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封神演義中,此人很少出場,周武王駕崩後,卻由此人輔國

在封神演義的電視螢幕中, 薑子牙率領眾將士奮勇殺敵, 最終擊敗商朝紂王, 取得勝利。 但是在薑子牙的眾將士中, 有一個人物始終沒有在螢幕上出現, 而只在原著的書中, 提到過幾次, 但也只是群眾演員式的提到。 此人後來一直被孔子稱為”聖人“, 是儒家思想的奠基人。 此人就是周公旦。 是周武王的四弟。

周公旦可謂是文武雙全, 才華橫溢。 他除了沒有薑子牙能掐會算之外, 其他的才能跟薑子牙相比的話, 應該是旗鼓相當, 尤其在治國方面, 更是出色。 很多人有個疑問, 為什麼周公旦在原著中或者電視螢幕中,

出現的次數這麼少, 像這樣一個人物, 應該著重宣傳才對。

個人意見, 儘管周公旦非常出色, 又是武王的弟弟, 但是畢竟封神演義的主角是姜子牙;另一方面, 由於周公旦是中國古代史上非常有知名度的人, 連孔子都稱其為”聖人“, 在演義中如果描述的不好,

很容易遭到世人的批判, 所以對於周公旦只能一筆帶過, 甚至儘量別提到周公旦最好。 或許有人說”那時的周公旦還小, 還沒那麼大的成就, 不用顧忌那麼多“。 其實周公旦能上戰場殺敵, 而且年齡比武王小不了幾歲。 在征戰朝歌的過程中, 已經能為武王出謀劃策, 他的卓越才能已經展現出來了, 而不是一個小屁孩。

在原著的書中, 也提到過周公旦, 雖然次數不多。 原著是這樣描述的:話說子牙別了李靖等七人率領從者進西岐城, 回相府。 至次日早朝, 武王升殿, 薑子牙與周公旦出班奏曰:“昨蒙陛下賜李靖等歸山, 得遂他修行之願, 臣等不勝欣幸。 但有功之臣, 當分茅土者, 乞陛下速賜施行, 以慰臣下之望。 ”武王曰:“昨七臣歸山, 朕心甚是不忍;今所有分封儀制, 一如相父、禦弟所議施行。 ”子牙與周公旦謝恩出殿, 條議分封儀注並位次, 上請武王裁定。 次日, 武王登寶坐, 命禦弟周公旦于金殿上唱名策封, 先追王祖考, 自太王、王季、文王皆為天子, 其餘功臣與先朝帝王後裔俱列爵為五等:公、侯、伯、子、男,

其不及五等者為附庸。 條序已畢, 周公方才唱名。

武王建立周朝後, 過了三年就病死了, 武王的兒子, 也就是周成王, 年齡非常小, 還不具備治理國家的能力, 而周公旦才德兼備, 自然就由他攝政輔國。 在周公旦攝政期間, 周朝迎來了非常大的變化,

他掃清了商朝的殘餘勢力, 擴張了周朝的領土, 振興了周朝的經濟, 他制禮作樂, 建立典章制度, 在鞏固和發展周王朝的統治上起了關鍵性的作用, 對中國歷史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