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比同齡孩子說話晚,怎麼辦?

前段時間一位粉絲很著急的問:孩子2歲半了, 還不會叫爸爸媽媽, 怎麼辦?

不久, 一位老鄉也有同樣的困惑:我女兒跟你家老二一樣大, 可是你女兒都會說這麼多話了, 我們還只會說兩個字的單詞, 是不是有語言障礙?

關於孩子說話的問題, 我們可能都聽過這樣的說法:

每個孩子發展水準不一樣, 沒有可比性, 順其自然就好了;

我們家的也說得晚, 但是突然有一天就會說很多話了, 別擔心, 她想說的時候自己就會說了;

別著急, 說話比你們晚的孩子還多的是;

......

聽到這樣的安慰, 心理瞬間舒服多了。 可是,

這種舒服只是暫時的, 一旦沒有人在旁邊安慰, 看到自己的孩子與別人家孩子之間的差距, 內心的焦慮又會湧起。 這種感覺, 就像吸鴉片一樣, 吸的時候很舒服, 不吸的時候會很難受。

前幾天看到一篇文章《北大學霸痛哭:勸告中國父母, 分數不是目的!》, 引發了許多爭論, 有家長說:你已經是北大學霸, 當然站著說話不腰疼, 如果你成績不好, 還會有這樣的底氣嗎?

是的, 如果是自己的孩子“與眾不同”, 我們還能如此淡定的說這些安慰的話嗎?

1、晚點說話又怎麼樣?

試想一下:

如果孩子語言發育太滯後, 總是沒法與同齡人溝通, 沒法融入集體中, 那麼, 他會不會自卑?

如果孩子因為語言表達的欠缺, 而總用肢體與人溝通, 被誤認為有暴力行為, 會不會從此影響他的人生軌跡?

如果孩子的“與眾不同”, 總是讓家長焦慮不已, 家長的這種焦慮又是否會傳遞給孩子?

......

這些問題, 也許我們都會擔心;而這種擔心, 是別人一兩句安慰就能解決的嗎?

我們可能都有這樣的體會:孩子在家裡的時候覺得一切正常,

一旦把自己孩子跟其他孩子擺放一起, 就看到了差距, 看出問題。 於是, 也就開始焦慮了。

是的, 每個孩子所處的家庭環境不一樣, 所以, 各方面的發展水準也會有差異。

但是, 孩子真的是到了該說話的年齡, 自然而然就學會嗎?

2、孩子自然而然就學會說話嗎?

看看這兩個故事:

故事1:

1920年, 在印度加爾各答東北的一個名叫米德納波爾的小城, 人們發現一到晚上, 就有兩個用四肢走路的"像人的怪物"尾隨在三隻大狼後面。 後來人們打死了大狼, 才發現這兩個怪物, 原來是狼孩。

狼孩剛被發現時, 生活習性與狼一樣;用四肢行走;白天睡覺, 晚上出來活動, 怕火、光和水;只知道餓了找吃的, 吃飽了就睡;不吃素食而要吃肉(不用手拿, 放在地上用牙齒撕開吃);不會講話, 每到午夜後像狼似地引頸長嚎。 狼孩經過7年的教育, 才掌握45個詞, 勉強地學會幾句話, 開始朝人的生活習性邁進。 她死時估計已有16歲左右, 但其智力只相當3、4歲的孩子。

故事2:

一批醫生和心理學教授前往肯亞首都奈洛比,

去研究一個曾在猴群中生活過的男孩。

這個男孩是布隆迪的一些村民發現的。 發現時, 他全身赤裸, 身體大部分長著毛, 用四肢爬行、跳躍。 村民們經過一段緊張的追趕, 才把他抓住。

在被發現後的一段時間內, 他學習了兩腳行走, 由於回到人類中生活, 性情也變得溫順了。 但是, 他至今還不會說話。 起初他只吃香蕉, 慢慢地他已習慣吃人們所吃的各種食物。

專家們經過對狼孩的觀察和研究得出:人類的知識與才能不是天賦的, 直立行走和言語也並非天生的本能。 所有這些都是後天社會實踐和勞動的產物。

3、所謂的順其自然,不是放任不管

孩子的成長,確實應該順其自然,但是順其自然並不代表放任不管,而是順應孩子的成長規律,給孩子提供適合她成長的環境。

0-6歲是孩子語言發展的關鍵時期,孩子從剛出生不會說話;到注意成人的語言表達,開始關注成人說話時的口形;再到學著發音,把不同的的語音和所代表的物件聯繫到一起;再到會準確發聲,會說字、詞、短語,最後能夠完整地表達自己的意思。這個過程是一個逐步發展的過程,需要一個適合的語言發展環境。

我們成人總是以為孩子說話根本不用教,自然而然地就能學會,實際上孩子說話是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下,通過對家長語言的觀察、模仿再到實踐,這個過程本身就是學習的過程。

①首先向頭腦中輸入

我們會發現,孩子到了一定年齡,就突然會說話了。或者本來只會說些簡單的詞語和短句的孩子,仿佛在一夜之間語言的表達能力就會突飛猛進地發展起來。因此有家長誤認為學會說話是自然而然的過程。

其實這是個日積月累的過程,孩子所表達的這些東西,都是在日常生活中慢慢積累起來的,只有前期的積累,才會有後期的語言爆發。如果孩子從來沒聽到過“吃飯”這個詞,他餓了知道跟大人表達嗎?

那位2歲半還不會叫爸爸媽媽的孩子,去醫院檢查一切正常。其實並不是孩子有生理上的語言障礙,而是因為孩子一直在老家由爺爺奶奶帶,而爺爺奶奶話很少很少,跟孩子之間幾乎沒有溝通。孩子沒有語言的輸入,當然就沒法輸出。

再比如狼孩,她跟狼群生活在一起,沒有聽到過人的語言,所以當然不會說人話。

所以,要讓孩子有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需要進行語言的積累。語言積累從出生就開始,準確的說在寶寶在媽媽肚子裡的時候就已經開始了,就是所謂的胎教,因為孩子還是胎兒的時候,聽力就已經在發育。

方法很簡單:爸爸媽媽平時做任何事情的時候,都可以邊做邊給孩子描述,這樣,孩子耳濡目染,不僅能積累詞彙,還能很快理解語言的意思。那麼,在日常生活中,當他想要表達同樣意思的時候,就能很自如的說出來。

如果你覺得自己話太少,語言表達能力不強,那麼,可以照著書講故事、念兒歌。故事有情感,兒歌有節奏和韻律感,孩子能從這些感受中理解其中的意思,慢慢的也就學會了表達。

閱讀對於培養語言表達能力是很有效的方法。小的時候,可以讀給孩子聽;長大一些了,進行親子共讀;再長大些,引導孩子自己閱讀。

有人說:閱讀貧乏的人,一定是語言貧乏的人。就是這個意思。

②給孩子語言輸出的機會

我們日常生活中是否看到過這樣的場景:孩子想喝水,只要指著水杯“啊啊”兩聲,爺爺奶奶立馬把水杯端到孩子跟前。

分享一個小故事:

有兩個人住在同一個社區10年了,一個是正常人,一個是盲人。他們都住5樓,每天至少都要上下樓梯4趟。

有一天,問正常人,從1樓到5樓,一共有幾級臺階?正常人一臉茫然。

而問到盲人時,他很清楚的記得是64級臺階,而且只要他走過的地方,他全部都記住了。只是因為他看不見,所以需要通過數臺階數量來判斷是否已經到達目的地。

當一個人,沒有迫切需要某一種能力,去完成一件事情的時候,他在這方面的能力就不會得到發展,甚至退化。

同理,語言表達也是一樣的,當她不需要說:奶奶,我要喝水。甚至連“喝水”兩個字都不需要說,就能滿足喝水的需求時,她就沒有了表達的動力,那麼,她的語言表達能力就得不到發展。

所以,引導孩子清楚的表達出自己的需求,是提高語言表達能力的重要因素。

當寶寶指著杯子“啊啊”發聲時,可以問問她:

寶寶,你在說什麼?

你想要什麼?

哦~~你想要喝水嗎?

那你告訴媽媽:喝—水

第一次孩子還不會表達的時候,可以先給孩子示範。根據孩子的情況從詞語到句子,從簡單到複雜。

當孩子知道了如何表達,下一次再想喝水的時候,可以假裝看不到他的手勢,側耳去聽他說什麼,讓他知道只有說出來,媽媽才明白。這樣引導他一步一步的去表達。

此外,讓孩子複述、講述故事,講述一天發生的事情,也能很好的鍛煉語言表達能力。

③語言遊戲

再介紹一個既有輸入又有輸出的實操性很強的遊戲:傳話遊戲。

比如,1歲半的寶寶可以這樣玩。

寶貝,請你去叫爸爸拿一雙媽媽的紅色襪子,好不好?媽媽的紅色襪子。

然後提前跟爸爸溝通好,引導她把“紅色襪子”說出來,爸爸才拿給她。

這個過程中,他需要聽明白你要的是什麼,然後為了完成任務,還要跟“不知情”的爸爸表達出來他要的是什麼東西,迫使他認真聽並記住你說的話。還迫使他把“紅色襪子”這幾個字說出來,這樣爸爸才能明白。

這樣既鍛煉了孩子的聽覺、注意力,也培養了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

可以根據寶寶的發展情況,來設定所傳話語的長度,從簡單到複雜,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

玩的時候,不要讓他覺得大人在考他,假裝真的需要他幫忙,這樣他的成就感更強,積極性也會更高。

美國著名教育家杜威也說,少年兒童應該從生活中學習,在做事中去學習,而不是在書本裡學習。他認為教育中永遠成功的教學方法就是“給學生一些事情去做,不是給他們一些東西去學”。

如果孩子的發展情況讓你焦慮了,與其從別人的安慰中尋找一點心理慰藉,不如行動起來,幫助孩子去發掘她的潛能,幫助孩子健康的成長。

關注童心家庭早教,學習家庭早期教育,

讓孩子的潛能得到充分發揮,讓教育孩子變得輕鬆愉快!

童心家庭早教的作者是一位國家高級育嬰師、高級家庭教育指導師、全腦潛能開發師

3、所謂的順其自然,不是放任不管

孩子的成長,確實應該順其自然,但是順其自然並不代表放任不管,而是順應孩子的成長規律,給孩子提供適合她成長的環境。

0-6歲是孩子語言發展的關鍵時期,孩子從剛出生不會說話;到注意成人的語言表達,開始關注成人說話時的口形;再到學著發音,把不同的的語音和所代表的物件聯繫到一起;再到會準確發聲,會說字、詞、短語,最後能夠完整地表達自己的意思。這個過程是一個逐步發展的過程,需要一個適合的語言發展環境。

我們成人總是以為孩子說話根本不用教,自然而然地就能學會,實際上孩子說話是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下,通過對家長語言的觀察、模仿再到實踐,這個過程本身就是學習的過程。

①首先向頭腦中輸入

我們會發現,孩子到了一定年齡,就突然會說話了。或者本來只會說些簡單的詞語和短句的孩子,仿佛在一夜之間語言的表達能力就會突飛猛進地發展起來。因此有家長誤認為學會說話是自然而然的過程。

其實這是個日積月累的過程,孩子所表達的這些東西,都是在日常生活中慢慢積累起來的,只有前期的積累,才會有後期的語言爆發。如果孩子從來沒聽到過“吃飯”這個詞,他餓了知道跟大人表達嗎?

那位2歲半還不會叫爸爸媽媽的孩子,去醫院檢查一切正常。其實並不是孩子有生理上的語言障礙,而是因為孩子一直在老家由爺爺奶奶帶,而爺爺奶奶話很少很少,跟孩子之間幾乎沒有溝通。孩子沒有語言的輸入,當然就沒法輸出。

再比如狼孩,她跟狼群生活在一起,沒有聽到過人的語言,所以當然不會說人話。

所以,要讓孩子有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需要進行語言的積累。語言積累從出生就開始,準確的說在寶寶在媽媽肚子裡的時候就已經開始了,就是所謂的胎教,因為孩子還是胎兒的時候,聽力就已經在發育。

方法很簡單:爸爸媽媽平時做任何事情的時候,都可以邊做邊給孩子描述,這樣,孩子耳濡目染,不僅能積累詞彙,還能很快理解語言的意思。那麼,在日常生活中,當他想要表達同樣意思的時候,就能很自如的說出來。

如果你覺得自己話太少,語言表達能力不強,那麼,可以照著書講故事、念兒歌。故事有情感,兒歌有節奏和韻律感,孩子能從這些感受中理解其中的意思,慢慢的也就學會了表達。

閱讀對於培養語言表達能力是很有效的方法。小的時候,可以讀給孩子聽;長大一些了,進行親子共讀;再長大些,引導孩子自己閱讀。

有人說:閱讀貧乏的人,一定是語言貧乏的人。就是這個意思。

②給孩子語言輸出的機會

我們日常生活中是否看到過這樣的場景:孩子想喝水,只要指著水杯“啊啊”兩聲,爺爺奶奶立馬把水杯端到孩子跟前。

分享一個小故事:

有兩個人住在同一個社區10年了,一個是正常人,一個是盲人。他們都住5樓,每天至少都要上下樓梯4趟。

有一天,問正常人,從1樓到5樓,一共有幾級臺階?正常人一臉茫然。

而問到盲人時,他很清楚的記得是64級臺階,而且只要他走過的地方,他全部都記住了。只是因為他看不見,所以需要通過數臺階數量來判斷是否已經到達目的地。

當一個人,沒有迫切需要某一種能力,去完成一件事情的時候,他在這方面的能力就不會得到發展,甚至退化。

同理,語言表達也是一樣的,當她不需要說:奶奶,我要喝水。甚至連“喝水”兩個字都不需要說,就能滿足喝水的需求時,她就沒有了表達的動力,那麼,她的語言表達能力就得不到發展。

所以,引導孩子清楚的表達出自己的需求,是提高語言表達能力的重要因素。

當寶寶指著杯子“啊啊”發聲時,可以問問她:

寶寶,你在說什麼?

你想要什麼?

哦~~你想要喝水嗎?

那你告訴媽媽:喝—水

第一次孩子還不會表達的時候,可以先給孩子示範。根據孩子的情況從詞語到句子,從簡單到複雜。

當孩子知道了如何表達,下一次再想喝水的時候,可以假裝看不到他的手勢,側耳去聽他說什麼,讓他知道只有說出來,媽媽才明白。這樣引導他一步一步的去表達。

此外,讓孩子複述、講述故事,講述一天發生的事情,也能很好的鍛煉語言表達能力。

③語言遊戲

再介紹一個既有輸入又有輸出的實操性很強的遊戲:傳話遊戲。

比如,1歲半的寶寶可以這樣玩。

寶貝,請你去叫爸爸拿一雙媽媽的紅色襪子,好不好?媽媽的紅色襪子。

然後提前跟爸爸溝通好,引導她把“紅色襪子”說出來,爸爸才拿給她。

這個過程中,他需要聽明白你要的是什麼,然後為了完成任務,還要跟“不知情”的爸爸表達出來他要的是什麼東西,迫使他認真聽並記住你說的話。還迫使他把“紅色襪子”這幾個字說出來,這樣爸爸才能明白。

這樣既鍛煉了孩子的聽覺、注意力,也培養了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

可以根據寶寶的發展情況,來設定所傳話語的長度,從簡單到複雜,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

玩的時候,不要讓他覺得大人在考他,假裝真的需要他幫忙,這樣他的成就感更強,積極性也會更高。

美國著名教育家杜威也說,少年兒童應該從生活中學習,在做事中去學習,而不是在書本裡學習。他認為教育中永遠成功的教學方法就是“給學生一些事情去做,不是給他們一些東西去學”。

如果孩子的發展情況讓你焦慮了,與其從別人的安慰中尋找一點心理慰藉,不如行動起來,幫助孩子去發掘她的潛能,幫助孩子健康的成長。

關注童心家庭早教,學習家庭早期教育,

讓孩子的潛能得到充分發揮,讓教育孩子變得輕鬆愉快!

童心家庭早教的作者是一位國家高級育嬰師、高級家庭教育指導師、全腦潛能開發師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