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幼師這3種交流方式做得好,孩子們都會愛上你!

管理好班級, 說白了就是管理好幼兒, 新幼師說話不管用?孩子欺生?並不是這樣!是你還不瞭解這9種和孩子交流方式。

作為幼師, 要善於運用語言激勵技巧, 激發幼兒的內在動因, 開發幼兒的潛在能量, 以提高幼兒的行為效率, 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

幼師在使用口頭語言調動幼兒積極性時, 須注意以下幾點:

1

滿足幼兒的自重感

教師在與幼兒交談時, 要有意識地肯定幼兒的價值, 提高其自我期望值, 強調幼兒的不可缺少性, 使其產生自重感。

由於一般人只關注那些對自己重要的事物, 因此當教師注意幼兒時,

就是表示關心它、重視它, 使其興奮愉悅, 積極性高。

教師不應總是強調自己的重要性, 例如:“你應該……”, “你一定要……”等, 讓孩子感到渺小和微不足道, 不僅起不到激勵作用, 反而打擊幼兒的積極性, 傷害其寶貴的自尊心。 幼師可以使用:“你可以嘗試……”、“你可以試試……”

2

準確地使用讚美之辭

“沒有賞識就沒有教育, 人性中最本質的需求就是得到尊重和欣賞。 就精神生命而言, 每個孩子都是為賞識而來的。 ”孩子們為滿足這種心理饑渴, 會孜孜以求。

教師在與幼兒交流談心過程中, 可以順其自然肯定幼兒優秀的一面, 不要吝惜讚美之辭。 因為讚賞不僅作為刺激變數強化著被讚美的行為, 而且能釋放、擴大人的能量。 但讚美之詞要準確,

誇具體事, 不泛泛誇張。 使用:“XX這件事你讓著XX, 你做得是對的!很棒!”, 告訴孩子, TA的哪個點是好的, 而不是泛泛的說:“XX你真棒!”, 這樣會讓孩子不清楚自己到底哪兒做的棒。

3

謹慎地運用否定性評價

如果說讚揚是撫慰人靈魂的陽光, 那麼批評就是照耀人靈魂的巨鏡, 能讓人更加真實地認識自己, 使人進步。 教師應謹慎地運用否定性評價。

教師利用它可以指明幼兒的不足之處, 間接地激勵幼兒做出期待中的反應。 對幼兒的不當批評、指責, 不僅難以改變幼兒的態度和行為, 反而容易導致他出於自衛的狀態, 特別是那種傷及自尊心的責難、嘲諷, 更容易引起抵觸情緒, 招來怨恨。 因此教師在交談中不可濫用批評, 應謹慎運用否定性評價。

首先, 批評可以在私下進行, 以親切的肯定的話語作開場白。 若發現幼兒的不當言行, 儘量避免在公開場合進行直接了當的說教, 而應在私下與該幼兒促膝談心。

開口就訓斥幼兒, 也許能解決當時的問題, 但幼兒由於出於被動行為, 而未能真心改過, 以後難免在犯。 而溫存的話語、稱讚和建議, 則有利於形成親切自然的交談氣氛, 促使幼兒敞開心扉, 接受意見。 我們可以這樣批評幼兒:“XX, 你上課時思維活躍, 反映也很快, 又能積極發言, 這很好, 如果能改掉插嘴的壞毛病, 舉手後再回答, 老師就更喜歡你了!”這遠比赤裸裸地批評幼兒亂插嘴要有效得多。

其次, 批評時對事不對人, 只否定幼兒的過失行為, 不要貶抑他的自我。

比較巧妙的批評是讚賞人自身的同時, 指出具體的不足方面, 寓批評於獎掖之中。 “××, 你向來都很守紀律, 是不是今天有什麼話急著想跟×××說?”主動為幼兒找臺階下, 說出幼兒的失誤是不常見的, 是偶然的, 表示對他的理解, 暗示他別再犯同樣錯誤。 在激勵幼兒向更高目標努力時, 不應說“這還不行, 重做”, 而應說“我覺得以你的聰明腦袋, 還能做得更棒。 ”

再次, 在批評幼兒時, 應以請求、協商的語氣提出改進建議, 而不要強求。 發現幼兒的失誤, 不要當作控制幼兒的把柄, 而應從關心幼兒的角度出發, 同他一起分析過失的原因, 使其心悅誠服, 並以商量的口氣提出改進意見, 讓幼兒處於協作參與成員的地位, 承擔責任, 克服缺點,

當老師向幼兒提出改正錯誤的要求時, 幼兒扮演著被使喚的奴隸角色, 消極應付, 任人擺佈, 有時甚至會引起幼兒的逆反心理, 性格頑劣的幼兒與老師還會對著幹, 達不到預期目的。

身體語言激勵人體是一種資訊發射站, 人與人接觸時, 除了用有聲語言外, 無時無刻不用動作、表情和體態等傳遞資訊, 表達情意。 教師應利用與幼兒頻繁接觸的優勢, 發揮身體語言的激勵功能。

1

幼師穿著打扮, 給人以美的享受, 使幼兒感到親切自然, 有利於增進溝通, 反之則會拉開心理距離, 使幼兒注意力分散, 有礙思想情感的交流。

點頭、拍肩、握手、手勢、姿勢等都屬動體態, 它對人的影響比靜體態強烈。 在與幼兒溝通時, 正確的姿勢是:身體微微前傾, 縮短彼此距離,兩眼平視幼兒周圍一帶以示誠意,不宜凝視幼兒眼睛,時而點頭贊允,時而提問補充,這樣會使幼兒感到你在關心他的話題,從而使他談起來更生動、更熱情、更起勁。像擤鼻涕、挖耳孔、蹺二郎腿、伸懶腰等動作和姿態,是不尊重幼兒,無視幼兒存在的表現。

2

表情的運用人主要有五種表情即喜悅、憤怒、悲哀、恐懼和厭惡,其表達部位主要集中在面部,包括眉、眼、鼻、口、耳、面部肌膚,如揚眉示高興,注視顯自信等,教師在與幼兒交流思想的過程中,應恰當地運用各種表情,以加強口頭語言的表現力和感染力,如表揚時笑顏逐開,批評時嚴肅認真,談起不良現象時深惡痛絕,無聲地激勵幼兒改正不當行為。

3

人際空間的運用每個人都需要一定生存空間和社交空間,一旦其空間被侵犯,就會引起對方的種種反應。如:教師走近不守紀律的幼兒時,幼兒立即循規蹈矩等。

教師應根據不同的需要,來調整與幼兒之間的空間距離,提高管理力度,更加有效地鼓勵幼兒做出期待中的反應。

當然教師不能無故侵犯幼兒的空間領域,以免引起不滿,不利於教育和管理過程的開展。例如:孩子們圍成一團正津津有味地看著什麼圖書,此時教師若因陰沉著臉走近幼兒,定會讓孩子們感害怕,會本能的合上書。反之,若教師能微笑著走近幼兒,並與他們共同探討在看什麼書的話,孩子們定會興奮地暢所欲言,無形地拉近了師幼間的情感距離。

教師應綜合運用身體語言,塑造自己美的形象,做到衣著得體,儀錶端莊,平易可親,老成持重而不顯呆板,談笑風生而不顯俗氣,瀟灑飄逸而不顯矯飾,有這種風度的教師,在教學時能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在管理中可以調動幼兒的積極性。

以教學活動為例,當幼兒起立回答問題時,教師以親切期待的目光注視幼兒,面含微笑,輕輕點頭,以示鼓勵;微微搖頭,暗示幼兒糾偏補漏,這就比有聲的批評委婉得多,幼兒也容易合作。

與幼兒保持密切交往的教師力求避免一些不當身體語言對幼兒的消極影響:擠眼吐舌,搖頭晃腦,唾沫橫飛,板著面孔斜眼看人,蹺起二郎腿漫不經心地與幼兒談心,等等,這些體態語既有損教師形象,也給幼兒以不良的示範作用。

教師利用書面語言調動幼兒積極性,主要是通過評語進行的。教師所寫的令幼兒回味無窮的評語,給幼兒提供一面自我認識的鏡子,使幼兒仔細琢磨,不斷受到啟迪和激勵,從而維持其興奮的、積極的心態,參與班級各項活動。要發揮評語的激勵功能,須注意的是:

1

評語個性化,避免模式化,切忌千人一面

抓住了幼兒的個性特點,實際上是突出了幼兒的自我,肯定了他的自我價值,點燃其身體內“火種”。

2

以肯定幼兒的優點和進步為主

對幼兒的評定要充分地肯定幼兒一點一滴的進步,發掘幼兒的閃光點,以樹立其自信心。對幼兒的缺點當然不能避而不談,要抓住主要問題,提出希望,並相信幼兒改掉缺點不是很困難的,切忌羅列現象,歷數毛數,主次不分。

3

評語要具體明確

評定的文字要淺顯易懂,語氣親切自然,用詞準確得體,褒獎具體,批評婉轉。幼兒聽後,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努力方向,並從中獲得進取的力量。

此外,評語涉及的內容要客觀公正,不能使幼兒覺得委屈不平;要全面深刻,不可空乏描述、不得要領。只有寫出了幼兒的特點,寫出了幼兒的個性,幼兒才會從中不斷汲取前進的能量。

語言激勵藝術是班級管理獲得成功的必要保證,作為教師必須加強自己的語言修養,提高自身語言的表現力和感染力,逐步掌握語言激勵技巧,以有效地實現班級管理目標。

縮短彼此距離,兩眼平視幼兒周圍一帶以示誠意,不宜凝視幼兒眼睛,時而點頭贊允,時而提問補充,這樣會使幼兒感到你在關心他的話題,從而使他談起來更生動、更熱情、更起勁。像擤鼻涕、挖耳孔、蹺二郎腿、伸懶腰等動作和姿態,是不尊重幼兒,無視幼兒存在的表現。

2

表情的運用人主要有五種表情即喜悅、憤怒、悲哀、恐懼和厭惡,其表達部位主要集中在面部,包括眉、眼、鼻、口、耳、面部肌膚,如揚眉示高興,注視顯自信等,教師在與幼兒交流思想的過程中,應恰當地運用各種表情,以加強口頭語言的表現力和感染力,如表揚時笑顏逐開,批評時嚴肅認真,談起不良現象時深惡痛絕,無聲地激勵幼兒改正不當行為。

3

人際空間的運用每個人都需要一定生存空間和社交空間,一旦其空間被侵犯,就會引起對方的種種反應。如:教師走近不守紀律的幼兒時,幼兒立即循規蹈矩等。

教師應根據不同的需要,來調整與幼兒之間的空間距離,提高管理力度,更加有效地鼓勵幼兒做出期待中的反應。

當然教師不能無故侵犯幼兒的空間領域,以免引起不滿,不利於教育和管理過程的開展。例如:孩子們圍成一團正津津有味地看著什麼圖書,此時教師若因陰沉著臉走近幼兒,定會讓孩子們感害怕,會本能的合上書。反之,若教師能微笑著走近幼兒,並與他們共同探討在看什麼書的話,孩子們定會興奮地暢所欲言,無形地拉近了師幼間的情感距離。

教師應綜合運用身體語言,塑造自己美的形象,做到衣著得體,儀錶端莊,平易可親,老成持重而不顯呆板,談笑風生而不顯俗氣,瀟灑飄逸而不顯矯飾,有這種風度的教師,在教學時能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在管理中可以調動幼兒的積極性。

以教學活動為例,當幼兒起立回答問題時,教師以親切期待的目光注視幼兒,面含微笑,輕輕點頭,以示鼓勵;微微搖頭,暗示幼兒糾偏補漏,這就比有聲的批評委婉得多,幼兒也容易合作。

與幼兒保持密切交往的教師力求避免一些不當身體語言對幼兒的消極影響:擠眼吐舌,搖頭晃腦,唾沫橫飛,板著面孔斜眼看人,蹺起二郎腿漫不經心地與幼兒談心,等等,這些體態語既有損教師形象,也給幼兒以不良的示範作用。

教師利用書面語言調動幼兒積極性,主要是通過評語進行的。教師所寫的令幼兒回味無窮的評語,給幼兒提供一面自我認識的鏡子,使幼兒仔細琢磨,不斷受到啟迪和激勵,從而維持其興奮的、積極的心態,參與班級各項活動。要發揮評語的激勵功能,須注意的是:

1

評語個性化,避免模式化,切忌千人一面

抓住了幼兒的個性特點,實際上是突出了幼兒的自我,肯定了他的自我價值,點燃其身體內“火種”。

2

以肯定幼兒的優點和進步為主

對幼兒的評定要充分地肯定幼兒一點一滴的進步,發掘幼兒的閃光點,以樹立其自信心。對幼兒的缺點當然不能避而不談,要抓住主要問題,提出希望,並相信幼兒改掉缺點不是很困難的,切忌羅列現象,歷數毛數,主次不分。

3

評語要具體明確

評定的文字要淺顯易懂,語氣親切自然,用詞準確得體,褒獎具體,批評婉轉。幼兒聽後,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努力方向,並從中獲得進取的力量。

此外,評語涉及的內容要客觀公正,不能使幼兒覺得委屈不平;要全面深刻,不可空乏描述、不得要領。只有寫出了幼兒的特點,寫出了幼兒的個性,幼兒才會從中不斷汲取前進的能量。

語言激勵藝術是班級管理獲得成功的必要保證,作為教師必須加強自己的語言修養,提高自身語言的表現力和感染力,逐步掌握語言激勵技巧,以有效地實現班級管理目標。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