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寶寶怎麼語言發育這麼慢,是不是有點“笨”?

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一群媽媽總會碰到一起, 互相問這問那的。 比如, 今天問你家孩子會說話沒有, 會叫爸爸媽媽了嗎?有的媽媽一聽別人家孩子說話很流利, 就急得不得了, 自己家的寶寶怎麼語言發育這麼慢, 是不是有點“笨”?這方面可不帶攀比的, 家長要尊重寶寶的語言發育規律。

兒童語言發育的六個階段

語言發育經過發音、理解和表達三個過程, 三方面內容一環緊扣一環, 具體又可分為6個階段。

1.預備期(0-1歲):此時是咿呀作語和初步理解階段, 又稱“先聲期”。

到寶寶8個月時這種發聲練習達到高峰, 並會改變音量以模仿真正的語言。 寶寶出生後家人就要不厭其煩地和孩子說話, 雖然最初寶寶聽不懂, 但是反復的語言可以刺激寶寶的聽覺, 說話的口形和神態會刺激寶寶的視覺, 久而久之, 言詞的聲音便開始成為物體或動作的信號。 寶寶10個月以後,

逐步在詞音、物體或動作聯繫的基礎上, 過渡到對詞的內容發生反應, 並逐步懂得詞的意義, 然後從模擬成人聲音開始, 經過不斷強化之後, 就能說出來。

2.語言發育第一期(1-1.5歲):這時期的語言特色是說單字句

能用手勢、表情輔助語言來表達需要;能以動物的聲音來代替其名;會模仿自己聽到的聲音, 如問:你幾歲?他會鸚鵡式複述:幾歲, 如同回音般, 故醫學上稱為“回音語”(“回音語”出現在這個階段, 並持續到2歲左右消失, 為正常)。

3.語言發育第二期(1.5-2歲):這個時期的幼兒開始知道“物各有名”, 喜歡問其名稱, 字句量迅速增加, 故又稱“稱呼期”。

4.語言發育第三期(2-2.5歲):能說短句, 會用代詞你、我、他, 開始接受“母語”所表現獨特的語法習慣, 如用感歎句來表示感情, 用疑問句詢問等。

5.語言發育第四期(2.5歲-3歲):這個階段會使用複雜句, 喜歡提問, 故又稱“好問期”。

6.完備期(3-6歲):說話流利, 會用一切詞類, 並能從成人的言談中發現語法關係, 修正自己錯誤的暫時性的語法, 逐漸形成真正的語言。

在教育孩子說話時,

要把聲音與實物結合起來, 充分利用生活環境中經常用到的實物詞彙, 如器具、動物、食物等有關名詞。 媽媽可以一邊反復說“蘋果”, 一邊用手指著蘋果, 不斷重複在寶寶頭腦裡建立蘋果的形狀和詞的聲音之間的聯繫, 以後再聽到“蘋果”這個詞的聲音, 寶寶就能想起來是什麼物體。 另外, 還可以通過唱歌、看繪本、講故事提高寶寶語言智慧的發展, 學習更多的詞彙。

有空的時候帶寶寶去戶外, 去公園、動物園、海洋館, 豐富寶寶的生活環境, 激發寶寶的求知欲, 讓寶寶的語言表達有更多的素材。 在0-6歲的語言敏感期, 多和寶寶說話, 一定會促進寶寶語言的發展, 説明寶寶建立優勢的語言能力哦!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