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我朋友心理師朋友教我怎麼陪伴想自殺的抑鬱症患者

希望術:不要放棄希望, 但不要說出期望

陪伴自殺的人是件很吊詭的事情, 一方面你不可以放棄對他的希望, 另外方面, 你又不可以把你的希望說出嘴巴來。

因為說出口的, 就不值錢了(喂…才不是咧), 而是當你跟他說“你會好起來的。 ”、“這只是暫時的”、“一切都會變好, 你再多努力一下就好。 ”這些話看起來好像是給憂鬱的人希望, 但實際上, 當他們做不到的時候, 會有很多的罪惡感(於是他們自責自己的罪名又+1條:我果然是很糟糕的人, 不斷地讓在乎我的人失望)

寧靜術:靜靜的就很好

很多人以為陪伴自殺的人, 總是要講很多話來開導他, 但奇怪的是, 當你講越多, 事情不但不會好轉, 還有可能會言多必失。

實際上, 你光是在場陪在他身邊、讓他覺得不孤單, 這樣就已經很重要了。 有一句話我覺得很受用分享給大家:

你想說這句話, 是真的感受他的情緒,

還是只是為了減緩你自己的焦慮?

其實, 如果你沒有受過專業的諮商技巧訓練, 只要做到“認真聽”這件事情, 就已經是幫他超級大的忙了, 甚至有時候, 因為你跟他的關係很深厚, 這個“傾聽”本身, 甚至可能比一般專業人員還有效(這就是為什麼有時候我在節目上和藝人來賓對話, 就算是講得再深刻, 他們都不會被打動, 但常常他們身旁朋友一句“我會默默支持你”, 就讓來賓整個淚崩。 )

接納術:不要批評自殺行為

我們的文化裡面, 有些時候會有一種奇怪的習慣:用責駡代替關心。 你感冒了, 家人會問你怎麼這麼不小心著涼;分手了朋友會說, 就跟你講過了對方是個爛人;考試考差了, 他不一定會同理你的沮喪, 還連帶責備你不認真讀書…所以當你看到一個人想要自殺的時候,

你可能也會不由自主地說“為什麼不往正面想呢?”

當你腦袋裡面冒出這種想法的時候, 可以思考看看這個比喻—如果有個病患因為肺部的疾病沒有辦法自主的呼吸, 你會不會把他從床上搖醒、拔掉呼吸器問他:你為什麼不自己呼吸?

對於企圖自殺後嘗試自殺的人來說, 有時候他們的行為並不是自己可以控制的, 而是大腦的血清素以及其他的激素交互作用異常所致—換言之, 你可以想像某種程度上在他進行自殺行為的時候, 他是被“靈魂附體”了。

當你越接納他, 他才越能夠冷靜下來。

如果被自殺者情緒勒索怎麼辦?

“你不要過來, 你再過來我就死給你看!”“你知道我在做什麼嗎?我在吞安眠藥喔,

或許再三個小時我就會不省人事了…”

一般的情緒勒索都已經很難克服了, 但如果對方拿生死來威脅, 而且他又是你重要的人, 我們其實很難不被影響。

這個時候其實有三種可能的做法:

●嘗試做幾次深呼吸讓自己的情緒先平穩下來, 再來看看現在在演哪一出。

●如果那個狀況是你沒有辦法停止或逃離的, 例如, 他已經一隻腳跨在窗臺外面了而你就在現場, 請務必請求支持。 如果他是透過電話跟你求救, 請確認他身邊有人, 或者是請其他人幫忙。

●:倘若當下你真的沒有辦法提供協助, 請真誠地跟他說出你的難處, 並且訂定你可以去陪伴他的時間。

面對重要的人想要結束自己的生命, 身體和心理的壓力不亞於想要自殺的當事人。

雖然很難, 但在陪伴的時候還是要提醒自己:

你很在乎他, 但不論是他的情緒或是他的生命, 都不是你的責任, 而是他自己的責任。

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相信

陪伴憂鬱和有自殺意念的人, 最煎熬的地方在於自我內心的掙扎。 有些時候你甚至會被他的負面思考說服, 你開始懷疑自己做的是不是對的, 不知道該怎麼做比較好, 這些都是常見的狀況, 這時請給自己多一點的彈性和空間。

最後, 我想送辛苦的陪伴者一段話:“柳暗花明又一村。 當前方的路還沒有明朗的時候, 我們要容忍‘不確定性’;當你覺得好像已經走到盡頭的時候, 請相信, 這只是個路口。 不要急, 慢慢走, 或許在桃花樹的後面, 你會看見下一個村落。”

你會看見下一個村落。”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