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盤點那些娶了日本嬌妻的民國名人,是真愛情,還是政治原因

很久很久以前就流傳過這樣一句話:世界上最完美的人生是“住英國房子, 吃中國食品, 拿美國工資, 還有一點就是娶日本女人。 ”說起日本女人, 也行全世界都會認為她們賢慧柔順。

在清晚期民國初見中國掀起了一股“留日風潮”。 在那個動盪的時代, 很多的青年學者都帶著自己的理想奔赴日本求學。 很多名人不僅學有所成, 許多都與日本的女子有過感情, 這或許跟他們的留日經歷, 或是他們對日本文化的欣賞有關係吧。

今天我們盤點一下民國時代有那些名人娶了日本妻子。

郭沫若和日本妻子佐藤富子的婚戀恩怨,
千里尋夫終遺憾

這其中, 我們最熟悉的可能當屬郭沫若的異國情緣, 1914年, 郭沫若赴日本留學, 時名郭開貞。 初到日本的那幾年, 由於在異國流浪生活中所遭受的民族歧視、國內黑暗的社會現實、出國前父母為他包辦的婚姻在心靈烙下的創傷以及他在東京第一高等學校預科讀書時患上的“極度的神經衰弱症”, 使郭陷於消沉、苦悶之中。 他那時忽而想自殺, 忽而想出家當和尚, 精神瀕於崩潰。

1916年夏天, 郭沫若好友陳龍驥在聖路加醫院病逝, 郭遵遺囑向醫院取回陳的X光片被拒絕。 亡友最後的心願自己卻無法實現, 他無奈與失望時, 一個甜美聲音的白衣天使飄然而至:“先生, 我叫佐藤富子, 我能為您效勞?”在郭沫若一番解釋下, 她拿著郭沫若在岡山的地址, 微笑道:“你等我的消息。 ”

幾天後, 郭沫若便收到亡友的X光片, 和一封筆跡清秀的信:“自從見了您後, 您的影像在我腦海中怎麼也抹不去, 您就象我的哥哥……”佐藤的信象一縷和暖的春風濕潤了他乾枯的心田。

頻頻的書信往來, 讓兩顆年輕而孤獨的心慢慢地靠近, 他們相愛了!

佐藤富子1895年出生在日本仙台, 其父親佐藤右衛門是基督教牧師。 佐藤富子21歲那年, 母親佐藤初沒跟女兒商量便給她訂了親。 1916年底, 佐藤毅然與牧師父親決裂, 同郭沫若結合。 為了追隨郭沫若, 她取名“郭安娜”;為了愛的結晶, 她放棄了自己的學業…

1937年中日戰爭爆發, 郭沫若離開日本, 與這位日本妻子斷絕了聯繫。

1948年8月25日起, 香港《華商報》連續3個月連載了郭沫若的《抗戰回憶錄》, 在國內外引起了強大反響。 看到報章上郭沫若的名字, 安娜激動地把孩子抱在懷裡, 不停地流著淚:“啊, 啊, 真是上帝保佑, 你們的爸爸還活著, 還活著……”此時安娜已經頭髮花白, 滿臉皺紋。

安娜決定千里尋夫時, 身邊的人告訴她, 10多年過去, 聽說他已另娶了新婦。 11年的等待, 安娜想的就是能再見到他, 不管發生什麼, 她一定要弄個明白。 安娜在孩子的陪伴下, 幾經周折來到香港郭沫若的家門口, 望著離別11載的男人, 她百感交集, 淚如雨下,

正想上前擁抱他時, 屋裡卻走出一個抱著孩子的年輕女子, 依偎在他身旁。 安娜什麼都明白了, 眼前一黑, 跌入兒子的懷裡。

陶晶孫

再來說說郭沫若的好友, 連襟兄弟, 文學家陶晶孫。 他1919年與郭沫若同在九州帝國大學學醫。 後來他娶了佐藤富子的妹妹佐藤操。 好友二人同時娶了日本姐妹花。

後來姐妹二人隨夫姓,佐藤富子改名為郭安娜,妹妹佐藤操改名為陶彌麗。在那個動盪的年代,無論遭遇著怎麼的坎坷挫折,姐妹倆都忠於丈夫,撫養孩子,是恪守本分,明辨事理的賢妻良母。

李叔同:慈悲對世人,為何獨獨傷我?

李叔同“二十文章驚海內”,會作詩、會填詞、會書法、會作畫、會篆刻、又會音樂、會演戲……這個世界上,還有什麼是他不會的?

但後來一入佛門,以前種種,譬如昨日死,今後種種,譬如今日生。初始華麗,剃須裹腰在舞臺上扮茶花女,如今卻是面容清,眉目疏淡,一個過午不食、行腳度世的老和尚。就像一蓬煙花“啪”地炸開,整個天地都為之增了色彩。眼看著亮了,更亮了,大了,更大了,圓了,又更圓,然後暗了,又更暗……整個人生就這樣由絢麗歸於平淡。

可是,要想得到大道的快樂,卻要能熬得過刳骨剔肉的痛苦。剃度後,與他有過刻骨愛戀的日籍夫人傷心欲絕地攜了幼子千里迢迢趕到靈隱寺,他鐵石心腸,竟然連廟門都沒有讓他們進,妻子無奈離去,只是對著關閉的大門悲傷地責問道:“慈悲對世人,為何獨獨傷我?”

軍事學家、前陸軍大學代理校長蔣方震(百里)的愛妻左梅(佐藤氏)原是日本駐華公使館的護士長,是日本女子。在奉派看護蔣百里時,兩人相互由敬慕生愛而結合。他們的女兒、鋼琴家蔣英留學德國,後來成了錢學森的妻子。

“名將之花”蔣百里,被譽為中國最有才的軍事學家,抗戰期間因勞累過度在睡夢中猝死。當時馮玉祥便在香港報紙上發表文章,想當然地一口咬定,說蔣百里是被日本妻子左梅打毒針毒死的。女兒蔣華知道這個消息,立即打電報堅決否認,澄清其事。

日本女子左梅追隨丈夫蔣百里終生。為了跟從蔣百里抗日,她自行斷絕了與日本親人的一切來往,也不教孩子們說日語。蔣百里死後,她因為日本女子的身份而遭人白眼。但她一直留在中國為蔣家守寡,直到1978年在北京去世。

戊戌變法失敗後康有為踏上了海外流亡的生活,先是去了日本,後來又去了新加坡等地。1911年6月7日,康有為應梁啟超之邀,從新加坡移居日本。次年春,他便將年僅16歲的市岡鶴子雇為女傭,後來康有為便對這個日本女子有了愛慕之心。1913年康有為回國,市岡鶴子隨後也來到了中國。在辛家花園的遊存廬,康有為將她正式納為小妾,這是康有為的第四妾。1925年,28歲的鶴子懷孕,這年康有為68歲。後來鶴子生下一女,取名淩子。

清末民國初著名的怪傑辜鴻銘,辜鴻銘是出了名的“怪”,他留辮子,穿舊服主張一夫多妻,迷戀小腳女人。

在固執的辜鴻銘眼裡,日本女子,即使是貧苦的下層女子身上,也有某種名貴的氣質,她們溫順、純潔、敏感、真誠、女人味十足。這種氣質,本為古代(特別是漢唐)中國女子所有。辜鴻銘對日本女子的讚揚並非紙上談兵,而有實踐證明:他娶了日本女子吉田貞為小妾,甚至到了沒有她就不能入睡的程度。

在陪伴了辜鴻銘18年之後,貞子因病去世,失去了“安眠藥”的辜鴻銘悲痛不已,也對愛妻念念不忘。

從政治聯姻到真摯愛情——溥傑與嵯峨浩

溥傑、嵯峨大婚照

今生自分永沉淪,卻慶昭蘇大地春。

眼底光陰誠過客,瀛寰兒女已成人!

桑榆欲養阿爺志,朝夕無違乃母心。

時至會當回祖國,向東計日樂天倫。

這首盈溢著興奮、感激、親情、愛情與美好希望的七言詩是末代皇弟溥傑在1957年春天,即與自己的親人(妻子嵯峨浩、女兒慧生)失散十六年後終於得以通信後寫下的,文字中噴湧欲出的真情叫人看了不能不為之感動。

溥傑與嵯峨浩這一對跨國伉儷親身經歷了近代史中許多波瀾壯闊的事件,也在人生的短短幾十年中體味盡了甜苦與悲歡。在那樣的動盪年代,尤其是在那樣嚴峻的政治環境中,溥傑夫婦成就了一段從陌生、防備到不離不棄、生死相隨的真摯愛情,正是在幽暗昏惑的溝壑中生長出的一顆靈芝,散發著光華與奇香。

溥傑與嵯峨 浩的婚姻本來是一樁帶有濃重政治色彩的政治聯姻。是由本莊繁大將親自做媒促成的。嵯峨 浩的家族也是日本的名門望族,標準的皇親國戚。浩是嵯峨家族中的長女。從小受過良好的教育,美貌端莊又十分賢淑。溥傑當時是在日本陸軍士官學校學習。應該說,溥傑與嵯峨浩的第一次見面雙方的感覺就不錯。經過幾次的接觸更加深了彼此的好感。這從兩人的婚禮一直都手牽手的恩愛程度就可以窺見一斑。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

溥傑與浩女士的結合,無疑是政治聯姻。這在溥儀兄弟是一清二楚的。但在浩女士,卻對政治聯姻的實質沒有覺察,她對政治也不感興趣。她想的是如何順從和侍候丈夫,盡一個妻子和母親的職責。早在日本東京降重婚禮後的新婚之夜,溥傑就發現浩女士不僅有著花容月貌,而且有著善良的心。後來,隨著歲月流逝,有了第一個女兒,第二個女兒,溥傑可沒有像他的皇兄那樣想入非非,自找苦吃。他更加深沉而實在地感覺到的,是浩女士的恩愛和溫馨。那一對活潑可愛的女兒,更給他們七八年的夫妻生活增添了歡樂。

在溥傑長期的改造教育期間,嵯峨浩並沒有放棄她的愛人,而是選擇了等待和守候,終於在分開了十六年之後,嵯峨浩再次返回中國和溥傑團聚,並且決定從此之後要和愛人溥傑一樣加入中國,成為了一個真正的中國人,和自己的愛人溥傑在中國永久性的定居。溥傑與嵯峨浩雖然經歷了很多的挫折和磨難,但是最後他們是非常滿足于兩個人深厚長久的愛情的,不論是溥傑的《溥傑自傳》還是嵯峨浩的《流浪王妃》都可以看出兩個人之間深沉濃郁的愛意。

記得很多年以前,看過一部電視劇叫《愛新覺羅·浩》。至今仍然記憶猶新。令人無法忘卻的是浩與末代皇帝溥儀的弟弟溥傑的愛情故事。那是一種歷盡滄桑卻忠貞不渝的愛情。因為戰爭,導致兩人分離一十六載,卻因為彼此心中有著一份無法割捨的情愛完美的演繹了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這讓人想起了同樣是中日之間的異國情緣,郭沫若與安娜之間的愛情卻是苦盡而甘未來。令人唏噓不已

好友二人同時娶了日本姐妹花。

後來姐妹二人隨夫姓,佐藤富子改名為郭安娜,妹妹佐藤操改名為陶彌麗。在那個動盪的年代,無論遭遇著怎麼的坎坷挫折,姐妹倆都忠於丈夫,撫養孩子,是恪守本分,明辨事理的賢妻良母。

李叔同:慈悲對世人,為何獨獨傷我?

李叔同“二十文章驚海內”,會作詩、會填詞、會書法、會作畫、會篆刻、又會音樂、會演戲……這個世界上,還有什麼是他不會的?

但後來一入佛門,以前種種,譬如昨日死,今後種種,譬如今日生。初始華麗,剃須裹腰在舞臺上扮茶花女,如今卻是面容清,眉目疏淡,一個過午不食、行腳度世的老和尚。就像一蓬煙花“啪”地炸開,整個天地都為之增了色彩。眼看著亮了,更亮了,大了,更大了,圓了,又更圓,然後暗了,又更暗……整個人生就這樣由絢麗歸於平淡。

可是,要想得到大道的快樂,卻要能熬得過刳骨剔肉的痛苦。剃度後,與他有過刻骨愛戀的日籍夫人傷心欲絕地攜了幼子千里迢迢趕到靈隱寺,他鐵石心腸,竟然連廟門都沒有讓他們進,妻子無奈離去,只是對著關閉的大門悲傷地責問道:“慈悲對世人,為何獨獨傷我?”

軍事學家、前陸軍大學代理校長蔣方震(百里)的愛妻左梅(佐藤氏)原是日本駐華公使館的護士長,是日本女子。在奉派看護蔣百里時,兩人相互由敬慕生愛而結合。他們的女兒、鋼琴家蔣英留學德國,後來成了錢學森的妻子。

“名將之花”蔣百里,被譽為中國最有才的軍事學家,抗戰期間因勞累過度在睡夢中猝死。當時馮玉祥便在香港報紙上發表文章,想當然地一口咬定,說蔣百里是被日本妻子左梅打毒針毒死的。女兒蔣華知道這個消息,立即打電報堅決否認,澄清其事。

日本女子左梅追隨丈夫蔣百里終生。為了跟從蔣百里抗日,她自行斷絕了與日本親人的一切來往,也不教孩子們說日語。蔣百里死後,她因為日本女子的身份而遭人白眼。但她一直留在中國為蔣家守寡,直到1978年在北京去世。

戊戌變法失敗後康有為踏上了海外流亡的生活,先是去了日本,後來又去了新加坡等地。1911年6月7日,康有為應梁啟超之邀,從新加坡移居日本。次年春,他便將年僅16歲的市岡鶴子雇為女傭,後來康有為便對這個日本女子有了愛慕之心。1913年康有為回國,市岡鶴子隨後也來到了中國。在辛家花園的遊存廬,康有為將她正式納為小妾,這是康有為的第四妾。1925年,28歲的鶴子懷孕,這年康有為68歲。後來鶴子生下一女,取名淩子。

清末民國初著名的怪傑辜鴻銘,辜鴻銘是出了名的“怪”,他留辮子,穿舊服主張一夫多妻,迷戀小腳女人。

在固執的辜鴻銘眼裡,日本女子,即使是貧苦的下層女子身上,也有某種名貴的氣質,她們溫順、純潔、敏感、真誠、女人味十足。這種氣質,本為古代(特別是漢唐)中國女子所有。辜鴻銘對日本女子的讚揚並非紙上談兵,而有實踐證明:他娶了日本女子吉田貞為小妾,甚至到了沒有她就不能入睡的程度。

在陪伴了辜鴻銘18年之後,貞子因病去世,失去了“安眠藥”的辜鴻銘悲痛不已,也對愛妻念念不忘。

從政治聯姻到真摯愛情——溥傑與嵯峨浩

溥傑、嵯峨大婚照

今生自分永沉淪,卻慶昭蘇大地春。

眼底光陰誠過客,瀛寰兒女已成人!

桑榆欲養阿爺志,朝夕無違乃母心。

時至會當回祖國,向東計日樂天倫。

這首盈溢著興奮、感激、親情、愛情與美好希望的七言詩是末代皇弟溥傑在1957年春天,即與自己的親人(妻子嵯峨浩、女兒慧生)失散十六年後終於得以通信後寫下的,文字中噴湧欲出的真情叫人看了不能不為之感動。

溥傑與嵯峨浩這一對跨國伉儷親身經歷了近代史中許多波瀾壯闊的事件,也在人生的短短幾十年中體味盡了甜苦與悲歡。在那樣的動盪年代,尤其是在那樣嚴峻的政治環境中,溥傑夫婦成就了一段從陌生、防備到不離不棄、生死相隨的真摯愛情,正是在幽暗昏惑的溝壑中生長出的一顆靈芝,散發著光華與奇香。

溥傑與嵯峨 浩的婚姻本來是一樁帶有濃重政治色彩的政治聯姻。是由本莊繁大將親自做媒促成的。嵯峨 浩的家族也是日本的名門望族,標準的皇親國戚。浩是嵯峨家族中的長女。從小受過良好的教育,美貌端莊又十分賢淑。溥傑當時是在日本陸軍士官學校學習。應該說,溥傑與嵯峨浩的第一次見面雙方的感覺就不錯。經過幾次的接觸更加深了彼此的好感。這從兩人的婚禮一直都手牽手的恩愛程度就可以窺見一斑。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

溥傑與浩女士的結合,無疑是政治聯姻。這在溥儀兄弟是一清二楚的。但在浩女士,卻對政治聯姻的實質沒有覺察,她對政治也不感興趣。她想的是如何順從和侍候丈夫,盡一個妻子和母親的職責。早在日本東京降重婚禮後的新婚之夜,溥傑就發現浩女士不僅有著花容月貌,而且有著善良的心。後來,隨著歲月流逝,有了第一個女兒,第二個女兒,溥傑可沒有像他的皇兄那樣想入非非,自找苦吃。他更加深沉而實在地感覺到的,是浩女士的恩愛和溫馨。那一對活潑可愛的女兒,更給他們七八年的夫妻生活增添了歡樂。

在溥傑長期的改造教育期間,嵯峨浩並沒有放棄她的愛人,而是選擇了等待和守候,終於在分開了十六年之後,嵯峨浩再次返回中國和溥傑團聚,並且決定從此之後要和愛人溥傑一樣加入中國,成為了一個真正的中國人,和自己的愛人溥傑在中國永久性的定居。溥傑與嵯峨浩雖然經歷了很多的挫折和磨難,但是最後他們是非常滿足于兩個人深厚長久的愛情的,不論是溥傑的《溥傑自傳》還是嵯峨浩的《流浪王妃》都可以看出兩個人之間深沉濃郁的愛意。

記得很多年以前,看過一部電視劇叫《愛新覺羅·浩》。至今仍然記憶猶新。令人無法忘卻的是浩與末代皇帝溥儀的弟弟溥傑的愛情故事。那是一種歷盡滄桑卻忠貞不渝的愛情。因為戰爭,導致兩人分離一十六載,卻因為彼此心中有著一份無法割捨的情愛完美的演繹了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這讓人想起了同樣是中日之間的異國情緣,郭沫若與安娜之間的愛情卻是苦盡而甘未來。令人唏噓不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