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曾國藩如果走出那一步,能否鼎定乾坤,遇水化龍呢?

太平天國的爆發是清王朝大廈崩塌的開始, 同時也是另外一部分人的強勢崛起;而曾國藩就是其中最閃亮的人物, 隨著浩浩蕩蕩的天國運動的失敗, 曾國藩的實力也達到了最頂點, 此時的曾國藩身兼兩江總督、欽差大臣、協辦大學士數職, 手握江蘇、浙江、安徽、江西四省軍權, 毫無爭議的封疆大吏中的第一人。

曾國藩

縱觀全國, 曾國藩是門生故吏遍佈天下, 手握能征善戰將士數十萬, 反觀朝廷, 當年入主中原的八旗勁旅而今已經變成一群萎靡不振, 血性全無的庸碌無為之輩, 在如此天時地利人和之下, 為什麼曾國藩沒有走出那一步, 至今也是不少人津津樂道的話題。

話說回來, 是曾國藩缺乏野心, 從而放棄了這次機會嗎?

答案很明顯不是, 想想如果沒有野心, 那他為何要努力讀書, 只求高中而光宗耀祖呢?如果沒有野心, 那他為何棄文從戎,

成為儒將呢?如果沒有野心, 那他為何多次遇險, 甚至生死一線卻都不曾放棄呢?他是有野心的, 而且絕對不小, 特別是隨著實力的上升, 野心也是與日俱增的。

太平天國

那到底是什麼羈絆住了這位蓋世梟雄般的人物呢?據史料記載:曾國荃、彭玉麟等十數名湘軍將領向曾國藩勸進,

可是曾國藩一副對聯::“倚天照海花無數, 流水高山心自知”就給擋了回去, 這很明顯是在告訴各位他根本就沒有這份心。

事實其實根本就沒有表面的那麼簡單, 此時的曾國藩的確是達到人生的頂點, 試問一個人達到曹操、趙匡胤那樣的高度的時候, 會沒有想過更進一步嗎?他不是不想, 而是有著太多的羈絆以及太多的問題阻擋在他的身前, 令他不得不慎重, 思慮再三才做出那雲淡風輕的舉措。

首先, 曾國藩是一個讀書人, 自然深受儒家思想的薰陶, 對於那種叛逆行為自然是極為反感與不削的, 骨子裡是那一套忠君愛國的想法。

慈禧太后

其次, 深受朝廷的猜忌, 早在殲滅太平天國的戰爭中, 清廷就扶植了幾股勢力對曾國藩予以掣腫, 無論是左宗棠的楚軍還是李鴻章的淮軍都是有著不錯戰鬥力的, 雖然他們都出生於湘軍, 但是作為後期能和曾國藩並駕齊驅的人物, 相信他們都會選擇清廷作為最終的依託。

再次, 國家正是處於多事之秋,

內憂外患, 外國侵略者虎視眈眈, 動輒就會再次引起國家動亂, 民不聊生, 國家危亡。

接著, 湘軍內部並不團結, 雖然曾國藩直接統治的軍隊有十幾萬, 但是諾大的湘軍卻是矛盾不少, 並非鐵板一塊, 湘軍中嫡系部隊可堪大用的人才不多, 在太平天國失敗後, 將士們已經很是疲憊且人心思定, 都想要衣錦還鄉, 士氣不可再用。

清軍圍困天京

最後,在湘軍攻破天京前後,朝廷已經組織軍隊扼守住長江上游以及堵住長江下游,又命令僧格林沁在安徽、湖北一帶重兵佈防,對曾國藩的湘軍可以說是進行了圍堵,當此之時,可以說是一場大戰隨時準備開啟,很明顯就是在防患於未然。

所以說從諸多的方面考慮,如若反叛亂則事事難料啊,不過如果當時和太平天國聯手,相信至少三足鼎立的局面還是相當大的,這樣的話鼎定乾坤,遇水化龍相信不無可能。當然這都是筆者的一家之言,如有不當,還望指正。

清軍圍困天京

最後,在湘軍攻破天京前後,朝廷已經組織軍隊扼守住長江上游以及堵住長江下游,又命令僧格林沁在安徽、湖北一帶重兵佈防,對曾國藩的湘軍可以說是進行了圍堵,當此之時,可以說是一場大戰隨時準備開啟,很明顯就是在防患於未然。

所以說從諸多的方面考慮,如若反叛亂則事事難料啊,不過如果當時和太平天國聯手,相信至少三足鼎立的局面還是相當大的,這樣的話鼎定乾坤,遇水化龍相信不無可能。當然這都是筆者的一家之言,如有不當,還望指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