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愛因斯坦阻止向日本投原子彈,杜魯門一個反問讓他無話可說

1942年6月, 美國宣佈啟動曼哈動計畫, 該計畫就是讓從德國逃出來的猶太人科學家在儘快的時間裡研製原子彈, 讓美國在戰爭中佔據優勢, 因為, 當時的猶太人是極其憎恨德國的, 因此, 在短短的3年的時間裡就製造出了當時世界上作為強大的武器, 原子彈。 可隨著這原子彈製造出來了, 德國卻沒能等到這些猶太人的報復就滅了。

本以為德國滅了, 原子彈也沒用了, 可當時的美國所指向的卻不僅僅是德國, 由於珍珠港事件的爆發, 美國對於日本可謂是恨之入骨, 有了原子彈的出現, 美國自然是不會放過這個機會, 在加上, 當時的戰爭一直不斷, 美國也想要早點結束這場持久的戰爭, 更重要的是, 美國想要搶在蘇聯的前面將日本拿下, 可以進一步的穩固自己的國家地位。 就在這樣的情況下, 美國總統杜魯門下令將原子彈投放在日本。

在聽到這一消息後, 當時參與研製原子彈的愛因斯坦立即站出來阻止。 在他眼裡看似一個瘋狂的決定, 可杜魯門的兩個問題讓當時的愛因斯坦啞口無言, 杜魯門說:根據當前的戰爭局勢, 你知道在前線的戰士傷亡有多慘重嗎?如果繼續戰鬥, 又要有多少人付出生命?源於杜魯門是為了戰爭的後期著想,

愛因斯坦並沒有在說什麼, 1945年8月6日和8月9日, 美國相繼在日本廣島和長崎投下原子彈, 原子彈爆發的瞬間, 愛因斯坦為自己參與研製原子彈的事件深深的感到後悔, 他認為, 本次的日本受到如此大的災難完全是因為原子彈的研製成功。

可當時的美國不這麼想, 因為當時的日本作為一個東亞十分穩固的國家, 在戰爭中肆意的掠奪和發動戰爭, 並且手段堪稱殘忍, 如果不儘早結束, 將會有更多的受害者, 同時, 加上美國的私心, 對於二戰中原子彈的爆發, 美國至今也沒有感到悔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