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此和尚與劉伯溫齊名,卻滿手沾滿鮮血,一句話改變了朱棣命運

提及劉伯溫, 傳說中能與他齊名的當數諸葛亮了。 事無絕對, 人無完人。 僅在明朝史上, 就有這麼一個人, 才能堪比劉伯溫。 他是和尚, 卻滿手沾滿鮮血。 他對朱棣講了一句話, 改變了大明歷史。

此人就是朱棣靖難之變的首要功臣, 姚廣孝。 說來倒是挺湊巧, 明朝的歷史居然是一個和尚創造, 一個和尚改變的。 那麼, 姚廣孝是怎麼改變的大明歷史的呢?

西元1399年, 也就是建文元年。 燕王朱棣府上有個叫倪諒的護衛官向朝廷告密, 說朱棣要謀反。 一直對各藩王有所忌憚的建文帝立即下詔, 逮捕府中所有官屬。 恰巧是六月盛夏, 一場暴風驟雨到了, 把屋簷上的瓦掀在地上, 朱棣臉色大變, 覺得這是不祥之兆。

但姚廣孝卻說了這樣一句話:“祥也。 飛龍在天, 從以風雨。 瓦墮, 將易黃也。 ”通俗話來講, 這正是一種吉祥的徵兆, 只有飛龍在天上, 才能夠降下風雨。 屋瓦墜落, 表明將要變為黃色, 黃色也就是帝王的象徵。

其時, 朱允炆初登大位, 朱元璋也才去不久。 朱棣雖有一些不臣想法, 但還是有所忌憚的。 姚廣孝的這句話也堅定了朱棣起兵的決心, 於是他以討伐建文帝身邊的奸臣齊泰、黃子澄為名, 把自己的隊伍稱做為“靖難之師”,

這場戰爭打了3年多才結束。

最終, 朱棣奪了皇位, 建文帝也不知所終。 在這場政變中, 如果不是姚廣孝的這句話, 極力促動朱棣“靖難”起兵, 那麼歷史又將會是另外一個樣子。

但政變必定要流血犧牲, 同室操戈不免生靈塗炭。 其實, 在眾多人的眼裡,

朱允炆才是皇室正宗, 朱棣篡位後雖功績卓越, 依然不被認為是正統。 對於朱棣篡政的首功之臣姚廣孝, 也受到他姐姐和友人的鄙視, 以至後來衣錦還鄉時, 被其老姐堵在門外。

不過, 姚廣孝也曾極力挽救過一些建文帝身邊的臣子, 比如帝師方孝孺。

在朱棣登基當日, 姚廣孝就告誡成祖, 殺方孝孺會使“天下讀書的種子斷絕”, 方孝孺是讀書人的楷模, 雖然他是建文帝的筆桿子, 可是姚廣孝清楚的認識到殺方孝孺可能會帶來的惡果。

這是姚廣孝政治上高明的表現, 成祖也深感其用意。 於是他登基時, 特命方孝孺撰寫詔書。 那時, 天下人都相信成祖的話, 認為建文帝蹈火而亡, 燒死了。 所以方孝孺上殿的時候是披麻帶孝, 在朝廷大罵成祖是逆賊。 這就使新皇帝惱羞成怒, 朱棣發怒說:“汝不顧九族乎?”

這話對別人說絕對震懾力十足,但孝孺絲毫不慫:“便十族奈我何!”罵聲益厲。最終,朱棣就在九族之上又加一族,連他的學生朋友也因此而受牽連。這就是亙古未有的“滅十族”,總計873人全部淩遲處死!入獄及充軍流放者達數千。

在這件事上,姚廣孝雖然極力挽救,但面對觸犯天威的方孝孺,也深感無奈。不得不說,姚廣孝是大陰謀家,但是卻成就了朱棣,有人說這不科學,因為按照傳統思維,姚廣孝才是那種罪名昭著,臭名遠揚的人,怎麼能成功呢?

其實很簡單,在朱棣眼中只有兩種人:有用的人和沒用的人。而在朱允炆的眼裡也有兩種人:儒生和粗人。在這種思想下,小綿羊朱允炆如何鬥得過獅子般的朱棣呢?

這話對別人說絕對震懾力十足,但孝孺絲毫不慫:“便十族奈我何!”罵聲益厲。最終,朱棣就在九族之上又加一族,連他的學生朋友也因此而受牽連。這就是亙古未有的“滅十族”,總計873人全部淩遲處死!入獄及充軍流放者達數千。

在這件事上,姚廣孝雖然極力挽救,但面對觸犯天威的方孝孺,也深感無奈。不得不說,姚廣孝是大陰謀家,但是卻成就了朱棣,有人說這不科學,因為按照傳統思維,姚廣孝才是那種罪名昭著,臭名遠揚的人,怎麼能成功呢?

其實很簡單,在朱棣眼中只有兩種人:有用的人和沒用的人。而在朱允炆的眼裡也有兩種人:儒生和粗人。在這種思想下,小綿羊朱允炆如何鬥得過獅子般的朱棣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