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此女貴為皇室宗親,但命運多舛,先後嫁給爺孫二人,憂傷而死

在中國歷史上, 西漢這個王朝為了緩和和周邊國家比如匈奴的關係, 制定了和親政策, 這個政策雖然有利於緩和國與國之間的關係, 但是有很多的皇室的女子卻因此遠離家鄉, 比如最出名的王昭君。

劇照

今天所講的是劉細君, 漢武帝的侄子的姑娘, 屬於皇親國戚了, 不過她卻沒有享受到一天的皇家待遇, 因為父親劉建企圖謀反, 但是失敗了, 之後自殺, 母親也被斬首, 這樣由於年幼, 劉細君躲過了一劫, 成為孤兒。

之前熱播過的《解憂公主》, 這個公主和劉細君是同樣的命運, 但是劉細君要比解憂公主早一些, 當時, 漢武帝主要是想聯合其他力量來消滅匈奴, 於是和烏孫國進行和親, 就將劉細君嫁給了烏孫國的老單于獵驕靡。 想想嫁給一個可以做他爺爺的人是啥樣子的心情。

劇照

不過這老傢伙非常精明啊, 一邊給漢朝下聘禮娶了漢朝的公主劉細君, 與此同時又接受匈奴的和親, 娶了匈奴的女子, 這樣兩邊不得罪, 還抱的兩個美人。

烏孫國其實當時的條件非常的艱苦, 文明落後, 劉細君難免風俗習慣不通, 非常彆扭, 更鬱悶的是, 過了兩年, 老單于掛了, 其孫子岑陬軍須靡繼承王位。 按照烏孫習俗新王要繼承舊王的所有妻妾。

也就說, 她又要嫁給了新單于, 也就是之前的孫子。

軍須靡

不過劉細君心裡無法接受這樣的習俗, 請求回到自己的國家, 但是漢武帝為了聯合烏孫抗擊匈奴的大局, 並沒有同意公主的請求, 無奈之下, 只得下嫁。

其實對於劉細君在烏孫國的生活, 可以說沒有任何溫情可言, 語言不通, 習俗也不同, 夫妻之間也很少會面, 不過, 劉細君還是為當時的軍須靡生下了一個女兒, 之後由於過度的憂傷, 也許就是抑鬱吧, 就這樣20歲就死在了烏孫國。

在那段煎熬的歲月裡,

她曾經這樣說:"吾家嫁我兮天一方, 遠托異國兮烏孫王。 穹廬為室兮氈為牆, 以肉為食兮酪為漿。 居常土思兮心內傷, 願為黃鵠兮歸故鄉。 " 足以見得這位遠在他鄉的公主有多麼的想念自己的家鄉。

喜歡我的文章, 還請關注哦!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