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湘西會戰老兵口述:17歲時就被抓去當兵抗日

湘西會戰也稱雪峰山戰役, 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中的最後一次會戰。 侵華日軍此戰目的是爭奪芷江空軍基地, 故又稱“芷江作戰”。

戰爭起於1945年4月9日, 止於6月7日。 在雙方參戰總兵力28萬餘人, 戰線長達200餘公里。 在王耀武指揮下, 湘西會戰取得了雪峰山大捷, 殲敵3萬餘人。 湘西會戰最後一仗主戰場為懷化漵浦縣的龍潭鎮、溫水鄉和邵陽市洞口縣的高沙、江口、青岩、鐵山一帶。 戰役以日本軍隊戰敗而結束。 湘西會戰的勝利標誌著中國抗日正面戰場由防禦轉入反攻階段。 湘西戰役老兵憶抗日的故事給大家憶抗日時光。

第一次上火線, 嚇都嚇得死

我們有幸找到了一位曾經參加了湘西會戰的抗戰老兵, 80歲的歐陽洪隆老人。

當年的老人還只有17歲, “那時, 我還只有這麼高。 ”老人用他的手掌在胸前比劃。 雖然年幼, 身體纖瘦。 但正在龍潭姐姐家走親戚的老人還是被國軍抓去當挑夫,

戰事吃緊啊。 在63年後的今天, 老人還記得清楚:“被抓去那天是1945年農曆三月初七。 ”但他實在是挑不動重重的糧草彈藥, 團長也可憐這個孱弱的少年, 就要他去當了自己的勤務兵。 於是, 背著團長的行軍被褥, 還有和他差不多高的步槍, 年僅17歲, 高約1.3米的陽洪隆就成為了一名抗日戰士, 在深山密林中隨軍行動了。 “我脖子上還掛著兩枚美國手雷。 ”老人說。 就這樣, 楊老不由自主地加入到了保衛自己家鄉的這場偉大戰爭中來了。

“第一次上火線, 嚇都嚇得死。 ”歐陽老人說。 當子彈在耳邊呼嘯, 炮彈在身邊炸開, 一條條鮮活的生命在身邊眼前倒下, 還是一個少年的陽洪隆覺到的是恐懼。 團部100多人從龍潭移往青山界,

結果在一個叫烏毛洞的地方被圍在一個山頭上。 日軍每次在天完全黑下來時才趁著夜色開始強攻, 團長命令“先不要急著開槍, 等鬼子的子彈打得差不多了再反擊。 ”天一亮, 就是我軍飛機的天下了。 “戰士們在陣地前依次擺上紅色、黃色、白色三塊布, 飛機大約在早飯後就來了, 把炸彈扔在前方日軍的陣地上。 ”後來鬼子受不了了, 就狼狽而逃。 歐陽老人說。 “在這裡被圍了三天四夜, 鬼子死傷有一二百人, 我們剩下的還有90多個”。

團長率部追擊, 把鬼子趕上了紅岩嶺。 紅岩嶺上有個很大的庵堂, 房子前後六進, 左右有廂房。 在這裡又和友軍把鬼子團團圍住, 圍了有四天四夜。 每天我們的飛機三五成隊的來扔炸彈。 我們不急,

鬼子又沒有糧食吃了, 餓死他們。 後來鬼子實在是受不了了, 就不要命的往外突圍。 “在這裡, 日軍被打死的怕有上千人, 我們的死傷也很慘重。 ”老人回憶說。

鬼子倒在我的槍口, 現在想起來都心驚肉跳

“我們還是追著鬼子打, 直追到洞口縣境內。 ”眼前的青石板路進入了一個深邃的山谷, 這個山谷叫馬頸骨。 小路兩邊是密不透風, 高可過人的毛竹, 旁邊是一條小溪, 山谷中異常安靜。 團長估計鬼子已經過去了, 就率部沿小路進入了山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