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小兒流涎的飲食調理——20170508

張曉燕主任醫師

小兒流涎即常說的流口水, 是指口中唾液不自覺地從口內流溢的一種病證。 一般來說, 隨著寶寶的生長發育, 1歲以後這種症狀會逐漸消失, 如果到了2歲以後寶寶還在流口水, 就可能是異常現象了, 因此請家長注意觀察寶寶的情況並及時帶寶寶去醫院檢查和隨診。

小兒流涎時除了注意保持清潔、加強護理和及時就醫外, 飲食調理時需要辨別寒熱而因人施膳, 具體的飲食調理如下:

1脾胃虛寒型患兒的飲食:宜溫中健脾為主, 並注意選食富含蛋白質及維生素豐富的食物, 如山藥、紅薯、香菇、蝦、羊肉、雞肉、刀豆、韭菜、花生、蘋果、核桃等。

2脾胃熾熱型患兒的飲食:宜食用清熱養胃、瀉火利脾的食物, 如綠豆、絲瓜、冬瓜、梨、西瓜等。

3忌吃含咖啡咽的食物。 含咖啡因的食物, 可能會刺激寶寶頻繁流口水, 還可能會損害神經系統, 因此需遠離。

4忌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由於患兒常同時有口咽黏膜炎症或口腔潰瘍的存在, 因此應儘量避免食用如花椒、芥末、咖喱等調味品。

5酌情適量飲水, 注意清淡飲食和吃易於消化的食物, 忌過鹹過油的食物, 忌碳酸飲料或其他飲品, 保證充足的蔬果和足夠的蛋白質等營養成分, 並注意寶寶的便便, 訓練寶寶定時便便並保持便便的通暢。

責任編輯

時明慧

張曉燕 主任醫師

從事臨床工作30年, 能熟練應用傳統醫學理論, 綜合分析營養與疾病的關係, 並結合不同人群的營養與膳食特點, 為患者提供科學實用的營養處方。

擅長:孕前營養優生干預、孕產期優生優育營養指導、妊娠期糖尿病、糖尿病、高血壓病、便秘等營養指導和治療。

在省級以上刊物發表論文20餘篇。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