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水滸梁山的兩個軍師吳用和公孫勝關係怎麼樣

吳用和公孫勝上梁山的時間差不多, 曾一起劫取生辰綱, 此二人在梁山的地位都不一般, 分別居第三和第四。 奇怪的是, 他們倆都是水滸梁山的軍師, 有道是山不容二虎, 為什麼梁山可以容納兩個軍師呢?這還要從兩人的不同之處說起。

一是技能不同。 吳用側重于智謀, 從智取生辰綱的事件中就可以看出此人的智謀不簡單。 吳用在梁山時, 多次運籌於千里之外, 堪稱諸葛亮在世, 連他在小說中的形象都是手拿一把羽扇。 而公孫勝身為機密軍師, 主管梁山機密, 雖然也有一身武藝, 但他的技能主要還是體現在法術上面, 每當梁山好漢遇到神奇鬼怪時, 只要公孫勝出馬, 沒有搞不定的。 公孫勝的高深道行是吳用所無法具有的, 而在現代人看來更是不可思議。

二是追求不同。 吳用對功名利祿顯然比較熱心, 從上梁山前就開始為自己謀劃, 所以後來跟隨宋江招安也是情理中的事。

只可惜, 招安後的宋江作為群龍之首被毒死, 吳用也在其墓前上吊而死。 而公孫勝則比較淡泊名利, 他早已預見招安後宋江的結局會不好, 但也知道無法左右別人的想法, 只有自己早早歸隱, 雖未享受榮華富貴, 卻保全了身家性命。

吳用和公孫勝都是梁山的關鍵人物, 二人在很多方面都可以互補, 若他倆合二為一, 想必比得上孔明在世。 只不過, 性格決定了二人和追求不同, 一個熱衷權位, 另一個則如清閒自在, 所以他二人不會有根本的利益衝突, 這是二人能長期共處的前提, 也是人生結局不同的原因所在。

公孫勝武力排名第幾位

武力, 止戈為武。 泛指的是能夠制止暴力的能力,

它不同於暴力, 而是用來制止暴力的一種手段, 不論是通過言語抑或者通過動武, 但最後的目的卻是一致的。 公孫勝, 在水滸傳中的出場一直就是以一個軍師的身份出現, 懂一些奇門之術, 通過這些另類的手段來制止武力, 那麼除卻他的奇門之術, 武力究竟如何呢?到底是什麼讓他能夠在水滸眾多英雄中排名第四呢?

電視劇的拍攝會將人物更加的神秘化, 反而會將小說中的事實進行了弱化或者是扭曲。 單從小說中的介紹, 公孫勝的武力值是絕不遜色的。 在公孫勝與晁蓋的結識描述中, 便很能夠體現出這一點的, 在這一章節, 公孫勝夥同另外六個小夥伴將貪官的不義之財打劫後, 分發給了需要幫助的百姓, 此中對公孫勝的純武力描寫是這樣的:徒手便能打倒十來個莊客。 莊客這裡的定義是住在主人下的務農者, 一般身強力壯, 正值壯年。 打倒一兩個都是不足為奇的, 但公孫勝居然能夠徒手戰敗十來個, 完全可以說明他的武力值其實是很高的。

再者, 公孫勝本身是懂得法術的,

會奇門之術, 加上武力值不低。 作為道家的傳人, 他本身信奉的是無為而治, 不願意大爭而只願意輔佐。 於是他甘願退居幕後, 當宋江的軍師謀臣, 為他出謀劃策, 沒有必要也不需要用武力值去輔助宋江。

水滸傳公孫勝主要事蹟介紹

水滸傳公孫勝是著名的小說人物, 人稱”入雲龍“。 公孫勝並不是最早加入梁山的人, 但他後來居上, 憑藉常人難有的本事成為第四號人物, 在宋江手下擔任機密軍師, 為梁山立下不少汗馬功勞。

公孫勝是薊州人,家中有一老母,自幼聰明好學,雖拜在道家門下,但擁有濟世救人的胸懷。北宋末年,權相蔡京當道,他的女婿為給他祝壽搜刮財寶十萬貫,是為“生辰綱”,公孫勝和吳用等人有意劫取,趁楊志押運生辰綱路過黃泥岡之際,用迷藥將押運的人迷倒,將財物劫走,這就是水滸傳公孫勝“智取生辰綱”的故事。

後來,公孫勝和吳用等人一起加入梁山,吳用作為軍師,公孫勝是副軍師。公孫勝身懷絕技,多次運用道術為梁山軍擊退敵人,可謂屢建奇功。梁山軍進攻碭山,史進攻克不下,公孫勝用八陣圖破了樊瑞的妖術,碭山因此破。後公孫勝隨宋江接受招安,奉命伐遼,隨後再伐田虎。田虎的手下用妖術阻擋梁山軍進攻,多虧公孫勝道法高深,梁山軍這才得以滅了田虎。

水滸傳公孫勝當初上梁山是為了濟世安民,與宋江等人大碗喝酒吃肉的理想並不相同,因此以照顧母親為名離開梁山,後來宋江攻打高唐,公孫勝不得已再次出山,但卻立下“遇汴而還”的約定,梁山接受招安後不久,便又告辭返鄉,從此一心一意修煉道術,得以善終。

公孫勝是薊州人,家中有一老母,自幼聰明好學,雖拜在道家門下,但擁有濟世救人的胸懷。北宋末年,權相蔡京當道,他的女婿為給他祝壽搜刮財寶十萬貫,是為“生辰綱”,公孫勝和吳用等人有意劫取,趁楊志押運生辰綱路過黃泥岡之際,用迷藥將押運的人迷倒,將財物劫走,這就是水滸傳公孫勝“智取生辰綱”的故事。

後來,公孫勝和吳用等人一起加入梁山,吳用作為軍師,公孫勝是副軍師。公孫勝身懷絕技,多次運用道術為梁山軍擊退敵人,可謂屢建奇功。梁山軍進攻碭山,史進攻克不下,公孫勝用八陣圖破了樊瑞的妖術,碭山因此破。後公孫勝隨宋江接受招安,奉命伐遼,隨後再伐田虎。田虎的手下用妖術阻擋梁山軍進攻,多虧公孫勝道法高深,梁山軍這才得以滅了田虎。

水滸傳公孫勝當初上梁山是為了濟世安民,與宋江等人大碗喝酒吃肉的理想並不相同,因此以照顧母親為名離開梁山,後來宋江攻打高唐,公孫勝不得已再次出山,但卻立下“遇汴而還”的約定,梁山接受招安後不久,便又告辭返鄉,從此一心一意修煉道術,得以善終。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