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樊噲和李逵經常被世人相提並論,到底誰委屈了?看後就知道了


歷史上, 樊噲乃大漢開國猛將, 赫赫有名, 當年以屠狗為生, 衝鋒陷陣如同砍瓜切菜, 勇悍異常, 給人印象就是一位糙哥粗人的形象。

而《水滸傳》中, “黑旋風”李逵儘管屬於小說人物, 但名字甚至比樊噲更響亮幾分, 許多人經常兩者相提並論, 當時一樣的莽漢。

那麼, 樊噲和李逵性格真是如此相似嗎?筆者告訴你, 這是你的錯誤。

事實上, 樊噲不僅是一員猛將, 而且頗有智謀!你看看他職位, 西漢開國元勳, 大將軍, 左丞相, 著名軍事統帥, 曾後隨劉邦平定臧荼、盧綰、陳豨、韓信等, 為劉邦麾下最勇猛的戰將。 既然又是軍事統帥, 又是左丞相, 怎麼可能是有勇無謀的莽漢呢?

鴻門宴, 大家想必耳熟能詳, 大家看樊噲在鴻門宴前後一系列的表現, 就大概知道了。

話說當年劉邦率軍入咸陽後, “諸將皆爭走金帛財物之府分之”, 而劉邦見秦朝宮室、帷帳、狗馬、重寶、美女等數以千計,

“意欲留居之”。 樊噲首先挺身而出, 直言切諫, 力勸劉邦還軍霸上, 勿貪秦宮奢麗享受。 這才有了約法三章的故事, 對劉邦終於拿下天下, 起到極重要的作用。

沛公軍(於)霸上, 未得與項羽相見。 待項羽兵臨城下後, 劉邦自度勢單力薄, 乃與張良率一百多隨從赴鴻門謝罪,

樊噲隨往。 項羽在鴻門設宴, 酒酣之時, 亞父范增預謀殺害劉邦, 授意項莊拔劍在席上獻舞, 想趁機刺殺沛公。

此時席間只有劉邦和張良在坐, 於是張良至軍門見樊噲。 樊噲問“今日之事何如?”張良則答:“甚急!今者項莊拔劍舞, 其意常在沛公也。 ”樊噲則說曰:“此迫矣!臣請入, 與之同命!”

樊噲持劍盾闖入項羽營帳, 用盾撞倒拿著戟的士兵。 進入帳後“西向立, 凝視項羽, 目眥盡裂, 頭髮上指, 目眥盡裂。 ”此貌莽漢形象, 尤其拔劍切食“彘肩”, 就是生吃豬肘, 片刻就把肉吃光了。

然後, 樊噲面斥項羽道:“臣死且不辭, 豈特卮酒乎!且沛公先入定咸陽, 暴師霸上, 以待大王。 大王今日至, 聽小人之言, 與沛公有隙, 臣恐天下解, 心疑大王也。

”此話之鋒利, 不亞于士大夫也!

如果此時換成李逵, 大家腦補下他會怎麼做?

言歸正傳, 當劉邦藉故去廁所, 把樊噲召了去, 項羽派都尉陳平來叫劉邦回去繼續赴宴。 劉邦有心想跑, 則問:“現在我出來, 沒有來得及告辭, 怎麼辦?”樊噲立刻回答:“大行不顧細謹,

大禮不辭小讓。 如今人方為刀俎, 我為魚肉, 何辭為。 ”於是, 一行人不告而別, 讓張良留下致歉。

樊噲這句話可謂字字珠璣嘛, “大行不顧細謹, 大禮不辭小讓”說得大氣磅礴, “人方為刀俎, 我為魚肉”也成為傳承至今的成語。

由此可見, 他絕對不是有勇無謀的莽漢, 暫且不提軍事才能, 他遠見卓識的政治才華, 恐怕一般人無法相比的, 和只知道殺人的李逵相比, 顯然很是委屈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