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中國史上幾大宮廷兄弟相殘,失敗者要麼逃亡要麼死

在中國歷史的皇權社會中, 那把龍椅上只能坐一個人, 參與爭奪皇位的遊戲中, 大都是血雨腥風, 其結果只能是勝出或者死亡, 沒有人能夠中途退出, 現選幾大宮廷兄弟相殘以作證明。


三國時代曹魏的曹植因為文采極佳, 深得其父曹操的喜愛, 多次向臣下透露想立其為儲君的念頭, 引得曹丕深為嫉恨。 曹丕稱帝后, 對昔日的政敵睚眥必報, 自然對曹植也是欲除之而後快, 幸好有老娘卞太后居中調和, 才沒有釀成兄弟相殘的悲劇。

曹植在魏國雖然獲得陳王的封號, 但行動備受約束, 形同幽閉, 抑鬱之餘只能靠作賦、飲酒來解憂。 曹植死於232年, 年僅40歲。

西晉時, 司馬攸為晉武帝司馬炎的胞弟, 後過繼給伯父司馬師為子。 司馬昭感激于兄長的提攜, 很想讓司馬攸接班, 但礙於群臣的勸阻未果。 司馬炎稱帝后, 封司馬攸為齊王, 並委以軍國大任, 很受臣民擁戴。

司馬炎病重期間, 朝臣因太子司馬衷暗弱白癡, 紛紛請求由司馬攸繼位, 司馬攸也自認為天命在己。 然而佞臣荀勖等人平時與司馬攸關係不睦, 因此在武帝面前極力詆毀、排擠司馬攸, 脅迫其“歸國”。 司馬攸憂憤交加, 終於病死在回歸封國的路上, 時年35歲。

隋朝時, 楊勇在立國時就被立為太子, 但由於性格懦弱、沉溺女色, 很為崇奉節儉、專情于一的父母所深惡痛絕, 並屢遭申斥。 最終, 楊勇敗給了“心機男”楊廣, 被廢掉太子之位, 幽禁起來。

楊廣即位前有“調戲”父親寵妃的嫌疑, 因此文帝在駕崩前有重立楊勇為儲君之意。 所以等到楊廣即位後, 頒佈的第一條命令, 便是處死親哥楊勇!

唐時李建成雖然與李世民一母同胞, 但兩人的關係卻勢如水火, 兩難相容。 李建成被立為太子後, 時時刻刻感覺到李世民的強勢威脅。 為保住自己的位子, 李建成與另一位親弟李元吉結成聯盟, 尋找各種能消滅李世民的機會, 但最終還是被對方搶了先。

626年, 李世民率先發動“玄武門之變”, 殺死親哥李建成、親弟李元吉,

同時為斬草除根, 一併殺掉李建成的5個兒子、李元吉的5個兒子。 可謂狠毒至極!

北宋時的趙廷美, 按照“金匱之盟”的約定, 宋太宗趙光義在接替兄長趙匡胤的位子後, 必須將兄弟趙廷美立為儲君, 以備將來“接班”。 於是, 太宗繼位之初, 便封趙廷美為齊王, 擔任中書令、開封尹。 開封尹在宋朝常由儲君擔任, 因此趙廷美的位置形同欽定“接班人”。

然而等到位子坐穩後, 太宗便想將皇位傳給自己的兒子, 於是找各種藉口貶斥趙廷美, 最終罷免他的開封尹職務, 降封為涪陵縣公。 趙廷美最終憂悸成疾而死, 年僅38歲。

大清時的八阿哥允禩, 在康熙末年的“九子奪嫡”之爭中, 八阿哥允禩是其中的焦點人物, 也是四阿哥胤禛最強勁的對手。 允禩很有才幹, 人緣極佳, 因此得到大部分朝臣的擁護, 一度成為最接近皇位的人選。 但最終康熙選擇了胤禛, 允禩機關算盡終成空。

雍正即位初, 假意對允禩委以重任, 但不久便尋找各種藉口刁難、貶斥允禩, 並逼其改名為“阿其那”(滿語意為“狗”), 極盡侮辱之能事。允禩被革爵、除名、圈禁,最終病死於禁所,民間傳言其為雍正毒殺。

極盡侮辱之能事。允禩被革爵、除名、圈禁,最終病死於禁所,民間傳言其為雍正毒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