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陳滿這一年:迷戀“互聯網創業”,稱親友“不懂”覺得孤獨

辦完釋放手續的陳滿, 剛走出海南美蘭監獄門口, 就處在記者包圍中。 他在眾人注目下給遠在四川綿竹的父母打了電話。

“剛才跟爸媽說了什麼?”“他們哭了是嗎?”“是不是還要創業啊?創業做什麼呢?”“票買好了嗎?馬上就準備回家了?”提問聲此起彼伏, 閃光燈不停地打在陳滿臉上。 陳滿微笑著逐一回答。

2016年2月1日, 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在海口美蘭監獄依法對陳滿故意殺人、放火再審案公開宣判, 撤銷原審裁判, 宣告陳滿無罪。 上午10時40分, 已在監獄度過23年的陳滿走出海口美蘭監獄大門。 文內圖均來自 視覺中國

1992年, 海南發生一起殺人焚屍案, 當時在海南闖蕩的陳滿, 還在摸索著創業, 卻被鎖定為兇手。 1999年4月, 陳滿二審獲判死緩。 經過多年申訴, 2016年2月1日, 浙江高院撤銷原審裁判, 宣告陳滿無罪。

蒙冤23年的陳滿被無罪釋放, 成了國內已知服刑時間最長的蒙冤者。

之後, 他獲得國家賠償275萬餘元。

陳滿的發小和高中同學王福軍覺得, 外界把陳滿當新聞人物, 讓陳滿“心裡面的自信轉化為自負了”。

“特別這幾天‘出事’以後, 我們幾個朋友一起討論他為什麼會變成這樣……”

當天, 陳滿向媒體承認通過“四川開建網路科技有限公司”投資了“維卡幣”。 次日, 那家公司便人去樓空。

公開報導顯示, 廣東等多地警方破獲的網路詐騙案, 將吸引他人投資“維卡幣”定性為涉嫌網路傳銷、詐騙犯罪。

一時, “疑似陷入傳銷”、“被忽悠”、“騙局”的字眼出現在各個關於陳滿的報導標題。 親人、朋友、律師則輪番勸說他退出投資。

陳滿開始拒絕接受媒體採訪, 對勸說他的親友說, “你們不懂。 ”

“被騙者”和“聰明人”

“哎呀氣死我了, 這個東西,

你明白這個事吧?”

在陳滿眼中, 周強屬於班裡解不出奧數題的學生。 “你就是沒有長遠的眼光, 所以不能發財”, 他對周強說。

2016年2月2日, 四川省德陽市綿竹市, 剛到社區門口的陳滿就被團團圍住。 1日, 因殺人被判入獄23年的陳滿無罪釋放。

普通人和新聞人物

剛出獄那段時間, 陳滿的主要精力放在調理身體和融入社會。 “簡單的東西都不會用, 電腦、手機不會。 社會在變化, 人的思維、生活習慣也在變, 這些東西要花大量的時間去瞭解”, 陳滿回憶說。

那時, 侄子給他買了一台新手機, 手機和充電線就在手裡, 他卻問家人手機要怎麼通電。

陳滿的大哥陳憶覺得, 在獄中度過23年後出來, 陳滿就像新生的嬰兒, 和社會有很大的隔閡。 比如, 他會在賣菜的勸說下買一大堆吃不完的菜回去;比如, 碰上做玫瑰花促銷的, 別人說幾句好話, 他就買了十斤回來, 最後全部扔掉。

但陳滿認為, 自己在獄中並非與世隔絕。 用他自己的話來說, 他堅信自己蒙冤, 終有一日會出獄, 所以一直在為創業做準備。 “在裡面也在不斷地學習,

思考出來後怎麼辦。 讀很多書, 比如企業管理方面的雜誌啊, 還有馬雲、李嘉誠、比爾蓋茨這些傳記。 ”

出獄當天, 有記者問他未來的打算。 陳滿回答, 還是想創業。 當初放棄工商局“鐵飯碗”, 去海南闖蕩, 就是為創業, “在哪裡跌倒, 就在哪裡爬起來。 ”

他常和朋友說創業, 頻繁提到馬雲和“互聯網+”。 已是註冊會計師的好友王福軍長年和企業打交道, 便和他討論馬雲的經營模式, 卻發現陳滿根本說不上來。

“他只知道互聯網賺錢, 很迷戀這些東西, 但別人具體怎麼運作, 他根本不清楚。 ”

王福軍勸他, “你父母年齡也大了, 為你的事操夠了心, 你多在家陪陪父母, 先不要想什麼創業。 你買台電腦, 先把這些東西玩會了, 然後上網多看看這個社會各方面的報導, 瞭解下這個社會。”

但直到去年10月,王福軍到陳滿家看他,發現陳滿還在用手寫板。他依然沒學會打字。

有朋友勸他出去旅遊,也有朋友勸他買房、買社保。他們的思路是,先回歸普通人的生活,過平平淡淡的日子,其他的從長計議。

然而,許多人沒有把他當普通人看待。

朋友聚會,有人向初次見陳滿的人介紹道,“這就是滿哥,中國新聞人物。”當場就有朋友覺得不對勁,“你別說他是滿哥,讓他有了光鮮感,心裡會膨脹。”

巴蜀茶館文化興盛,有開茶莊的人對陳滿說,“滿哥你到我們那,喝茶免費!”

陳滿的好友劉應奇回憶,陳滿還在申訴時,他和好友一起找過去的同學籌款,想幫助陳滿。幾個當時不願伸出援手的同學,卻在陳滿出獄後,跑來找陳滿,想拉他投資。劉應奇替陳滿攔著他們,“他們的目的是很不純的。”

一次,陳滿當著劉應奇的面接了個電話。通話結束後,陳滿告訴劉應奇,電話裡的人給陳滿打了3600元,理由是崇拜他,佩服他是新聞人物。

2016年2月2日,四川省德陽市綿竹市,陳滿給母親擦眼淚。

文藝和商業

1980年,陳滿考進綿竹工商局。在1980年代,他是一個“文藝青年”,業餘玩音響、攝影。他買了當時在綿竹最好的雙卡收錄機,那款夏普777收錄機,至今還保存在大哥陳憶家。

在陳滿的影響下,劉應奇也喜歡上音樂和攝影。“我們當時買的磁帶,都是中國圖書進出口公司的,十多元一張,我們那時候工資才50多元。”劉頗自豪地說,“當時那種磁帶只能在成都春熙路前面那個街的新華書店買得到。”

也是在上世紀80年代,“棋聖”聶衛平在舉國矚目的中日圍棋擂臺賽連勝日本頂尖棋手,掀起了“圍棋熱”。那時,陳滿買了棋盤、棋子和一套圍棋書,“他跟我們下了一段時間圍棋,連日本的棋書都買了。”劉應奇回憶。

如今,劉應奇保持了當年的愛好:聽音樂用頂級高音揚聲器,攝影用高端單反。攝影、音樂和地理雜誌,每年花幾千元來訂。陳滿出獄後,劉裝了兩箱雜誌,塞滿汽車的後備廂,開到陳滿家。劉、陳兩人分了幾次,才把書全抬上樓。

陳滿過去最愛聽交響樂,劉應奇就給他拷了兩個移動硬碟,但陳滿極少聽。

“後來我問他有沒有看我給他那些書,他說沒時間看那些東西。”那時,陳滿最常和劉應奇談起的,已經是創業和“互聯網+”。

陳滿的大哥陳憶畢業於四川美術學院,是畫家兼攝影家。二哥陳抒畢業于重慶師範大學中文系,熱愛寫詩詞。朋友勸陳滿投資茶莊,也像哥哥那樣做文化。“他根本看不起,他說馬雲那個賺幾百億。”劉應奇說。

去年春天,陳憶和劉應奇在四川大學參加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的培訓。劉應奇讓陳滿一起去上課,“免費的,包吃住,他不去,說我們這樣讀書,跟他過去坐監獄一樣,說‘我想在有限的時間做點有意義的事’。”

陳滿說的有意義的事,就是創業。

2016年8月27日,陳滿的父親因病逝世,31日,父親的骨灰下葬前,陳滿跪下,不願起來。風水師催促,他才抬起磕下的頭。

放鞭炮時,同行的家人和朋友不自覺地站遠一些,陳滿則獨自站在濃煙裡,久久保持著低頭的姿勢。

下葬那天,陳滿對劉應奇說,“給我的時間不多了,必須要創業。”

父親去世後,陳滿開始頻繁去成都。他只說去上課學習,沒和家人透露學習的內容。家人不知道陳滿上了“總裁班”,在班上認識了維卡幣推銷員“郭姐”,還成了郭姐的下線。

關心和孤獨

王福軍說,陳滿還沒出獄時,幾個朋友就已經在考慮陳滿的出路,“當時我們擔心的是他拿到國家賠償後搞個趙作海第二。”2010年,趙作海在入獄11年後無罪釋放,獲國家賠償款65萬元,後因投資失敗、誤入傳銷等等原因,花光了賠償款。

對陳滿的創業熱情,王福軍直接潑冷水。“你現在出來跟這個社會已經脫節了,別去搞什麼投資,文化程度、專業技能、知識結構都不夠。實在想投資,可以在綿竹找個好一點的商鋪嘛。”

每次朋友們勸陳滿別創業,陳滿也不生氣,只說“你們不懂”。

去年上半年,陳滿還常去王萬瓊的辦公室坐,偶爾給王送些小禮物。“這個包就是他給我買的。”王萬瓊指著辦公桌上的一個手提包說。“去年下半年後突然就不跟我聯繫了,我自己也挺忙的,也就顧不上他。”

直到去年冬天,陳滿和劉應奇在茶館聊天,才說起自己有兩項投資:一是拿了直銷證的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一是維卡幣。劉應奇下意識地翻手機,想在網頁搜索欄輸入“維卡幣”。陳滿忙說,“不准看!網上全是負面的東西,不要信。”

陳滿告訴劉應奇,自己沒投多少錢,還說在投資中賺了幾萬塊。劉應奇則說,“人家是撒窩子,騙你之前喂你一些錢。”

為了生物科技公司的項目,陳滿在老城區的一個住宅樓租了兩百多平米的房子,月租一千多。他去家居店買了一套桌子、一個大班椅、兩張床,選的是最便宜的價位。

劉應奇的妻子也成了陳滿的推銷對象。陳滿讓她投資公司的女性保養品,“入會費三千,現在入會,以後買公司的產品打六折。現在給不起錢我幫你墊。”

“不是錢的問題,我對這個東西不感興趣,也不瞭解。”劉的妻子說。

2017年春節前,陳滿要去三聖鄉參加“四川開建網路科技有限公司”的年會。陳憶不同意,兩人還吵了一架。但那時陳憶並不知道陳滿投資的具體情況。

“家裡人也不是在商道上跑,對這個東西不是很瞭解。我母親這麼大年齡了,跟她說這些東西,不是增加她心理負擔嗎,不懂就肯定擔心了對不對?”陳滿對澎湃新聞說。

王福軍是和陳滿一起在商道上跑過的朋友。1988年,海南被確定為經濟特區。那年,陳滿辦了停薪留職,和王福軍等8個人去闖海南。

“大家都年輕過。”王福軍說。他在上世紀80年代曾和陳滿一樣是文藝青年,又在“中國最後一個經濟特區”被確立時想要“趕上這最後一班車”。

只是在1992年,陳滿和朋友不同步了。經歷了23年的冤獄後,陳滿說,想要找回失去的時光。彼時,曾經一起“文藝”、一起闖蕩的朋友們不贊成他創業。如今,他們都在力勸他退出維卡幣的投資。

2月26日,陳滿的母親給王萬瓊打了電話。王勸陳滿的家人報警,陳母說,比起錢,她更擔心這個事給陳滿的心理造成傷害。

王萬瓊理解陳母的心情,“陳滿的成功對她來說不重要的,她只希望陳滿平平安安過日子。”

陳滿並非不知道親友關心他,他只是覺得親友都“不懂”,“郭姐”們懂。

“是不是覺得大家都不理解你,覺得孤獨?”

陳滿回答得沒有絲毫遲疑,“肯定,這個肯定是。”

瞭解下這個社會。”

但直到去年10月,王福軍到陳滿家看他,發現陳滿還在用手寫板。他依然沒學會打字。

有朋友勸他出去旅遊,也有朋友勸他買房、買社保。他們的思路是,先回歸普通人的生活,過平平淡淡的日子,其他的從長計議。

然而,許多人沒有把他當普通人看待。

朋友聚會,有人向初次見陳滿的人介紹道,“這就是滿哥,中國新聞人物。”當場就有朋友覺得不對勁,“你別說他是滿哥,讓他有了光鮮感,心裡會膨脹。”

巴蜀茶館文化興盛,有開茶莊的人對陳滿說,“滿哥你到我們那,喝茶免費!”

陳滿的好友劉應奇回憶,陳滿還在申訴時,他和好友一起找過去的同學籌款,想幫助陳滿。幾個當時不願伸出援手的同學,卻在陳滿出獄後,跑來找陳滿,想拉他投資。劉應奇替陳滿攔著他們,“他們的目的是很不純的。”

一次,陳滿當著劉應奇的面接了個電話。通話結束後,陳滿告訴劉應奇,電話裡的人給陳滿打了3600元,理由是崇拜他,佩服他是新聞人物。

2016年2月2日,四川省德陽市綿竹市,陳滿給母親擦眼淚。

文藝和商業

1980年,陳滿考進綿竹工商局。在1980年代,他是一個“文藝青年”,業餘玩音響、攝影。他買了當時在綿竹最好的雙卡收錄機,那款夏普777收錄機,至今還保存在大哥陳憶家。

在陳滿的影響下,劉應奇也喜歡上音樂和攝影。“我們當時買的磁帶,都是中國圖書進出口公司的,十多元一張,我們那時候工資才50多元。”劉頗自豪地說,“當時那種磁帶只能在成都春熙路前面那個街的新華書店買得到。”

也是在上世紀80年代,“棋聖”聶衛平在舉國矚目的中日圍棋擂臺賽連勝日本頂尖棋手,掀起了“圍棋熱”。那時,陳滿買了棋盤、棋子和一套圍棋書,“他跟我們下了一段時間圍棋,連日本的棋書都買了。”劉應奇回憶。

如今,劉應奇保持了當年的愛好:聽音樂用頂級高音揚聲器,攝影用高端單反。攝影、音樂和地理雜誌,每年花幾千元來訂。陳滿出獄後,劉裝了兩箱雜誌,塞滿汽車的後備廂,開到陳滿家。劉、陳兩人分了幾次,才把書全抬上樓。

陳滿過去最愛聽交響樂,劉應奇就給他拷了兩個移動硬碟,但陳滿極少聽。

“後來我問他有沒有看我給他那些書,他說沒時間看那些東西。”那時,陳滿最常和劉應奇談起的,已經是創業和“互聯網+”。

陳滿的大哥陳憶畢業於四川美術學院,是畫家兼攝影家。二哥陳抒畢業于重慶師範大學中文系,熱愛寫詩詞。朋友勸陳滿投資茶莊,也像哥哥那樣做文化。“他根本看不起,他說馬雲那個賺幾百億。”劉應奇說。

去年春天,陳憶和劉應奇在四川大學參加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的培訓。劉應奇讓陳滿一起去上課,“免費的,包吃住,他不去,說我們這樣讀書,跟他過去坐監獄一樣,說‘我想在有限的時間做點有意義的事’。”

陳滿說的有意義的事,就是創業。

2016年8月27日,陳滿的父親因病逝世,31日,父親的骨灰下葬前,陳滿跪下,不願起來。風水師催促,他才抬起磕下的頭。

放鞭炮時,同行的家人和朋友不自覺地站遠一些,陳滿則獨自站在濃煙裡,久久保持著低頭的姿勢。

下葬那天,陳滿對劉應奇說,“給我的時間不多了,必須要創業。”

父親去世後,陳滿開始頻繁去成都。他只說去上課學習,沒和家人透露學習的內容。家人不知道陳滿上了“總裁班”,在班上認識了維卡幣推銷員“郭姐”,還成了郭姐的下線。

關心和孤獨

王福軍說,陳滿還沒出獄時,幾個朋友就已經在考慮陳滿的出路,“當時我們擔心的是他拿到國家賠償後搞個趙作海第二。”2010年,趙作海在入獄11年後無罪釋放,獲國家賠償款65萬元,後因投資失敗、誤入傳銷等等原因,花光了賠償款。

對陳滿的創業熱情,王福軍直接潑冷水。“你現在出來跟這個社會已經脫節了,別去搞什麼投資,文化程度、專業技能、知識結構都不夠。實在想投資,可以在綿竹找個好一點的商鋪嘛。”

每次朋友們勸陳滿別創業,陳滿也不生氣,只說“你們不懂”。

去年上半年,陳滿還常去王萬瓊的辦公室坐,偶爾給王送些小禮物。“這個包就是他給我買的。”王萬瓊指著辦公桌上的一個手提包說。“去年下半年後突然就不跟我聯繫了,我自己也挺忙的,也就顧不上他。”

直到去年冬天,陳滿和劉應奇在茶館聊天,才說起自己有兩項投資:一是拿了直銷證的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一是維卡幣。劉應奇下意識地翻手機,想在網頁搜索欄輸入“維卡幣”。陳滿忙說,“不准看!網上全是負面的東西,不要信。”

陳滿告訴劉應奇,自己沒投多少錢,還說在投資中賺了幾萬塊。劉應奇則說,“人家是撒窩子,騙你之前喂你一些錢。”

為了生物科技公司的項目,陳滿在老城區的一個住宅樓租了兩百多平米的房子,月租一千多。他去家居店買了一套桌子、一個大班椅、兩張床,選的是最便宜的價位。

劉應奇的妻子也成了陳滿的推銷對象。陳滿讓她投資公司的女性保養品,“入會費三千,現在入會,以後買公司的產品打六折。現在給不起錢我幫你墊。”

“不是錢的問題,我對這個東西不感興趣,也不瞭解。”劉的妻子說。

2017年春節前,陳滿要去三聖鄉參加“四川開建網路科技有限公司”的年會。陳憶不同意,兩人還吵了一架。但那時陳憶並不知道陳滿投資的具體情況。

“家裡人也不是在商道上跑,對這個東西不是很瞭解。我母親這麼大年齡了,跟她說這些東西,不是增加她心理負擔嗎,不懂就肯定擔心了對不對?”陳滿對澎湃新聞說。

王福軍是和陳滿一起在商道上跑過的朋友。1988年,海南被確定為經濟特區。那年,陳滿辦了停薪留職,和王福軍等8個人去闖海南。

“大家都年輕過。”王福軍說。他在上世紀80年代曾和陳滿一樣是文藝青年,又在“中國最後一個經濟特區”被確立時想要“趕上這最後一班車”。

只是在1992年,陳滿和朋友不同步了。經歷了23年的冤獄後,陳滿說,想要找回失去的時光。彼時,曾經一起“文藝”、一起闖蕩的朋友們不贊成他創業。如今,他們都在力勸他退出維卡幣的投資。

2月26日,陳滿的母親給王萬瓊打了電話。王勸陳滿的家人報警,陳母說,比起錢,她更擔心這個事給陳滿的心理造成傷害。

王萬瓊理解陳母的心情,“陳滿的成功對她來說不重要的,她只希望陳滿平平安安過日子。”

陳滿並非不知道親友關心他,他只是覺得親友都“不懂”,“郭姐”們懂。

“是不是覺得大家都不理解你,覺得孤獨?”

陳滿回答得沒有絲毫遲疑,“肯定,這個肯定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