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粵菜蘇浙本幫菜被日料“擠走”,餐飲業誰能笑到最後?

最近國外社交平臺上, 一款麥當勞曾經推出的四川風味蘸醬備受矚目。 這款1998年專門為動畫影片《花木蘭》推出的“四川辣醬”早已停止在美國供應。

但眾多消費者對這款辣醬仍然念念不忘。

川菜是中餐裡一個典型的例子, 在世界各國依據當地人的口味進行調整, 川菜乃至中餐受到越來越多外國人的歡迎。 在中國愈發多元化的餐飲市場中, 消費者對各國飲食的接受度也越來越高。

最近發佈的《中國餐飲報告(白皮書2017年)》, 以北上廣深及天津、重慶、南京、武漢、成都等共15個一二線城市為調研重點, 對各城市餐飲業進行調查。 除位列第一的火鍋、位列第三的川菜外, 西餐及日本菜分別位列2016年餐飲業份額前五及前八。 其中, 日本菜佔據了餐飲市場中4.5%的份額, 超過粵菜(4.4%)、本幫江浙菜(3.9%)及韓國菜(3.6%), 成為報告中的一匹“黑馬”。

殺出重圍的日本菜, 憑什麼把粵菜湘菜比下去?

據統計, 截至2015年7月, 亞洲地區的日本料理店共有45300家。 以大眾點評資料為例, 其北京市“日本菜”分類下共有975個條目, 上海市“日本菜”分類下, 共有3246個條目。

日本料理主打食材新鮮、口味清淡, 這種“健康牌”與當下的飲食觀念相近。 在京從事進出口外貿業務、每月用於外食花費近兩千元的霍霍(化名)在接受經濟觀察網採訪時說,

自己很喜歡吃海鮮, 尤其喜愛吃生三文魚, 所以有自己常去的日料自助餐廳。

與同樣餐廳環境優雅、口味清淡的粵菜和本幫菜相比, 霍霍認為, 日本料理讓她最滿意的地方是分量的控制, “喜歡就可以多來幾份, 不喜歡了就可以不再要了, 也不會一大盤就浪費。 ”但美中不足的是, 298元一位的價格讓她覺得這種“奢侈體驗”只能偶爾為之, 即便菜量控制得很好, 也無法忍住只是“吃到不餓”。

走高端路線使得日本料理必然無法以低成本、快速度的節奏擴張。 在北京生活十餘年、愛到各處餐廳用餐的王覺(化名)對經濟觀察網表示, “現在好一點的日料餐廳都需要提前定位,

一些人均上千的日料餐館還會限定接待人數”。

王覺說, 高端日本料理最吸引自己的理由在其服務和食材的細緻:“可以選擇坐在吧台看著師傅分割魚生、手握壽司”, “許多高級日料店都只提供晚餐, 因為使用的都是當天日本空運來的食材, 這些附加價值也是我願意為此付費的。 ”

高端路線的日料餐館人氣走高, 與越來越多的“入門級”日本餐館也有關。 除了刺身、懷石料理外, 拉麵、豬排飯等以居酒屋或家庭餐館為代表的日料品類, 以簡單的食材、更親民的價格和周到的服務大獲認可。 大部分日本料理店選址低調、擴張謹慎, 也成為其能夠長線發展的重要原因。

中國人不再無辣不歡了嗎?

擁有60余種“中華名小吃”、14個餐飲類“中華老字型大小”的四川省作為川菜的大本營,

並未失掉自己的“江湖地位”。 據北京餐飲行業協會統計, 2016年川菜在京餐飲市場佔有率為43%。 一些川菜企業年收入在10億元-30億元, 以眉州東坡(北京)、成都大蓉和為代表的餐飲公司位列2016中國特色餐飲集團前30。

另一個以辣為主的代表是湘菜, 旗下有六十餘家連鎖湘菜館的望湘園(833737)總經理劉慧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 曾經望湘園菜品的數量及口味標準全國統一, 望湘園目前在口味研發上更細化, 更注重不同地區及市場的口味差異, 並對食用油用量、辣度及鹹度進行調整。 據該公司於2017年4月公佈的財報顯示, 其2016年營收為8.03億元, 較上年同期減少8.52%。

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傳媒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湘菜愛好者黃楚新對經濟觀察網表示, 湘菜優勢主要體現在現炒現做、辣度純粹和價格適中。望湘園作為一家主打湘菜的集團,其菜品在某種程度上可以代表湘菜,但湘菜為了滿足大眾,在辣度、口味方面做了一些調整。湘菜目前的發展路徑正在逐漸從低端走向中高端。他表示,如果按照逐步滿足高端需求、同時走親民路線的發展路徑,湘菜在未來也能夠做到國內餐飲市場營業額前十。

與川湘菜相比,泰國菜更接近熱度褪去的穩定階段。北京市海澱區大鐘寺中坤購物廣場內,一家名為金芭蕉的泰國餐廳開設至今六年有餘,經歷了從“走紅”到逐漸沉澱的全過程。金芭蕉餐廳彭經理表示,與火鍋、日本料理相比,泰國菜的熱度已經褪去。餐廳目前的顧客中,回頭客占去相當一部分比例,並且有不少顧客並非住在附近。

彭經理認為,最能代表該餐廳水準的菜色是咖喱皇和冬陰功。但這兩道菜並未出現在該餐廳推出的兒童套餐中。帶孫子在商場內補習後,選擇該餐廳兒童套餐的岳女士對經濟觀察網說,願意嘗試這一價格近百的套餐主要是因為“就近、乾淨、放心”。

可辣可不辣,清淡鮮美成餐廳圈粉新手段

原料新鮮、口味清淡也不再是日本料理的獨家特色。曾以四川、重慶火鍋、成都串串香稱霸的火鍋市場正在發生改變,各類火鍋都在充分發揮當地飲食文化優勢,以吸引消費者。

王覺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因為自己愛吃火鍋,所以各個派系都嘗試過。“北派火鍋最豪放,牛羊肉白菜凍豆腐必不可少,銅鍋火熱,簡單直接。”粵系火鍋又分為兩個分支,一類“以海鮮為主,價格偏高”,另一類潮牛火鍋注重牛肉各個部位不同吃法,“對食材更講究”。另一支“異軍突起”的派系是雲南野生菌火鍋:“雲南食用菌種類多,雞縱菌、松茸、牛肝菌各有風味,但混在一起也毫不衝突,湯極鮮。”因為可選辣或不辣,食材選擇自由度極高,王覺表示:“大多數人都能在火鍋裡找到喜歡吃的東西”。

食材講究、湯頭鮮美也正在成為新派火鍋吸引顧客的優勢。家住海澱、從事IT技術業的小劉表示,自己雖然平時喜歡吃辣,但對潮汕牛丸火鍋的湯底印象深刻。

除了新派火鍋,以“清淡鮮美”為經營理念的還包括廣式粥點。裴小姐是一家名為火齊潮汕砂鍋粥的餐廳的服務員,她表示對自家餐廳最有自信的是菜品和服務。雖然店內主打菜品是熱騰騰的砂鍋粥,但裴小姐對店內夏季顧客流量仍有信心。“因為從老人到小孩,(各個)年齡層都適合”,“而且顧客喝完粥出一身汗,這個感覺是很舒服的。”

裴小姐表示,除顧客年齡層廣泛外,不少外國友人也是店內的常客。位於海澱區的這家餐廳開店一年有餘,已於近期將店面擴大三分之一。但下午四點半到晚上八點,顧客在該餐廳用餐仍需等位,平均等待時間30分鐘左右。

逐漸走向海外的中餐,能穩坐國內交椅嗎?

海底撈火鍋曾表示,2017年海外市場新增門店數量將達到80家。百勝中國於2016年宣佈,旗下火鍋連鎖小肥羊門店將繼續擴張,其北美地區門店目前已有40家。

海底撈創始人張勇在接受彭博社採訪時表示:“麥當勞、可口可樂和星巴克都是美國文化的標誌。如今中國經濟正在增長,世界對中國的關注度正在提高,我認為這對中國餐飲業的發展來說是個機會。” 在新加坡、首爾和悉尼都有分店的海底撈,是正在走出國門的中國餐飲的一個例子。張勇認為,吸引當地人而非中國顧客,對海底撈在海外的長期發展更重要。

除了海外門店數量增加,中國在食材供應方面也在滿足越來越多的國際需求。在我國千島湖等地,養殖並生產鱘魚子醬已有數年時間。雖然鱘魚在馬來西亞、泰國、越南及日韓等地都有養殖,但目前為止,能滿足英、法、德包括香港等地米其林餐廳魚子醬需求的,更多來自中國境內。

據《中國餐飲報告(白皮書2017年)》中資料,火鍋這一品類占去了整個餐飲業市場中22%的營業份額,比位列第二的自助餐多出10%,穩坐餐飲業中“最能賺錢”的位置。這與其類別不斷細分、選擇更加多元的發展路徑有關。對中國餐飲業者而言,滿足海內外顧客愈發多變的口味,需對各國各地的飲食習慣有透徹瞭解,並及時調整策略。另一方面,日本料理之所以能在激烈競爭中殺出重圍,與其穩紮穩打的謹慎發展模式密切相關。在市場中找到差異化競爭優勢、擁有長遠發展目光勢必會為餐飲業帶來積極影響。

(經濟觀察網 實習編輯 任芳言 據介面、彭博社內容整理 圖片來自網路)

湘菜優勢主要體現在現炒現做、辣度純粹和價格適中。望湘園作為一家主打湘菜的集團,其菜品在某種程度上可以代表湘菜,但湘菜為了滿足大眾,在辣度、口味方面做了一些調整。湘菜目前的發展路徑正在逐漸從低端走向中高端。他表示,如果按照逐步滿足高端需求、同時走親民路線的發展路徑,湘菜在未來也能夠做到國內餐飲市場營業額前十。

與川湘菜相比,泰國菜更接近熱度褪去的穩定階段。北京市海澱區大鐘寺中坤購物廣場內,一家名為金芭蕉的泰國餐廳開設至今六年有餘,經歷了從“走紅”到逐漸沉澱的全過程。金芭蕉餐廳彭經理表示,與火鍋、日本料理相比,泰國菜的熱度已經褪去。餐廳目前的顧客中,回頭客占去相當一部分比例,並且有不少顧客並非住在附近。

彭經理認為,最能代表該餐廳水準的菜色是咖喱皇和冬陰功。但這兩道菜並未出現在該餐廳推出的兒童套餐中。帶孫子在商場內補習後,選擇該餐廳兒童套餐的岳女士對經濟觀察網說,願意嘗試這一價格近百的套餐主要是因為“就近、乾淨、放心”。

可辣可不辣,清淡鮮美成餐廳圈粉新手段

原料新鮮、口味清淡也不再是日本料理的獨家特色。曾以四川、重慶火鍋、成都串串香稱霸的火鍋市場正在發生改變,各類火鍋都在充分發揮當地飲食文化優勢,以吸引消費者。

王覺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因為自己愛吃火鍋,所以各個派系都嘗試過。“北派火鍋最豪放,牛羊肉白菜凍豆腐必不可少,銅鍋火熱,簡單直接。”粵系火鍋又分為兩個分支,一類“以海鮮為主,價格偏高”,另一類潮牛火鍋注重牛肉各個部位不同吃法,“對食材更講究”。另一支“異軍突起”的派系是雲南野生菌火鍋:“雲南食用菌種類多,雞縱菌、松茸、牛肝菌各有風味,但混在一起也毫不衝突,湯極鮮。”因為可選辣或不辣,食材選擇自由度極高,王覺表示:“大多數人都能在火鍋裡找到喜歡吃的東西”。

食材講究、湯頭鮮美也正在成為新派火鍋吸引顧客的優勢。家住海澱、從事IT技術業的小劉表示,自己雖然平時喜歡吃辣,但對潮汕牛丸火鍋的湯底印象深刻。

除了新派火鍋,以“清淡鮮美”為經營理念的還包括廣式粥點。裴小姐是一家名為火齊潮汕砂鍋粥的餐廳的服務員,她表示對自家餐廳最有自信的是菜品和服務。雖然店內主打菜品是熱騰騰的砂鍋粥,但裴小姐對店內夏季顧客流量仍有信心。“因為從老人到小孩,(各個)年齡層都適合”,“而且顧客喝完粥出一身汗,這個感覺是很舒服的。”

裴小姐表示,除顧客年齡層廣泛外,不少外國友人也是店內的常客。位於海澱區的這家餐廳開店一年有餘,已於近期將店面擴大三分之一。但下午四點半到晚上八點,顧客在該餐廳用餐仍需等位,平均等待時間30分鐘左右。

逐漸走向海外的中餐,能穩坐國內交椅嗎?

海底撈火鍋曾表示,2017年海外市場新增門店數量將達到80家。百勝中國於2016年宣佈,旗下火鍋連鎖小肥羊門店將繼續擴張,其北美地區門店目前已有40家。

海底撈創始人張勇在接受彭博社採訪時表示:“麥當勞、可口可樂和星巴克都是美國文化的標誌。如今中國經濟正在增長,世界對中國的關注度正在提高,我認為這對中國餐飲業的發展來說是個機會。” 在新加坡、首爾和悉尼都有分店的海底撈,是正在走出國門的中國餐飲的一個例子。張勇認為,吸引當地人而非中國顧客,對海底撈在海外的長期發展更重要。

除了海外門店數量增加,中國在食材供應方面也在滿足越來越多的國際需求。在我國千島湖等地,養殖並生產鱘魚子醬已有數年時間。雖然鱘魚在馬來西亞、泰國、越南及日韓等地都有養殖,但目前為止,能滿足英、法、德包括香港等地米其林餐廳魚子醬需求的,更多來自中國境內。

據《中國餐飲報告(白皮書2017年)》中資料,火鍋這一品類占去了整個餐飲業市場中22%的營業份額,比位列第二的自助餐多出10%,穩坐餐飲業中“最能賺錢”的位置。這與其類別不斷細分、選擇更加多元的發展路徑有關。對中國餐飲業者而言,滿足海內外顧客愈發多變的口味,需對各國各地的飲食習慣有透徹瞭解,並及時調整策略。另一方面,日本料理之所以能在激烈競爭中殺出重圍,與其穩紮穩打的謹慎發展模式密切相關。在市場中找到差異化競爭優勢、擁有長遠發展目光勢必會為餐飲業帶來積極影響。

(經濟觀察網 實習編輯 任芳言 據介面、彭博社內容整理 圖片來自網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