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完美先生”阿米爾·汗

【導讀】在眾人看來, 永遠謙和坦率, 不曾被任何醜聞纏身的阿米爾·汗堪稱“完美”, 但他是一個自稱常與社會格格不入的理想主義者, 他的生活和演出也有不如人意的地方, 他並不具備“和光同塵”式的“完美”。

阿米爾·汗保持著平均一年拍攝一部電影的速度, 在52歲這個年紀顯得殊為不易, 但對於正處於演藝生涯的黃金期, 幾乎每一部新作都能打破票房紀錄的寶萊塢男星而言, 卻又是驚人的低產。 在外人看來, 他的名望、地位、演技、對電影藝術的追求和社會責任感都充分體現了他的完美主義傾向, 對此,

他卻謙遜表示:“我只是對表演充滿熱情, 稱不上完美。 ”

▲青年時代的阿米爾·汗

他同樣拒絕被稱作“社會活動家”, 這是2013年《時代週刊》在評選全球百大影響力人物時賦予他的稱號。 誠然, 他的電影從《地球上的星星》開始, 一直都在反映社會問題。 由他主導製作的電視訪談節目《真相訪談》更是直面當下印度社會的種種敏感話題。 然而, 阿米爾·汗無意將自己塑造成聖人式的形象, 他所關注的, 始終是能夠打動自己的故事, 以及“在娛樂的同時, 試著去影響人們的思想和他們看待及思考事物的方式”。

“藝人的作用是什麼?”

“給社會帶來正面力量, 影響人們的思維方式, 讓社會結構更加穩健。 ”

在2012年阿米爾·汗面對《時代週刊》採訪吐露此番心聲之前,

他已經花費數十年光陰成為印度最成功的演員之一, 凝練出足以感召他人的“卡裡斯馬”, 在這之後, 他也從未食言。

出身電影世家的阿米爾·汗一路走來並不順暢, 羞怯的性格曾讓他在聚光燈下難以展現自我。 他與父親塔希爾·胡賽因關係疏遠, 但身為導演的父親曾在1982年拍攝電影《代售新郎》, 控訴印度“吃人”的嫁妝制度——父母必須提供貴重嫁妝才能嫁出女兒, 30年後阿米爾·汗的《真相訪談》裡也再現了這一在印度仍然司空見慣的現象。

▲阿米爾·汗(左)和家人

他因為印度版“羅密歐與茱麗葉”的《冷暖人間》走紅, 曾經也只是各色愛情片中的“小鮮肉”, 直到2001年的《印度往事》橫空出世, 才讓觀眾改變了對他的既定印象。

▲《印度往事》劇照

這部由阿素托史·哥瓦力克創作的優秀劇本在當時無人問津,

是阿米爾·汗慧眼識珠, 自己擔當製作人完成了影片攝製。 當時, 所有人都覺得投資拍攝一部長達222分鐘的體育電影無異於自殺, 但本片最終成為當年的票房黑馬, 並被奧斯卡提名為最佳外語片。 2007年他自導自演的《地球上的星星》探討了特殊兒童的教育, 再一次代表印度參選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地球上的星星》

在娛記看來, 永遠謙和坦率, 不被任何醜聞纏身的阿米爾·汗堪稱乏味, 他沒有像沙魯克·汗一樣在板球體育場醉酒鬧事, 像賽義夫·阿裡·汗一樣偷獵過保護動物, 更不可能像薩爾曼·汗那樣因酒駕被判入獄。 這種在娛樂圈理當滅絕的自製力, 確實使得他散發出令人信服的強大光輝。

但寶萊塢的運作模式是一柄雙刃劍——寶萊塢年產出逾1200部電影, 擁有12億人口的印度每年會購買超過40億張電影票。 大眾對頂級電影明星的崇拜幾近瘋狂。 然而, 使用了身為藝人的輿論影響力, 也就必須承擔失去粉絲愛戴的風險。

儘管2009年的《三傻大鬧寶萊塢》成為印度有史以來票房最高的影片, 但隨後製作一檔社會類電視節目的決心依然讓阿米爾·汗面臨從未有過的挑戰……

▲《真相訪談》現場

為精心準備自己的社會類電視節目《真相訪談》, 阿米爾·汗息影兩年, 他希望有盡可能多的觀眾關注這檔節目:節目本來由隸屬於默多克新聞集團的印度最大有線電視網路“印度之星”贊助, 在他的堅持下得以在國有電視臺同步播出。

《真相訪談》以官方語言印地語拍攝, 同時翻譯成多種印度語言, 在非黃金時間段的周日早上11點播出, 觀眾可以在隨後的午餐時間與家人進行討論。 節目還在主流報紙每週刊登專欄, 並與印度移動和同心銀行議定了捐款管道。

雖然阿米爾·汗僅僅將自己視為“敘述者”, 《真相訪談》的目的卻不囿於提出問題, 而是熱切希冀與觀眾一起排憂解難。 同“奧普拉脫口秀”一類的談話節目相比, 《真相訪談》中不存在那些輕佻的生活議題, 阿米爾·汗需要面對的, 是重男輕女、兒童性侵、醫療事故、種姓制度等長期被寶萊塢電影回避的話題。 觀看第一集節目的觀眾是9千萬, 這個數字在第一季最後一集結束時達到了5億。 浸淫寶萊塢多年的他深諳“娛樂性”的重要,他的編劇班子運用寶萊塢的編劇技巧來吸引觀眾眼球,節目中經常會出現或黃鐘大呂或春風拂面的警句,每一集都以歌曲結束,再配合主持人激動悲傷的表情,達到振聾發聵的效果。

阿米爾·汗不諱言自己的存在能影響到觀眾的情緒,如果換一個號召力稍弱的主持,《真相訪談》就不會引起社會各界的重視和關注。這檔節目遭遇過不少負面批評,甚至有當事者威脅要控訴阿米爾·汗本人,但他的社會影響力被節目推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也無需訝異越來越多的印度媒體稱呼他為“完美先生”,因為“完美”大抵是文字所能傳遞的最高褒獎。

▲新片《摔跤吧!爸爸》再一次打破票房紀錄

當然,如果按照切薩雷·帕韋斯的標準:“完美的行為源于純粹的中立”,那麼阿米爾·汗從來都不是一個絕對中立的人物,他有著強烈的表達欲望和自我主張。他在2015年底勇敢抗議印度人民黨的政策,雖然收到無數“忘恩負義”、“沒有良心”、“反對國家”的惡性攻擊,卻也堅持為祖國而自豪,絕不離開故土。他的新片《摔跤吧!爸爸》再一次打破票房紀錄,同樣引起了社會爭議:反對者認為電影只是男權和父權的產物,支持者則認為電影中處處體現出女權意識的覺醒和父親對女兒的真摯愛意。但是,沒有人能否認阿米爾·汗對祖國的眷眷深情,他只是一個自稱常與社會格格不入的理想主義者,他的生活和演出也有不如人意的地方,他並不具備“和光同塵”式的“完美”,很多人不喜歡他,但有更多人熱愛他。

浸淫寶萊塢多年的他深諳“娛樂性”的重要,他的編劇班子運用寶萊塢的編劇技巧來吸引觀眾眼球,節目中經常會出現或黃鐘大呂或春風拂面的警句,每一集都以歌曲結束,再配合主持人激動悲傷的表情,達到振聾發聵的效果。

阿米爾·汗不諱言自己的存在能影響到觀眾的情緒,如果換一個號召力稍弱的主持,《真相訪談》就不會引起社會各界的重視和關注。這檔節目遭遇過不少負面批評,甚至有當事者威脅要控訴阿米爾·汗本人,但他的社會影響力被節目推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也無需訝異越來越多的印度媒體稱呼他為“完美先生”,因為“完美”大抵是文字所能傳遞的最高褒獎。

▲新片《摔跤吧!爸爸》再一次打破票房紀錄

當然,如果按照切薩雷·帕韋斯的標準:“完美的行為源于純粹的中立”,那麼阿米爾·汗從來都不是一個絕對中立的人物,他有著強烈的表達欲望和自我主張。他在2015年底勇敢抗議印度人民黨的政策,雖然收到無數“忘恩負義”、“沒有良心”、“反對國家”的惡性攻擊,卻也堅持為祖國而自豪,絕不離開故土。他的新片《摔跤吧!爸爸》再一次打破票房紀錄,同樣引起了社會爭議:反對者認為電影只是男權和父權的產物,支持者則認為電影中處處體現出女權意識的覺醒和父親對女兒的真摯愛意。但是,沒有人能否認阿米爾·汗對祖國的眷眷深情,他只是一個自稱常與社會格格不入的理想主義者,他的生活和演出也有不如人意的地方,他並不具備“和光同塵”式的“完美”,很多人不喜歡他,但有更多人熱愛他。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