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薩德”落地,一位中國退伍老兵怒了:一日著軍裝,終生念國危

3月8日上午, 外交部部長王毅就中國的外交政策和對外關係回答中外記者提問。 談及美韓執意部署“薩德”, 王毅表示, 中方堅決反對在韓國部署“薩德”反導系統。 我們奉勸韓國國內某些勢力不要再一意孤行, 否則結果只能是損人又害己。 中方敦促韓方懸崖勒馬、中止部署, 不要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編者按

熟悉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外交辭令的人應該知道, 類似“懸崖勒馬”這樣的字眼, 可從來不輕易說, 上一次使用據悉都是幾年前的事兒了。 此次, 王毅外長就中韓關係再一次提到, 可見此事的嚴重性。

目前, 全世界要說對薩德最關心和關注的人, 韓國人、美國人都算不上, 毫無疑問是中國人。 這不, 聽說3月6日薩德系統的部分裝備, 已經通過軍用運輸機運抵駐韓美軍烏山空軍基地, 一位中國退伍老兵怒了!

以下系這位退伍老兵3月8日發在朋友圈中的文章, 中國軍網編輯僅進行了個別文字與修辭方面的修改, 全文刊用以饗讀者。

3月8日, 國際婦女節。

作為一位兩個孩子的父親, 為了讓媳婦休息一下, 我6點10分起床, 給9歲的大兒子早早做好早飯。 走進臥室, 看到僅有6個月的二兒子睡夢中露出的笑容, 不由自主地親吻了一下……等孩子吃完飯, 窗外已陽光明媚。 生活如這般美好, 身、心皆滿足!

然而, 連日來的新聞, 讓我這個曾經服役16年的老兵無法按捺內心的憤怒,

韓國部署“薩德”反導系統, 遠在萬里之外的美國既是始作俑者, 又是操盤手, 更是最大獲利方。 一旦“薩德”在韓部署到位, 美國利用部署反導系統構建的“反導霸權”禍水將引入東北亞。

國家之危, 是每個公民特別是每個當過兵的人日夜牽掛的事。

1997年12月, 剛滿18歲的我, 入伍至原南京軍區聯勤某分部。 整天蹲在山溝裡的後勤部隊, 能有什麼大作為?打仗何時能輪到我們?“守家護院不出事”的念頭曾一度讓我有些“心安理得”!

然而, 在部隊服役的十多年間, “首戰用我、全程用我、用我必勝”的磨礪讓我心潮澎湃、激情滿懷;“圍繞保障練打贏、圍繞打贏練保障”的思想讓我入腦入心、醍醐灌頂;在“保障練、練保障”的熱潮中, 我參與了系列實兵演習, 目睹了官兵為了提升戰鬥力而刻苦訓練的一舉一動。 這一幕幕場景在我腦海裡留下深深烙印, 一生一世也不會忘記。 在部隊, 我榮立過1次二等功、3次三等功, 我的血管裡時刻流淌著軍人的熱血。 這種熱度並未因退伍而有所降低。

2013年12月, 服役滿16年的我轉業了。 告別直線加方塊的軍營生活, 步入社會經濟的浪潮中, 憑著當兵人的實在、踏實、努力, 我和朋友艱苦創業, 經營的文化傳媒公司由1輛Led宣傳車起步, 逐步增長到6輛, 3年的時間, 淨資產達到200多萬元。

2016年徵兵宣傳工作開始後,

我主動找到縣人武部領導, 提出把公司購置的6輛LED宣傳車開來免費用於徵兵宣傳, 免費製作徵兵宣傳視頻、噴繪, 而我則放下手頭的工作, 主動請纓擔任“東阿縣徵兵形象大使”, 向應徵青年講述自己在部隊成長進步的經歷, 鼓勵他們到軍營建功立業。 當時, 6輛LED顯示幕流動徵兵宣傳車活躍在東阿縣的大街小巷、鄉鎮集市, 動感的鏡頭、流暢的畫面、醒目的言語, 成為縣城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時至今日,我最愛看的電影依然是部隊題材的;最留戀的依然是老部隊的點滴;最思念的還是老部隊的人和事。前幾天,老部隊的戰友打電話告訴我,部隊改編了,是否願意回來看一看?不少戰友都以為我肯定會回去,但我婉言拒絕了。

問及原因,我解釋,其一,部隊整編事務繁雜,我不宜去打擾;其二,當年我們以部隊為榮,今天我們還沒有達到回報部隊的能力和水準,回老部隊怕只能添麻煩而不能增彩,所以,即便我再想念,目前還是不回去打攪為好。

在部隊服役16年,轉業回到家鄉4年,工作順利,生活基本小康,父母身體健康,妻子賢慧,孩子懂事,應該說,我的生活無憂無慮。然而,越是這樣,我越擔心國家的安危,越擔心幸福的生活被破壞。

書上說,祖國,是一個民族的根,是一個民族能夠將自己的夢想變成現實的依託,是一個民族能夠孕育自己的英雄和偉人的搖籃。只有愛自己的祖國,我們的民族才能成為這個蔚藍色星球上最富強、最不可戰勝的民族。我們的人民才能過著幸福的生活。

於是,2017年3月8日,在婦女節的這天,我到公司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公司的6輛宣傳車分成兩路,走上街頭宣傳“抵制薩德”。

這一天,公司停業,損失了兩萬多元錢的營業額,然而我收穫的遠比損失得多:車在路上,很多熱心人紛紛要求給我“發紅包”,補助我的油料、車輛費用;路人看到後,自發拿出手機拍照併發到朋友圈;商家客戶給我打電話,讚揚我們公司有社會責任感……我想,這既是對我們的讚譽,更是每名中國人反對“薩德”、渴望和平的心聲。

一日著軍裝,終生念國危。

我知道,還有許許多多的老兵會和我做出一樣的選擇:若有戰,召必回!

作者:薛洪剛

編輯:火藝卉 陸金路

值班:錢宗陽

編審:曲延濤

時至今日,我最愛看的電影依然是部隊題材的;最留戀的依然是老部隊的點滴;最思念的還是老部隊的人和事。前幾天,老部隊的戰友打電話告訴我,部隊改編了,是否願意回來看一看?不少戰友都以為我肯定會回去,但我婉言拒絕了。

問及原因,我解釋,其一,部隊整編事務繁雜,我不宜去打擾;其二,當年我們以部隊為榮,今天我們還沒有達到回報部隊的能力和水準,回老部隊怕只能添麻煩而不能增彩,所以,即便我再想念,目前還是不回去打攪為好。

在部隊服役16年,轉業回到家鄉4年,工作順利,生活基本小康,父母身體健康,妻子賢慧,孩子懂事,應該說,我的生活無憂無慮。然而,越是這樣,我越擔心國家的安危,越擔心幸福的生活被破壞。

書上說,祖國,是一個民族的根,是一個民族能夠將自己的夢想變成現實的依託,是一個民族能夠孕育自己的英雄和偉人的搖籃。只有愛自己的祖國,我們的民族才能成為這個蔚藍色星球上最富強、最不可戰勝的民族。我們的人民才能過著幸福的生活。

於是,2017年3月8日,在婦女節的這天,我到公司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公司的6輛宣傳車分成兩路,走上街頭宣傳“抵制薩德”。

這一天,公司停業,損失了兩萬多元錢的營業額,然而我收穫的遠比損失得多:車在路上,很多熱心人紛紛要求給我“發紅包”,補助我的油料、車輛費用;路人看到後,自發拿出手機拍照併發到朋友圈;商家客戶給我打電話,讚揚我們公司有社會責任感……我想,這既是對我們的讚譽,更是每名中國人反對“薩德”、渴望和平的心聲。

一日著軍裝,終生念國危。

我知道,還有許許多多的老兵會和我做出一樣的選擇:若有戰,召必回!

作者:薛洪剛

編輯:火藝卉 陸金路

值班:錢宗陽

編審:曲延濤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