, 也就是在岳鐘琪被判“斬監侯”期間, 他在我市彭山區保勝鄉居住了很長一段時間, 結下了不解之緣。 本期, 就讓我們繼續穿越歷史, 一起去探秘岳鐘琪曲折的後半生以及與眉山結緣的故事。

蒙冤受屈

英雄被判“斬監侯”

岳鐘琪是歷經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武臣巨擘”, 被雍正贊為“智慧兼全”、“曠世奇才”、“國家棟樑, 不世之名將”。 他前期的仕途可謂一路順風順水, 但在那滿人當道的清朝, 岳鐘琪招致滿朝文武的嫉妒甚至仇恨, 被人伺機報復。

雍正多疑史上有名, 岳鐘琪被惡意造謠,

給岳鐘琪的仕途埋下了禍根。 “岳鐘琪要率川陝兵丁造反了!”相傳雍正五年, 有一蓬頭垢面, 衣衫爛摟的男子雙手各握一塊石頭, 在大街上一邊赤足狂奔, 一邊沿街高聲叫喊, 官府迅速抓捕了那男子, 經審訊原來是瘋子。 為了穩妥起見, 岳鐘琪急忙寫好奏疏, 希望以正視聽。 這封奏疏被雍正帝的朱批寫得密密麻麻, 表示並不會相信謠言, 岳鐘琪心裡的石頭終於落了地。

然而, 僅僅時隔一年, 岳鐘琪再次面臨同樣的謠言。 雍正六年, 靖州秀才曾靜派人致信岳鐘琪, 希望作為岳飛後裔的岳鐘琪能掉轉槍頭指向金人的後裔滿洲人, 為宋、明二朝復仇。 為了抓捕曾靜, 岳鐘琪假裝同意, 對其實行了抓捕, 事後雍正帝褒獎岳鐘琪忠心,

並由於軍事需要, 仍舊對他委以重任, 加封甯遠大將軍, 少保, 在雍正內心深處卻有隱隱的不安。

在西征葛爾丹時, 岳鐘琪被部下以“誤國”之名誣陷, 這時雍正也認為找到了能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滿族大將, 逐漸疏遠了岳鐘琪。 這節骨眼上, 策淩額駙大敗准軍, 致命地摧毀了准軍銳氣, 粉碎了葛爾丹奪據青海、外蒙的妄想, 要與清朝休戰議和。

此時, 岳鐘琪被冷落了, 軍機大臣、內閣大學士鄂爾泰乘機奏本, 極力彈劾岳鐘琪。 雍正批准了鄂爾泰的彈劾, 下諭“交部議決”。 結果削去了岳鐘琪三等公爵和太子太保封銜, 降為三等侯, 仍護大將軍印。 有著赫赫戰功的岳鐘琪, 卻被雍正帝下旨, 以誤國負恩之罪難以盡數,

對岳鐘琪革職, 交與兵部拘禁與判決, 一直等了整整兩年。

直到雍正十二年十月, 兵部的判決才下來, 判決居然是“斬決”。 雍正帝接到兵部議奏摺子, 左右權衡, 最後, 念及其當年進西藏、平青海之功, 改“斬決”為“斬監侯”, 並處罰銀七十萬兩。

乾隆年間, 乾隆帝重新起用岳鐘琪平定金川, 岳鐘琪才得以重新出山, 但清朝依然沒有改變雍正的判詞:斬監候。 乾隆十九年, 岳鐘琪溘然長逝, 享年六十八歲, 乾隆帝賜諡“襄勤”。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所研究員、清史專家周遠廉專注對岳鐘琪的研究。

史料記載, 岳鐘琪曾在彭山區居住過。

岳鐘琪父親岳升龍墓碑。

清明時節,仍有人祭祀岳鐘琪。

沉冤得雪 忠孝之鄉造福後人

岳鐘琪的忠勇愛國在幾百年後正名,2013年由中國社科院、清史專家周遠廉教授所著的《甯遠大將軍岳鐘琪》,記述了岳鐘琪是清朝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武臣巨擘”,“昭雪百命沉冤”的史實。而岳鐘琪這樣一位政績卓著、對祖國的統一、擴大、鞏固建立了不朽功勳的傑出將帥,需要一一發掘,再現歷史真相,尤其是對他為國家建立的功勳,需要加大研究、整合、挖掘、宣傳工作。

那麼,岳鐘琪與眉山究竟又有著怎樣的聯繫呢?他對眉山又有著怎樣的意義呢?原來,康熙五十一年,岳鐘琪之父岳升龍病逝,康熙賜諡“敏肅公”,封地葬于彭山區保勝鄉金崗山;岳鐘琪在被判“斬監侯”期間,曾在彭山區保勝鄉居住過一段時間,有著重要的歷史意義。

《彭山縣誌》記載:“墓在縣城西北20公里保勝鄉金崗村,岳升龍、岳睿諸墓葬於保勝鄉金崗山。岳廷樞、岳炯、嶽維城,俱於此附葬。在這兒發現的一塊墓碑上還用楷書陰刻:皇清誥授敏蕭公升龍……苗氏之墓。因此,自岳升龍起有史料記載,嶽氏家族有六代人葬于彭山區保勝鄉金崗山,村民稱之為“岳衙門”,計有土塚墓13座,可見金崗山是嶽氏家族墓地所在地之一。

而在清代範泰恒寫的《岳威信公鐘琪家傳》中曾記錄:“居久之,又嫌近城市,不乏應酬,更即鳳山祖塋之側,築室以居,自分終身矣。越十年而有大金川處蜀西南酋長(叛)。”稱岳鐘琪曾在“鳳山祖塋之側”居住了很久,眾所周知,保勝鄉有座金崗山,又稱翔鳳山,這在《彭山縣誌·疆輿篇》中也有記載:“北平山西南有金崗山,又曰翔鳳山,小泗溝在其西,山南有清岳敏蕭公升龍……諸墓。”由此可見,岳鐘琪在成都閒居的十二年前期,必會多次到彭山祭墓和居住一些日子。

滄海桑田、世事變幻,唯一不變的是岳氏後人對先輩的敬仰之心。彭山區保勝鄉村民岳鐘琪九世孫岳培興還曾保留了世代傳家寶——即乾隆“命西洋畫家給岳鐘琪所作的畫像”。此畫像是嶽培興在嶽氏宗祠被拆除時收藏的,他在1983年上繳給文物部門,目前作為二級文物收藏于省、區文物管理部門。

記者感言

可以說,岳鐘琪對於彭山、眉山、四川乃至中國都有著重要的歷史意義,然而,因為特殊的歷史原因,他的重要性並不為廣大世人所認知。在這樣的情況下,誰能先認識到岳鐘琪的歷史價值並加以打造,無疑誰就能占得先機,取得巨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結合彭山區保勝鄉的實際情況,在金崗山西邊不遠的龍門寺有大孝子李密的故居。一文一武,一忠一孝,忠、孝雙全,實為罕有,著實可以用心規劃,打造中國“忠孝”之鄉,潤澤後人。

【注:特別感謝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所研究員、清史專家周遠廉提供寶貴資料;圖片皆為資料圖片。】

岳鐘琪父親岳升龍墓碑。

清明時節,仍有人祭祀岳鐘琪。

沉冤得雪 忠孝之鄉造福後人

岳鐘琪的忠勇愛國在幾百年後正名,2013年由中國社科院、清史專家周遠廉教授所著的《甯遠大將軍岳鐘琪》,記述了岳鐘琪是清朝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武臣巨擘”,“昭雪百命沉冤”的史實。而岳鐘琪這樣一位政績卓著、對祖國的統一、擴大、鞏固建立了不朽功勳的傑出將帥,需要一一發掘,再現歷史真相,尤其是對他為國家建立的功勳,需要加大研究、整合、挖掘、宣傳工作。

那麼,岳鐘琪與眉山究竟又有著怎樣的聯繫呢?他對眉山又有著怎樣的意義呢?原來,康熙五十一年,岳鐘琪之父岳升龍病逝,康熙賜諡“敏肅公”,封地葬于彭山區保勝鄉金崗山;岳鐘琪在被判“斬監侯”期間,曾在彭山區保勝鄉居住過一段時間,有著重要的歷史意義。

《彭山縣誌》記載:“墓在縣城西北20公里保勝鄉金崗村,岳升龍、岳睿諸墓葬於保勝鄉金崗山。岳廷樞、岳炯、嶽維城,俱於此附葬。在這兒發現的一塊墓碑上還用楷書陰刻:皇清誥授敏蕭公升龍……苗氏之墓。因此,自岳升龍起有史料記載,嶽氏家族有六代人葬于彭山區保勝鄉金崗山,村民稱之為“岳衙門”,計有土塚墓13座,可見金崗山是嶽氏家族墓地所在地之一。

而在清代範泰恒寫的《岳威信公鐘琪家傳》中曾記錄:“居久之,又嫌近城市,不乏應酬,更即鳳山祖塋之側,築室以居,自分終身矣。越十年而有大金川處蜀西南酋長(叛)。”稱岳鐘琪曾在“鳳山祖塋之側”居住了很久,眾所周知,保勝鄉有座金崗山,又稱翔鳳山,這在《彭山縣誌·疆輿篇》中也有記載:“北平山西南有金崗山,又曰翔鳳山,小泗溝在其西,山南有清岳敏蕭公升龍……諸墓。”由此可見,岳鐘琪在成都閒居的十二年前期,必會多次到彭山祭墓和居住一些日子。

滄海桑田、世事變幻,唯一不變的是岳氏後人對先輩的敬仰之心。彭山區保勝鄉村民岳鐘琪九世孫岳培興還曾保留了世代傳家寶——即乾隆“命西洋畫家給岳鐘琪所作的畫像”。此畫像是嶽培興在嶽氏宗祠被拆除時收藏的,他在1983年上繳給文物部門,目前作為二級文物收藏于省、區文物管理部門。

記者感言

可以說,岳鐘琪對於彭山、眉山、四川乃至中國都有著重要的歷史意義,然而,因為特殊的歷史原因,他的重要性並不為廣大世人所認知。在這樣的情況下,誰能先認識到岳鐘琪的歷史價值並加以打造,無疑誰就能占得先機,取得巨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結合彭山區保勝鄉的實際情況,在金崗山西邊不遠的龍門寺有大孝子李密的故居。一文一武,一忠一孝,忠、孝雙全,實為罕有,著實可以用心規劃,打造中國“忠孝”之鄉,潤澤後人。

【注:特別感謝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所研究員、清史專家周遠廉提供寶貴資料;圖片皆為資料圖片。】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