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張良和商山四皓才是呂後保住兒子皇位的大恩人

劉邦十分寵愛戚夫人並且想把自己看著長大的兒子劉如意立為太子, 和朝臣討論這件事, 太子太傅叔孫通說道:你要廢嫡而立少的話, 我就死在你面前。 這太子可是國家的根本, 你要是動了太子, 這社會、國家也會動盪不安。

劉邦趕緊說自己在開玩笑, 不要當真。

其實君臣心裡都清楚, 這並不是玩笑, 劉邦一年到頭都不見幾次呂雉, 所有的注意力和感情投放在了年輕貌美還會玩的戚夫人身上, 呂雉作為留守後方照顧家中老小的賢妻良母, 付出這麼多都得不到丈夫的肯定, 真是太冤了!

這太子之位被劉邦提出換人後, 所有大臣都強烈反對。 因為“國賴長君”, 一個年長的皇帝一般代表著有經驗, 比年紀小的皇帝更能夠穩定朝政, 不受別人控制, 保證國家的長治久安。

如果, 一個太子並且是嫡長子, 在沒有任何差錯的情況下, 因為皇帝的個人喜好, 和後妃專寵, 被先立後廢, 簡直滑天下之大稽!未免太過兒戲!當初選太子的時候不考慮戚夫人的兒子劉如意, 後來卻動了換太子的念頭, 可見這戚夫人出了不少力。

呂後經過這麼多年的成長, 也不是當初那個嫁給比自己大20多歲的男人還百依百順的小丫頭了, 她聽到這個消息首先十分驚恐, 畢竟劉邦掌握著生殺大權, 但是如果自己的兒子當不了皇帝, 代表著她這個皇后、皇太后之位也要讓賢了。

操勞這麼多年還為皇上剷除韓信、彭越這麼多事情都比不上一張年輕貌美的臉。 搶了自己的男人還要動自己的兒子,

讓她如何咽下這口氣。

於是, 呂雉就向足智多謀的張良求策, 張良也表示這件事很棘手, 說大了這是件國事, 其實說到底, 這就是件家事, 當臣子的都是外人, 不好插手。 但是, 你要是把“商山四皓”請來, 可能就有希望了。

這年逾80的四位老人“商山四皓”還真被呂後的哥哥卑辭厚禮的請來了, 在宴會上, 他們亦步亦趨恭恭敬敬的跟在年僅十五歲的太子後面, 劉邦看到這四位穿著講究鬚髮全白的老人大驚失色的問:“我請了你們這麼多年, 你們都不來, 現在為什麼跟在我兒子後面!”, 這四位老人從容的回到:“您從來就沒看得起我們這些讀書人,動輒張口就罵,我們在山裡躲著,其實就是害怕您,太子和您不一樣,是個仁義之人,我們都願意輔佐他,天下的義士都想為他效力”。劉邦聽了百感交集,說道:“既然您們出山了,就好好輔佐我的兒子吧”。商山四皓一離開,劉邦就指著四個人對戚夫人說:“這幾個人就是我多年請不來的高人,今天跟在太子身後,太子的羽翼豐滿了,太子難換了”。史料記載:百官都在的朝宴上,當場失聲痛哭。劉邦在這時,為了安撫戚夫人為她唱了一首楚歌《鴻鵠歌》,內容是:大雁一旦羽翼豐滿,就可以橫渡四海,我們雖然有弓箭但是也沒有用了。

從此以後,年過60身體每況愈下的劉邦絕口不提廢立太子之事。他不僅看到了朝中所有大臣的反對,還看到了商山四皓帶來的輿論力量,就連80多歲隱居山林一輩子的高人都願意出山輔佐太子,可見民間輿論都站在太子這邊。這不是把四個老人砍了就能解決的。如果自己強行換了太子,自己馬上就要死了,死了以後愛子劉如意能坐的穩位置嗎?呂後不可能支持戚夫人的兒子,朝臣又是一片反對,天下人也不認可,劉如意還這麼小。太子就不用廢了。

明天我們繼續講解,戚夫人在劉邦的強大支持下,為何還是沒能為兒子掙得太子之位。

這四位老人從容的回到:“您從來就沒看得起我們這些讀書人,動輒張口就罵,我們在山裡躲著,其實就是害怕您,太子和您不一樣,是個仁義之人,我們都願意輔佐他,天下的義士都想為他效力”。劉邦聽了百感交集,說道:“既然您們出山了,就好好輔佐我的兒子吧”。商山四皓一離開,劉邦就指著四個人對戚夫人說:“這幾個人就是我多年請不來的高人,今天跟在太子身後,太子的羽翼豐滿了,太子難換了”。史料記載:百官都在的朝宴上,當場失聲痛哭。劉邦在這時,為了安撫戚夫人為她唱了一首楚歌《鴻鵠歌》,內容是:大雁一旦羽翼豐滿,就可以橫渡四海,我們雖然有弓箭但是也沒有用了。

從此以後,年過60身體每況愈下的劉邦絕口不提廢立太子之事。他不僅看到了朝中所有大臣的反對,還看到了商山四皓帶來的輿論力量,就連80多歲隱居山林一輩子的高人都願意出山輔佐太子,可見民間輿論都站在太子這邊。這不是把四個老人砍了就能解決的。如果自己強行換了太子,自己馬上就要死了,死了以後愛子劉如意能坐的穩位置嗎?呂後不可能支持戚夫人的兒子,朝臣又是一片反對,天下人也不認可,劉如意還這麼小。太子就不用廢了。

明天我們繼續講解,戚夫人在劉邦的強大支持下,為何還是沒能為兒子掙得太子之位。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