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你是個有“原則”的人嗎

【財新網】(專欄作家 明宏義)3月14日(週二), 下班回家的港鐵上, 我打開添加在手機主螢幕上的網站principles.com, 打算看兩條世界上最大對沖基金創始人Ray Dalio(雷•達裡奧)的管理原則。 達裡奧的管理原則有210條之多, 最近沒事我就看看、想想。

在上一篇財新專欄文章《斯文森和達裡奧的修聖之道》中, 我剛剛才表揚過達裡奧“寫作《原則》(Principles)一書, 放在互聯網上免費和世人分享他的人生和管理智慧”。 還好, 我存過一個PDF版的電子書。 無論怎樣, 按達裡奧的財力, 我相信這不是在搞“粉絲經濟”;我也認為《原則》是本好書, 完全值得紙質出版, 值得推薦。

《原則》顧名思義是談原則的, 具體而言, 達利奧在這本書中分享了他解決人生和管理問題、達成目標的方法('my approach to getting what I want') , 他將他自己和橋水基金的巨大成功歸因於這些原則。

就我看來, 這本書講的是達利奧做人做事的“道”(approach), 他的“大學之道”。 全書邏輯結構清晰明瞭,

第一部分先定義原則、論述原則的重要性;第二部分介紹達利奧所遵循的人生原則, 本質上是一個解決人生各種難題和艱難抉擇的五步方法論;第三部分逐一闡明210條橋水基金的管理原則, 也可理解成他的210條“軍規”。

這本書中, 達利奧反復多次用居中加黑粗體字提醒讀者:你認為我說的對嗎?('Ask yourself: is it true')。 每次我問自己, 都覺得挺對的。 而且, 我以前也說過, 好的道理, 古今、中外常常相通;不通, 不足以為道。

例如, 達利奧在第二部分“人生原則”中介紹了五步人生路:樹立目標(setting goals), 定義問題(identifying and not tolerating problems) , 分析問題(diagnosing problems) , 制定方案(designing the plan) , 執行任務(doing the tasks)。 《大學》說:“知止而後有定, 定而後能靜, 靜而後能安, 安而後能慮, 慮而後能得。 物有本末, 事有終始, 知所先後, 則近道矣。 ”可見,

達利奧雖然可能沒有讀過《大學》, 但他也“近道矣”, 所以他成功了。

又如, 達利奧說他所信奉的原則幫助他更好地進化('evolve')。 人要不斷努力, 勇於犯錯, 不懼痛苦, 勇於反思, 方得進步('Pain+Reflection=Progress'),方能不斷進化('evolve')。 《大學》說:止於至善。 也就是:人生的進化, 止於至善。 財新主編王爍先生說的“唯一靠譜的人生策略, 是精進不已”, 也是這個道理。

小結而言, 我認為達利奧說得都在理。 既然在理, 那麼我能“知行合一”照著去做嗎?

在做人和人生原則上, 我想接著信奉“大學之道”就好了, 因為達裡奧的人生原則和儒家的大學之道高度契合。 我踐行大學之道的方式之一, 是不斷提醒我自己要好好輔導我兒子做作業。 我自知脾氣暴躁、不是個好爸爸, 所以我反復提醒自己教育孩子要“知所先後”、“止于進步”、“為人父,

止于慈”。

我還教上小學一年級的大兒子背會《大學》的第一段。 做作業之前, 他要是不專心、做小動作, 我就提醒他說:兒子, 你眼下的目標是要把這些字學會了, 做完作業趕緊上床睡覺, 別亂動了, 要“定”, 要“坐定定”。 他現在會回答我說:知止而後有定, 定而後能靜啊。 還會天真可愛地嘟起嘴做一個噓的手勢, 然後安下心來做一會兒作業。

在做事和管理原則上, 達利奧的210條“軍規”中, 有一條尤其吸引我:“Be radically transparent"(異常透明)。 我問我自己我能做到嗎?發現有難度, 比如, 我現在寫科普保險的文章只能用“明宏義”的筆名, 難以稱得上“radically transparent”。

雖不能至, 心嚮往之, 因為我認為這是一條正確的做事原則。 所以, 我還要努力“進化”。

你呢?你有不斷精進的人生和事業目標嗎?你有達成目標所必須的做人做事的原則嗎?請想一想, 請多想想。

因為, 這些是值得深入思考的問題。 也正因為這些問題值得思考, 所以達利奧的書《原則》值得一讀, 更何況達利奧還寫得那麼真切、那麼好。 ■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