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一百年前光緒在北京大學的講話:他說了什麼?

光緒皇帝在北京大學的講話, 讀後讓人有一種完全不同於過往認知的感受, 一個封建皇帝沒有任何八股之氣息, 即便今天社會上流行的陳舊腐朽之氣也全然感覺不到, 沒有任何官場報告常用的官話、套話和空話, 更加沒有假話、空話和廢話, 讀後感到很新鮮, 一個古代君臨天下傲視黎民的封建皇帝, 卻看不到太多自以為“奉天承運”偉大正確的那種帝王霸氣。 這種氣質值得身為現代人的我們深思。

網路配圖

1898年戊戌變法, 經光緒皇帝下詔, 京師大學堂在孫家鼐的主持下在北京創立, 最初校址在北京市景山東街(原馬神廟)和沙灘(故宮東北)紅樓(現北京五四大街29號)等處。 京師大學堂是北京大學在1898年到1912年間所使用的名稱。 京師大學堂是中國第一所國立綜合性大學, 也是當時中國的最高教育行政機關。

和陸軍學校的一片沉寂不同, 京師大學堂的開學儀式隆重之至。

光緒不僅親自為京師大學堂題寫了校名, 還在開學這天率著軍機大臣、各部尚書一同出席, 規格禮遇之高, 著實罕見。 就連《紐約時報》駐遠東的記者懷特, 也通過美國公使向總理各國事務衙門提出申請, 希望開學儀式這天能參加。 光緒當即同意, 並且表示凡是願意參加的西方記者, 總理各國事務衙門都要大力提供方便。

舉行完隆重熱烈的相關儀式後, 光緒並沒有立即離去, 而是要孫家鼐將所有的學子們都召集到京師大學堂的禮堂裡面, 光緒要做戊戌變法和有關改革開放的重要形勢報告。 禮堂裡面黑壓壓的沾滿了將近一千名學子, 各部官員和京師大學堂的教習們站在兩側, 見皇上進來後,

都跪伏在地上, 三呼萬歲。 站在人群中的懷特也微微彎下腰去, 按照西洋的禮節鞠躬行禮, 目光卻帶著些許的激動, 望著緩緩走到人群前面的那個年輕的皇上。

這是懷特第一次見到光緒皇帝, 也正是從這一刻起, 這位《紐約時報》駐遠東的記者,

掀開了他記者生涯中最為精彩和燦爛的一頁。 從一個報導遠東奇聞異事的普通記者, 轉變成為打開中國這個神秘而古老國度的西方媒體的第一人。 很多年後, 這位後來伴隨著光緒皇帝度過了無數驚心動魄的歷史關口, 和這位皇帝結下了深厚情誼的懷特, 在他紐約的家中寫道:

那是北京深秋一個明亮的上午, 在中國近代第一所真正意義上的大學——京師大學堂內, 我第一次見到了光緒皇帝, 這個古老帝國名義上的統治者。 那時候, 這個國家的實際權力還掌握在頤和園裡面那個日漸衰老的太后, 和她所信任的一大幫官員手中。 而這個年輕的皇帝卻選擇了在這個深秋的季節, 從神秘的紫禁城中走了出來, 走進了他一手開創的這所大學裡面。

他看起來有些瘦弱和蒼白, 嘴角帶著一絲淺淺的但卻是無比自信的笑容走到人群前面, 平靜的注視著下麵的人群。 那一刻, 我甚至有些懷疑自己的眼睛, 我無法相信我所看到的這個年輕人, 竟然會是這個古老而龐大的國家的皇帝, 也無法理解, 他臉上那份自信和從容來源於何處。

站在人群前面, 光緒沉默了片刻後, 徐徐說道, “今天是京師大學堂正式開學的第一天, 所謂學堂, 在朕看來就是研習學問的地方。 我們的古人有一個傳統叫作, 坐而論道, 今天, 朕就和你們論一論這世間的道。 ”說罷, 光緒抬起右手輕輕的往下壓了壓, “大家都坐下吧, 朕也坐下。 ”

眾人遲疑了片刻,都紛紛席地而坐,目光有些疑惑的望著前面的皇上。一旁的太監也端過來一把放有明黃色座墊的椅子,光緒一提衣襟下擺,靜靜的坐下說道:“朕從識字開始,朕的老師就在教授朕為君之道,朕親政後,也在不斷學習治國之道。世間的道或許有所不同,但是朕一直在想,對於我們這樣一個國家,什麼才是真正的大道,什麼才是讓國家振興之道!”

“這次開辦京師大學堂遇到了很多阻力和質疑,大家也都清楚,這其中還死了人。死的這個人叫王長益,朕一直在想,他為什麼會死呢?又是誰把他逼死的呢?朕想到了幾百年前,也有一個姓王的人,叫王陽明,這個人大家都是知道的,他曾經說過一句話,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所以朕以為,王長益之死,就是死於心中之賊!而這個賊,不僅在他心中,也在我們每個人心中,要論清世間的大道,首先就要破除這心中之賊。”

王長益,因為家貧如洗,在科舉上面又是幾番落第,頗不得意。這次聽說就讀京師大學堂每月都有生活津貼,將來畢業後還能謀得一個實缺,左思右想後,雖然心裡也並不是十分情願,但還是到京師大學堂報了名。不曾想,他的這一舉動卻惹來了同住在旅店裡的其他學子們的譏諷和嘲笑。王長益為人忠厚老實,也不善言詞,再加上心中多少也有些羞愧,對這些人的謾駡更加不敢還擊,只是左躲右閃,儘量回避和那些學子們見面。

眾人遲疑了片刻,都紛紛席地而坐,目光有些疑惑的望著前面的皇上。一旁的太監也端過來一把放有明黃色座墊的椅子,光緒一提衣襟下擺,靜靜的坐下說道:“朕從識字開始,朕的老師就在教授朕為君之道,朕親政後,也在不斷學習治國之道。世間的道或許有所不同,但是朕一直在想,對於我們這樣一個國家,什麼才是真正的大道,什麼才是讓國家振興之道!”

“這次開辦京師大學堂遇到了很多阻力和質疑,大家也都清楚,這其中還死了人。死的這個人叫王長益,朕一直在想,他為什麼會死呢?又是誰把他逼死的呢?朕想到了幾百年前,也有一個姓王的人,叫王陽明,這個人大家都是知道的,他曾經說過一句話,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所以朕以為,王長益之死,就是死於心中之賊!而這個賊,不僅在他心中,也在我們每個人心中,要論清世間的大道,首先就要破除這心中之賊。”

王長益,因為家貧如洗,在科舉上面又是幾番落第,頗不得意。這次聽說就讀京師大學堂每月都有生活津貼,將來畢業後還能謀得一個實缺,左思右想後,雖然心裡也並不是十分情願,但還是到京師大學堂報了名。不曾想,他的這一舉動卻惹來了同住在旅店裡的其他學子們的譏諷和嘲笑。王長益為人忠厚老實,也不善言詞,再加上心中多少也有些羞愧,對這些人的謾駡更加不敢還擊,只是左躲右閃,儘量回避和那些學子們見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