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上海高招志願填報改革利好:學生選擇更多,促進個性化成長

3月17日, 上海市教育考試院公佈《上海市2017年普通高校招生志願填報與投檔錄取實施辦法》。 經考生確認後的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資訊也在本次校測中首次使用。

上海大學校測採用面試方式進行。 考生需參加基礎數理能力、創新思維能力兩個環節的面試。 學校把考生的綜合素質評價資訊提供給面試專家, 其中包括考生的志願服務(公益勞動)、社會實踐情況、高中學業水準考試成績與基礎課程成績、研究性課程、學科類、科技類、文體類特長等等。 面試專家根據上海大學人才培養理念, 同時參考學生綜合素質評價資訊,

結合考生面試情況及綜合素質, 公平公正地選拔出具有培養潛力、能夠應對今後學校學習挑戰的優秀學子。

校測平穩有序, 讓更多人看到了綜合素質評價的閃亮。

在上海格致中學校長張志敏看來, 綜合素質評價的目的, 是給每一名學生設計一條與其志趣愛好相符的個性化成長路徑, “教育的評價不是要把不同的人評價成相同的人, 應該是把每個人評成不同的人。 ”

上海市民張先生的兒子今年高二, 張先生向澎湃新聞記者表示, 高考改革給考生帶來了不少“紅利”。 譬如, 高考改革後, 除了秋考, 應屆生還可以參加春考, 不再是“一考定終身”;高考外語最多可以考兩次, 可讓孩子的心理壓力有所減小;此外,

文理不分科有助於讓孩子更全面的發展;學生在選科時自主選擇的自由度也更大, 以前是六選一, 現在是六選三了。

“學校在兩年前就實施了走班制, 這樣一來, 兒子的知識就更全面了。 ”張先生表示, 由於上海已經合併一二本批次, 本科招生不再有一本和二本之分, 不僅有助於學生緩解孩子的應試壓力, 更專注於志趣特長的發展, 也有助於拓寬中學和大學的特色化發展空間。

澎湃新聞記者從上海市教育考試院獲悉, 在堅守公平底線的基礎上, 學生的綜合素質評價資訊將在高考綜合評價錄取改革試點等環節中使用, 作為多元錄取的重要參考。 破除“唯分數論”, 多把尺子量人才, 更多考生有望受益于高考改革帶來的“利好”。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