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從撒哈拉走出的舞者從未離開沙漠

這裡的沙漠並不荒蕪, 它有感知;當柏柏爾人掌握了世代相傳的生存之道, 就知道如何與沙漠合一。

文、圖 | 楊曉鷗

2月的一個下午,

我走在通向西撒哈拉的小路上, 眼前正有一群野駱駝過馬路, 朝北邊的沙漠方向行進。 我即將路過的村莊叫Hassilabid。

這是我第三次到摩洛哥、第二次來撒哈拉沙漠, 此行的最終目的地是西撒哈拉的小鎮阿庸, 路上還會途經小鎮邁哈麥德和稍大些的紮古拉鎮。

我決定先在Hassilabid住幾天, 這個游目四顧絕無遊客的地方擁有沉重的寂靜;摩洛哥難得有這樣的地方。 我的拖鞋跟沙地摩擦的聲音清晰可辨, 十分響亮。 我留宿的民居男主人叫Youssef, 四十來歲, 個頭不高但黝黑強壯, 柏柏爾人。 他開口說話的聲音像是在唱歌劇, 圖蘭朵或是塞維利亞的理髮師中的某一出, 他說, “歡迎來到沙漠。 ”

聚居在沙漠邊緣的柏柏爾人典型的門窗結構

一天將近黃昏的時候, 我爬上Youssef家對面那座最高的沙丘, 從那兒使勁眺望, 可以看到一個月前我借宿的那個柏柏爾人帳篷, 在腹地中央, 黑色掛毯上繡著五顏六色的裝飾, 儘管距離遙遠, 肉眼還是可見。

我想起了奧瑪爾——在帳篷裡遇見的一個16歲柏柏爾男孩,

他站在銀河下, 伸開四肢, 給我比劃沙漠柏柏爾人對自己的稱呼——“自由人”的意思。 在沙漠地帶, 每家每戶的門口、牆上, 都可以看見“自由人”標誌。 儘管身為自由人, 但奧瑪爾如今卻無法過自由遊牧生活, 不得不到城裡打工謀生。

“像奧瑪爾這樣的情況占了大多數, 一切緣由都是雨水, ” Youssef對我解釋, “西撒哈拉廣袤的土地已經十幾年沒雨水了。 以往雨季在2月、7月和8月, 現在顆粒水珠都不掉下來。 沒有雨水, 沙漠遊牧民就沒有辦法遷徙, 牲口數量不斷減少, 以往一家人有五六百頭牲口, 現在只剩三四十頭, 生活越來越艱難。 ”

“但仍然有遊牧民在沙漠深處, ”他說, “文明離你遠去, 自然和神就會靠近你, 我們的ashour都在沙漠深處呢。 ”ashour相當於柏柏爾人的薩滿,

他們用風向和沙紋占卜未來, 也用神經中樞按摩的方式愈療病人。

Hassilabid附近的一處柏柏爾墓地

柏柏爾舞者 Saida

太陽快下山了, 我的思緒和視線再次回到遠方那座黑色帳篷。 一個月前, 我正在那裡拍攝saida, 她是一名舞者, 來自阿爾及利亞沙漠的柏柏爾部落,

成長於法國。 那天她穿了一身黑色柏柏爾披布, 五官像一匹要奔回阿爾及利亞邊境的駱駝一般——她之於我, 就像一匹在沙漠裡偶遇的野駱駝。

機緣巧合, 我們是在巴黎遇見的。 她把我帶到蘇菲聖城菲斯, 在一個昏暗漆黑的小房子裡, 她與摩洛哥的民間音樂格納瓦(Ganawa)音樂家們為菲斯神聖音樂節做準備, 我負責記錄他們的排練, 每天8個小時。 早上一進小黑屋, 時間就消失了, 他們如旋轉的托缽僧一般一遍遍的重複, 停下來切磋, 再重複, 再停下來校對, 一般兩三個小時過去之後, 所有人的狀態會慢慢進入出神般的狂喜。 音樂對樂師們來說就像是溫度, 他們需要先將它調到最佳, 然後慢慢進入一幅幅內在圖景。

菲斯,Saida在排練前等待進入狀態

Saida今年58歲了,她跳起舞來像一股猛烈的氣流,雙腳在大地上劇烈振動,把自己整個兒揮灑出去。樂隊中演奏彈撥樂器Gambri的是一位老人穆罕默德,也是摩洛哥還在世的幾位格納瓦大師之一,剩下的年輕樂手則是從四面八方趕來跟他學藝的。老人瘦小謙卑,話不多。樂手們與我語言不通,Saida也沒有逐字逐句翻譯,每天排練結束後,我倆走在回程的巷子裡,她會停下來問我:“你感覺如何?”有時候我會激動的哭,因為耳邊還不斷的振動著格納瓦的節奏,大家都玩兒的太盡興了。Saida就會摸著心臟跟我說:“你感覺到了吧,就是在這裡,這裡就是答案。”

兩周後,她突然跟我說要去撒哈拉尋找一種絲綢做道具,於是我就在完全沒有計劃的情況下跟她進了沙漠。這也是我第一次進沙漠,記得那天淩晨,第一縷陽光透過車窗出現在遙遠的地平線上,其他乘客還在熟睡。我一路都清醒著,期待著。晨光之中,沙漠出現了,廣袤,無邊無際,雖然還有些幽暗,但已經可以看見紅色的沙子,甚至聞到一股陌生味道從典型的北非沙漠地帶梯形土樓的小洞洞裡散發出來。一切都靜止了。

出神狀態中的Saida

之後幾天這感覺一直佔據著我的腦海,我沉溺其中,也沒有太多事需要開口說話。一天,Saida突然換了身傳統柏柏爾服,說“我是沙漠之花”。我們大笑,她說:“我有駱駝的面龐,看不出嗎?”我這時才意識到還真有點兒。我們徒步進入沙漠深處,Saida說起她的丈夫,一個馬里的撒哈拉威人,有很多很多駱駝。他們是在去參加廷巴克圖圖雷阿格音樂節的公共汽車頂上遇見的,然後兩人一起在馬里生活了五年。

Saida向馬里的婦女學習手指舞,手指代表水珠,水就是撒哈拉威人的生命。後來馬里戰亂,兩人分別,如今她丈夫流亡在馬里鄰近的茅利塔尼亞,Saida則回到巴黎繼續跳舞。按她的說法,內心的聲音讓她繼續跳,沒有別的選擇,沒辦法跟別人分享她這麼多年在北非和中非身體力行的經驗,“只有自己知道,”她說。

Saida在摩洛哥與阿爾及利亞交界處起舞

我們行走在摩洛哥與阿爾及利亞的邊境上,“只有在這裡我才是自己,一個‘自由人’;我已經回不去了。”Saida感慨道。

在沙漠赤腳行走

這次來沙漠,每天我都會抽出時間,早上或者傍晚,去沙漠裡走一圈。在沙漠裡,碰見奇怪的現象和人是絕對可能的,只要你走的足夠遠、足夠深。有一次,我們四個人組成的駝隊在沙漠中行進,遇到了一夥人,大概二十多個,什麼種族膚色都有,都背著背包,赤腳行走,有一個撒哈拉威嚮導。我們的嚮導哈桑一見到他們就禮貌的停下來,待他們走過後才繼續吆喝駝隊行進。

在西撒哈拉沙漠中

那天晚上落腳生火時,哈桑告訴我們,那隊人馬是在做一個八天的徒步訓練,期間不能說話,只能用動作交流;晚上睡在沙子下面,週三統一穿白色衣服,週四黑色;有時他們會一手拿蘋果一手拿蠟燭。哈桑漫不經心的說著,對這些習以為常。儘管對形式的追求非我所熱衷,但我依然暗下決心,要赤腳行走沙漠。

我選定了日子,太陽還在傾斜45度角時出發,以便中午可以休息。我背對太陽行走,路上遇見了好多朋友——一種沙漠中獨有的黑色小爬蟲;它們留在沙丘上的腳印就像雪花。正午的沙子燙腳,尤其是陽面,陰面的沙子是涼的。赤腳走在滾燙沙子上的感覺,沒有別的可以與之媲美了,柔軟得像人的身體。高低起伏之地需要攀爬或下行,你踏著它的每一個部位,它都給你回應,把熱量傳達到腳底,再向上在你的身體裡穿行,而頭頂是太陽的熱量。我的身體仿佛就是個導體,不斷的行走,就是在不斷的迴圈和傳遞;就在這熱量裡,你與周遭融為一體。

摩洛哥南部號稱是整個撒哈拉最動人的部分

行走中不會有別的雜念。過去沙漠柏柏爾人世代在撒哈拉腹地遷徙,即使遇上大沙暴或迷魂陣,他們依然來往自由,保持著樂觀、簡單、熱情。他們日出而作,男人白天出去放牧,女人在家準備食物,清理帳篷或織毯;日落而歸,生火做飯、睡覺。有時興趣來了拿起樂器演奏,小孩子就躺在沙丘上仰望星空。如果誰找到了一片新的水源和植被,那就舉家遷徙。他們從不擔心明天會發生什麼,相信沙漠的饋贈,感恩火和太陽。

永遠的沙漠舞者

也是這片神秘的沙漠把我送往老師Raji身邊,跟他學習呼吸和舞蹈。有趣的是,在回到城市跟他學了一周後,我才得知Raji來自紮古拉,也是沙漠柏柏爾人的部族。他成長于一個卡薩布蘭卡的蘇菲世家,姥姥是當地很有地位的愈療師。Raji從小學習迴旋舞,12歲跟隨父母移民法國後,把注意力慢慢從傳統舞蹈轉向當代、爵士和古典。經過漫長的學習、表演以及諸多領域的探索實驗後,Raji正式開啟了自己的智慧與靈性之舞項目——“chroesopher”。這個詞分別截取了法語裡“舞者”和“哲學”的一半,可以稱為“舞蹈哲學”。

獨舞時的Raji

這一切都從1982年開始,當時Raji受邀去馬拉喀什表演,被要求跳一段對一位已經輕生的年輕詩人的回憶。詩人是他的摯友。他回憶道:“那天是他的忌日,他父母都在場,那也是我第一次用敘利亞古老且形式多樣的Melavis音樂和一些儀式性的儀器表演。這當然不是娛樂表演,是向一個死去的人表達敬意。去舞蹈我們死去的身體,通過舞動,讓身體重生……”

“死亡就像一個被寂靜觸碰的祈禱者,”Raji說。從那次表演後他的創作就把他帶入了一個沒有時間感的地帶,進入一段孤獨的沒人能聽聞或理解的旅程。他採用木乃伊的姿勢,平躺,然後呼吸;呼吸的節奏從他的身體裡發出,讓他的身體慢慢呈垂直狀態,在天空與大地之間,接著完成旋轉,以一個舞者的身份,不是祭祀表演,而是用自身的氣流在大腦深層意識的支配下呈現出來。Raji要確定自己並非處於失去理智的狀態,於是開始深入學習和研究哲學、心理學和神秘主義。最終,他的“舞蹈哲學”得以創立。

Raji帶我們前往法國北部僻靜的Avioth村訓練

與Raji一起練習的過程中,我們會被帶到一處僻靜山林的小村莊裡,訓練的主題就是教你呼吸。深呼,深吸,以及在身體氣息暢通的情況下支配肢體活動,不夾雜任何情緒與觀念。當你完全關注于呼吸時,心和直覺也處於“當下”狀態。他要求每個人選一片自己感覺與它有交流或連接的地方,在那裡舞蹈,呼吸,發聲,或做任何動作。他告訴我們一切都來自大地的饋贈。有時,Raji會讓我們根據各自的星盤畫出圖形來,然後在大地上跳出自己的星圖——從金星到太陽;熟悉自己出生那一刻,在宇宙天體運行中所屬的那個位置。

Raji獨舞時一般不用音樂,而是在瀑布、樹林、岩石或空曠之地,我覺得他的身體完全被氣息所控制,謙卑,周圍的一切包括他自己都變得渺小,但卻產生了一種強大的振動。為了證實我的想法,事後我問過一次Raji他的感受,他笑笑說,“這很簡單”。我們要瞭解身體,需要不斷的練習和探索。他不是佛法的修持者,也不屬於任何教派,只是在用大量的身體力行和經驗來探索,“通過呼吸訓練就好比打開了你的天靈蓋兒,”他說,“我不再有過多的欲望和需求,它將我帶入一片祥和的領域,在那個空間,我創作,也幫助他人。”

Raji和伴侶的雙人舞表演

事實上,當我們觀看薩滿儀式、非洲巫毒術或亞馬遜流域的部落儀式時,我們會發現“出神”者,在其他靈力的控制下失去自己意識,進行愈療等。在觀看Raji的表演時,你以為他出神了,實際是他的意識在舞蹈。

學期快結束時我問Raji是否想回到故鄉、回到沙漠中舞蹈,他沒回答,而是在桌子上用手給我比劃:怎麼從摩洛哥的菲斯,先到瑪律祖卡(Merzouga),再轉車到紮古拉,到邁哈邁德之後再左拐右拐進入他的村子。他在那兒的沙漠裡跳過舞,跟親戚們一起跳格納瓦,也跳他的獨舞,就像他的先民沙漠柏柏爾部族的遊牧民一樣。萬物的呼吸一直在那兒,在生活的艱辛中與天地共融。

菲斯,Saida在排練前等待進入狀態

Saida今年58歲了,她跳起舞來像一股猛烈的氣流,雙腳在大地上劇烈振動,把自己整個兒揮灑出去。樂隊中演奏彈撥樂器Gambri的是一位老人穆罕默德,也是摩洛哥還在世的幾位格納瓦大師之一,剩下的年輕樂手則是從四面八方趕來跟他學藝的。老人瘦小謙卑,話不多。樂手們與我語言不通,Saida也沒有逐字逐句翻譯,每天排練結束後,我倆走在回程的巷子裡,她會停下來問我:“你感覺如何?”有時候我會激動的哭,因為耳邊還不斷的振動著格納瓦的節奏,大家都玩兒的太盡興了。Saida就會摸著心臟跟我說:“你感覺到了吧,就是在這裡,這裡就是答案。”

兩周後,她突然跟我說要去撒哈拉尋找一種絲綢做道具,於是我就在完全沒有計劃的情況下跟她進了沙漠。這也是我第一次進沙漠,記得那天淩晨,第一縷陽光透過車窗出現在遙遠的地平線上,其他乘客還在熟睡。我一路都清醒著,期待著。晨光之中,沙漠出現了,廣袤,無邊無際,雖然還有些幽暗,但已經可以看見紅色的沙子,甚至聞到一股陌生味道從典型的北非沙漠地帶梯形土樓的小洞洞裡散發出來。一切都靜止了。

出神狀態中的Saida

之後幾天這感覺一直佔據著我的腦海,我沉溺其中,也沒有太多事需要開口說話。一天,Saida突然換了身傳統柏柏爾服,說“我是沙漠之花”。我們大笑,她說:“我有駱駝的面龐,看不出嗎?”我這時才意識到還真有點兒。我們徒步進入沙漠深處,Saida說起她的丈夫,一個馬里的撒哈拉威人,有很多很多駱駝。他們是在去參加廷巴克圖圖雷阿格音樂節的公共汽車頂上遇見的,然後兩人一起在馬里生活了五年。

Saida向馬里的婦女學習手指舞,手指代表水珠,水就是撒哈拉威人的生命。後來馬里戰亂,兩人分別,如今她丈夫流亡在馬里鄰近的茅利塔尼亞,Saida則回到巴黎繼續跳舞。按她的說法,內心的聲音讓她繼續跳,沒有別的選擇,沒辦法跟別人分享她這麼多年在北非和中非身體力行的經驗,“只有自己知道,”她說。

Saida在摩洛哥與阿爾及利亞交界處起舞

我們行走在摩洛哥與阿爾及利亞的邊境上,“只有在這裡我才是自己,一個‘自由人’;我已經回不去了。”Saida感慨道。

在沙漠赤腳行走

這次來沙漠,每天我都會抽出時間,早上或者傍晚,去沙漠裡走一圈。在沙漠裡,碰見奇怪的現象和人是絕對可能的,只要你走的足夠遠、足夠深。有一次,我們四個人組成的駝隊在沙漠中行進,遇到了一夥人,大概二十多個,什麼種族膚色都有,都背著背包,赤腳行走,有一個撒哈拉威嚮導。我們的嚮導哈桑一見到他們就禮貌的停下來,待他們走過後才繼續吆喝駝隊行進。

在西撒哈拉沙漠中

那天晚上落腳生火時,哈桑告訴我們,那隊人馬是在做一個八天的徒步訓練,期間不能說話,只能用動作交流;晚上睡在沙子下面,週三統一穿白色衣服,週四黑色;有時他們會一手拿蘋果一手拿蠟燭。哈桑漫不經心的說著,對這些習以為常。儘管對形式的追求非我所熱衷,但我依然暗下決心,要赤腳行走沙漠。

我選定了日子,太陽還在傾斜45度角時出發,以便中午可以休息。我背對太陽行走,路上遇見了好多朋友——一種沙漠中獨有的黑色小爬蟲;它們留在沙丘上的腳印就像雪花。正午的沙子燙腳,尤其是陽面,陰面的沙子是涼的。赤腳走在滾燙沙子上的感覺,沒有別的可以與之媲美了,柔軟得像人的身體。高低起伏之地需要攀爬或下行,你踏著它的每一個部位,它都給你回應,把熱量傳達到腳底,再向上在你的身體裡穿行,而頭頂是太陽的熱量。我的身體仿佛就是個導體,不斷的行走,就是在不斷的迴圈和傳遞;就在這熱量裡,你與周遭融為一體。

摩洛哥南部號稱是整個撒哈拉最動人的部分

行走中不會有別的雜念。過去沙漠柏柏爾人世代在撒哈拉腹地遷徙,即使遇上大沙暴或迷魂陣,他們依然來往自由,保持著樂觀、簡單、熱情。他們日出而作,男人白天出去放牧,女人在家準備食物,清理帳篷或織毯;日落而歸,生火做飯、睡覺。有時興趣來了拿起樂器演奏,小孩子就躺在沙丘上仰望星空。如果誰找到了一片新的水源和植被,那就舉家遷徙。他們從不擔心明天會發生什麼,相信沙漠的饋贈,感恩火和太陽。

永遠的沙漠舞者

也是這片神秘的沙漠把我送往老師Raji身邊,跟他學習呼吸和舞蹈。有趣的是,在回到城市跟他學了一周後,我才得知Raji來自紮古拉,也是沙漠柏柏爾人的部族。他成長于一個卡薩布蘭卡的蘇菲世家,姥姥是當地很有地位的愈療師。Raji從小學習迴旋舞,12歲跟隨父母移民法國後,把注意力慢慢從傳統舞蹈轉向當代、爵士和古典。經過漫長的學習、表演以及諸多領域的探索實驗後,Raji正式開啟了自己的智慧與靈性之舞項目——“chroesopher”。這個詞分別截取了法語裡“舞者”和“哲學”的一半,可以稱為“舞蹈哲學”。

獨舞時的Raji

這一切都從1982年開始,當時Raji受邀去馬拉喀什表演,被要求跳一段對一位已經輕生的年輕詩人的回憶。詩人是他的摯友。他回憶道:“那天是他的忌日,他父母都在場,那也是我第一次用敘利亞古老且形式多樣的Melavis音樂和一些儀式性的儀器表演。這當然不是娛樂表演,是向一個死去的人表達敬意。去舞蹈我們死去的身體,通過舞動,讓身體重生……”

“死亡就像一個被寂靜觸碰的祈禱者,”Raji說。從那次表演後他的創作就把他帶入了一個沒有時間感的地帶,進入一段孤獨的沒人能聽聞或理解的旅程。他採用木乃伊的姿勢,平躺,然後呼吸;呼吸的節奏從他的身體裡發出,讓他的身體慢慢呈垂直狀態,在天空與大地之間,接著完成旋轉,以一個舞者的身份,不是祭祀表演,而是用自身的氣流在大腦深層意識的支配下呈現出來。Raji要確定自己並非處於失去理智的狀態,於是開始深入學習和研究哲學、心理學和神秘主義。最終,他的“舞蹈哲學”得以創立。

Raji帶我們前往法國北部僻靜的Avioth村訓練

與Raji一起練習的過程中,我們會被帶到一處僻靜山林的小村莊裡,訓練的主題就是教你呼吸。深呼,深吸,以及在身體氣息暢通的情況下支配肢體活動,不夾雜任何情緒與觀念。當你完全關注于呼吸時,心和直覺也處於“當下”狀態。他要求每個人選一片自己感覺與它有交流或連接的地方,在那裡舞蹈,呼吸,發聲,或做任何動作。他告訴我們一切都來自大地的饋贈。有時,Raji會讓我們根據各自的星盤畫出圖形來,然後在大地上跳出自己的星圖——從金星到太陽;熟悉自己出生那一刻,在宇宙天體運行中所屬的那個位置。

Raji獨舞時一般不用音樂,而是在瀑布、樹林、岩石或空曠之地,我覺得他的身體完全被氣息所控制,謙卑,周圍的一切包括他自己都變得渺小,但卻產生了一種強大的振動。為了證實我的想法,事後我問過一次Raji他的感受,他笑笑說,“這很簡單”。我們要瞭解身體,需要不斷的練習和探索。他不是佛法的修持者,也不屬於任何教派,只是在用大量的身體力行和經驗來探索,“通過呼吸訓練就好比打開了你的天靈蓋兒,”他說,“我不再有過多的欲望和需求,它將我帶入一片祥和的領域,在那個空間,我創作,也幫助他人。”

Raji和伴侶的雙人舞表演

事實上,當我們觀看薩滿儀式、非洲巫毒術或亞馬遜流域的部落儀式時,我們會發現“出神”者,在其他靈力的控制下失去自己意識,進行愈療等。在觀看Raji的表演時,你以為他出神了,實際是他的意識在舞蹈。

學期快結束時我問Raji是否想回到故鄉、回到沙漠中舞蹈,他沒回答,而是在桌子上用手給我比劃:怎麼從摩洛哥的菲斯,先到瑪律祖卡(Merzouga),再轉車到紮古拉,到邁哈邁德之後再左拐右拐進入他的村子。他在那兒的沙漠裡跳過舞,跟親戚們一起跳格納瓦,也跳他的獨舞,就像他的先民沙漠柏柏爾部族的遊牧民一樣。萬物的呼吸一直在那兒,在生活的艱辛中與天地共融。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