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歷史揭秘:北魏遷都後為何迅速衰亡

北魏孝文帝因遷都洛陽, 大力推行漢化政策而被看作少數民族傑出的政治家和改革家, 遷都這一舉措也被看作體現了孝文帝一代帝王的雄才大略。 然而事實上, 遷都之前的北魏王朝, 自道武帝拓跋圭天興元年(三九八)以來, 一直定都于平城(山西大同), 曆六帝七世凡九十七年;而遷都洛陽之後的北魏王朝, 連孝文帝計算在內, 也只傳了三代, 政權就易手於他人了。 以後的孝莊帝、廢帝、孝靜帝等, 都走馬燈似的, 不過是權臣手中的傀儡。 永熙三年(五三二), 北魏結束, 離孝文帝遷都洛陽還不到四十年。

魏孝文帝遷都, 原想以正統的中原王朝自居, 統一南方, 建立大一統的北魏大帝國。 何曾想到兩代之後, 國勢就衰微破敗, 他那遷都以建宏圖大業的構想, 也隨之成了泡影。 那麼, 是什麼原因導致了北魏王朝的迅速衰亡, 壽終正寢?

網路配圖

孝文帝不顧國情、族情,

獨斷專行的遷都決策破壞了鮮卑族原來的利益制衡關係, 動搖了北魏的立國根基。 鮮卑自拓跋圭以來, 一直是個堅強的好戰的武裝集團, 不管它的內部有多少錯綜複雜的矛盾, 在對付漢族和其他少數民族政治軍事集團時, 總是表現出很強的向心力。 道武帝、太武帝, 掃平群雄統一北方, 主要就是依靠本民族武裝集團的軍事能量。 但遷都洛陽, 卻在鮮卑族中掀起了軒然大波, 原因就是遷都涉及了整個鮮卑民族的利益, 使他們的既得利益受到很大損失。 孝文帝也深知此舉會遭到鮮卑族的普遍反對, 不敢公然提出遷都主張, 遂玩了一個把戲, 於太和十七年率三十萬大軍南下, 聲稱南征。 當時秋雨不斷, 道路泥濘,
長途跋涉使將士勞累不堪。 至洛陽後孝文帝還要南進, 群臣跪在馬前進諫, 孝文帝趁機要脅他們說若不南征, 就得遷都, 結果是“舊人戀土, 多所不願, 內憚南征, 無敢言者, 於是定都洛陽。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