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太監身上都有異味,有個太監想出一辦法,把毛巾塞褲子裡

據記載中國自從殷商時代(西元前1520~1030年)就有“寺人”, 也就是太監了, 就是3500年前就有 ,《詩經》、《周禮》、《禮記》中都有關於宦官的記載。 周王朝及各諸侯國大都設置了宦官。

秦國宦官嫪毐受太后寵倖, 權勢顯赫, 封為長信侯。 宦官一般由身份卑賤的人充當。 其來源或由處以宮刑的罪人充任, 或從民間百姓的年幼子弟中挑選。 秦漢以後, 宦官制度更加詳備, 宦官作為一種特殊政治勢力, 對許多朝代政局產生重大影響。 據記載, 我國先秦和西漢時期的宦官並非全是閹人;自東漢開始, 才全部用閹人(“宦官悉用閹人, 不複雜調它士”, 出自《後漢書 宦者列傳序》 )。 由於在皇宮內廷, 上自皇太后、太妃, 本朝後、妃以及宮女等, 女眷較多, 如果允許男侍出入, 後果可想而知。 所以絕不允許有其他成年男性在宮內當差。 這樣太監就產生了。

古代太監在閹割的時候收縮的肌肉都一併被切除了。 說白了他們根本不能自覺控制排尿。 剛割掉以後在尿道上插一根羽毛作為導管,好了以後就什麼也不用了, 所以說所有的太監都會隨時小便失禁!這個問題如何解決呢?如果是等級高, 有閒暇的太監, 當然可以隨時更換衣褲來保持清潔, 可是,
宮中的太監們大多都是雜役, 每天忙得要死, 根本沒時間換衣服, 只好任它自己陰乾。 所以, 大多數的太監身上隨時有一股臊氣。 所以說, 平民罵“臭太監、臭太監”的, 是對太監們很大的侮辱。 後來他們就想出了一個辦法, 那就是在褲子裡方條毛巾, 而且一年四季從不離身。 想想古代的太監真的很慘, 大多數都是窮苦人家的孩子沒辦法才去當太監。

中國古代的閹割技術, 堪稱歷史悠久。 據說, 三國時代的名醫華佗在被曹操殺害前夕, 在死牢中將其畢生麻醉開刀的外科醫術, 手寫成冊, 贈送給獄卒留存。 誰知獄卒認為這是導致華佗被殺的禍根, 驚惶不敢接受, 惹得華佗一怒之下, 付諸—炬。 當時有眼明手快者搶到末尾幾頁, 這幾頁的內容就是專門講閹割之術的, 並且流傳了下來, 更加精益求精。 清代閹割手術的方法是:先以白布或繃帶緊紮手術人的下腹部和雙股的上部, 以高溫的辣椒水小心洗滌即將手術的部位, 再以微彎如鐮刀狀的小刀, 全部切斷再用白蠟針插進尿道成栓,
傷口以浸過冷水的紙覆蓋, 小心翼翼地包紮好。 以上的程式完成後, 再由兩名刀子匠攙扶被手術的人在房裡緩行兩三時辰後, 才允許躺臥。 手術後3天內不准喝水, 據說由於乾渴和傷痛, 其間必須忍受非常的痛苦。 3天過後, 拔掉白蠟針的栓, 尿如噴水湧出, 可謂大功告成。 如情形並非如此, 也只有苦悶地等待死亡的來臨, 誰也無法伸出援手。 可是這種殘暴的方法幾乎沒有失敗過, 依照多年的資料, 只有一名30歲的男子失敗過。 手術後經百日傷口痊癒, 一個太監就這樣被製造出來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