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家居>正文

矢車菊片植于路旁或草坪內,株型飄逸,花態優美,花語遇見和幸福

矢車菊(植物物種)

矢車菊(拉丁學名:Centaurea cyanus L.)菊科矢車菊屬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 高可達70釐米, 直立, 分枝, 莖枝灰白色, 基生葉, 頂端排成傘房花序或圓錐花序。

總苞橢圓狀, 盤花, 藍色、白色、紅色或紫色, 瘦果橢圓形, 花果期2-8月。

矢車菊的故鄉在歐洲。

它原是一種野生花卉, 經過人們多年的培育, 它的“野”性少了, 花變大了, 顏色變多了, 有紫、藍、淺紅、白色等品種, 其中紫、藍色最為名貴。

在德國的山坡、田野、水畔、路邊、房前屋後到處都有它。

它被德國奉為國花。

此種即是一種觀嘗植物, 同時也是一種良好的蜜源植物。

邊花可以利尿, 全草浸出液可以明目。 瘦果含油率28%。

形態特徵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 高30-70釐米或更高, 直立, 自中部分枝, 極少不分枝。

全部莖枝灰白色, 被薄蛛絲狀卷毛。

基生葉及下部莖葉長橢圓狀倒披針形或披針形, 不分裂, 邊緣全緣無鋸齒或邊緣疏鋸齒至大頭羽狀分裂, 側裂片1-3對, 長橢圓狀披針形、線狀披針形或線形, 邊緣全緣無鋸齒, 頂裂片較大, 長橢圓狀倒披針形或披針形,

邊緣有小鋸齒。

中部莖葉線形、寬線形或線狀披針形, 長4-9釐米, 寬4-8毫米, 頂端漸尖, 基部楔狀, 無葉柄邊緣全緣無鋸齒, 上部莖葉與中部莖葉同形, 但漸小。

全部莖葉兩面異色或近異色, 上面綠色或灰綠色, 被稀疏蛛絲毛或脫毛, 下麵灰白色, 被薄絨毛。

頭狀花序多數或少數在莖枝頂端排成傘房花序或圓錐花序。

總苞橢圓狀, 直徑1-1.5釐米, 有稀疏蛛絲毛。 總苞片約7層, 全部總苞片由外向內橢圓形、長橢圓形, 外層與中層包括頂端附屬物長3-6毫米, 寬2-4毫米, 內層包括頂端附屬物長1-11釐米, 寬3-4毫米。

全部苞片頂端有淺褐色或白色的附屬物, 中外層的附屬物較大,內層的附屬物較大,全部附屬物沿苞片短下延,邊緣流蘇狀鋸齒。

邊花增大,超長於中央盤花,藍色、白色、紅色或紫色,簷部5-8裂,盤花淺藍色或紅色。

瘦果橢圓形,長3毫米,寬1.5毫米,有細條紋,被稀疏的白色柔毛。

冠毛白色或淺土紅色,2列,外列多層,向內層漸長,長達3毫米,內列1層,極短;

全部冠毛剛毛毛狀。花果期2-8月。

生長環境

適應性較強,喜歡陽光充足,不耐陰濕,須栽在陽光充足、排水良好的地方,否則常因陰濕而導致死亡。

較耐寒,喜冷涼,忌炎熱。

喜肥沃、疏鬆和排水良好的沙質土壤。

地理分佈

主要分佈於歐洲、前蘇聯(高加索及中亞、西伯利亞及遠東地區)、北美等,模式標本采自歐洲。

中國主要分佈在新疆、青海、甘肅、陝西、河北、山東、江蘇、湖北、廣東及西藏等各地公園、花園及校園普遍栽培,供觀賞。

新疆、青海可能有歸化逸生。模式標本采自歐洲。

栽培技術

栽培要點

春秋均可播種,以秋播為好。

9月中下旬播種在備好的苗床裡,覆土以不見種子為度,稍加壓實,蓋上草、澆足水,經常保持土壤濕潤,發芽後去蓋草。

待幼苗具6-7片小葉時,可移栽或定植,株距約30釐米,栽植成活後每隔10天或半月施5倍水的腐熟人糞尿液一次,到第二年三月停止施肥以待開花。

若盆栽,盆土要疏鬆肥沃,最好用園土腐葉、草木灰等配成混合土,當苗具6-7片葉時,進行第一次移植,矮苗換到筒盆中。

栽培步驟

育苗:選疏鬆肥沃土壤作床,覆土約0.2釐米,栽培:待幼苗本葉發至6-7枚時移植,盆栽每13-17釐米盆植一株。

幼苗定植後成活後,摘心一次,促使多分枝,能多開花,反之若分枝過多,必要時應摘去部分側芽,可獲得較大花朵。

因為直根性,宜直播秋播露地覆蓋越冬,初夏開花,如冷床越冬可於春末開花,春播應儘早播種。6月份開花。

栽培場所:矢車菊由於原生於歐洲田野,因此稍能耐寒,性喜涼爽而且日照充足的場所。

用土:較喜愛疏鬆肥沃、排水性佳的砂質壤土。栽培土應儘量使其排水及通氣良好,土壤若黏性較重時,可混合3-4成的蛇木屑或珍珠石來改良。

澆水:澆水原則上每日一次即已足夠,但夏日較乾旱時,可早晚各澆一次,以保持盆土濕潤並降低盆栽的溫度,但忌積水。

施肥:矢車菊喜多肥,生育期間應每個月施用三要素稀釋液一次。若是葉片太繁茂時,則應減少氮肥的比例,至開花前宜多施磷鉀肥,才能得到較碩大而花色美麗的花朵。

開花期管理:矢車菊能自然發出側枝,側枝多則花朵較小,必要時可摘去部分側芽,只留較小的分枝,則可獲得較大的花朵。

矢車菊乃長日性植物,冬季時日照時間較短,夜間若使用植物燈補充照明,可以使開花提早。

管理

矢車菊喜陽光充足、涼爽氣候、忌夏季炎熱,宜肥沃疏鬆的土壤。

因為直根性,宜直播。秋播為提早開花,可于冷床越冬,春末就可開花。

矢車菊因不耐移植性,移栽時一定要帶土團,否則不易緩苗。

栽植成活後每隔10天或鬥月施5倍水的腐熟人糞尿液一次,到第二年三月停止施肥以待開花。

若盆栽,盆土要疏鬆肥沃,最好用園土腐葉、草木灰等要配以混合土,當苗具6-7片葉時,進行第一次移植;

以後生長,至少換到三筒盆中,因矢車菊為直根系,大苗不耐移栽。

冬季可連續埋在土中過冬,到3月上旬取出,施肥要勤,至花蕾出現時停止施肥。

耐寒力強,在華東地區可露地栽植,華北地區要覆蓋才能越冬;

喜肥沃及疏鬆土壤;喜陽光充足;能自播;

適應性強, 易栽培。作切花栽培時,通常利用溫室催花:8月播種,9月定植,翌年2月即可產花。

關內暖地一般多在8-9月播種,露地覆蓋越冬,第二年早春定植,初夏開花。東北地區在溫室春播。

由於矢車菊的根為直根性,側根很少,故移栽要在小苗時帶土進,苗大則不易成活,所以常常在春季直播。

矢車菊也可以自播繁衍,此外矢車菊喜密植,否則反而生長不良。

延長花期

矢車菊花色豐富,花形別致,是地栽、盆栽以及切花的好材料。

為了延長矢車菊的觀花期,除秋播外,還可採用春播和夏播。

如果4~5月份播種,當年7~10月便可開花。

7月份用當年成熟的種子播種,一般於9月份以後即可開花,露地栽培的可持續到霜降。

10月中、下旬將地栽的植株移栽入花盆內入室過冬,或8月份在盆內直接播種,入冬前入室。

冬季只要室溫保持在8~15℃,適量澆水與施少量稀薄複合肥,放置在陽光充足處,也能使矢車菊開花。

這種分期分批的播種方法,可以有效地延長矢車菊的觀花期。

注意事項

矢車菊性強健,較耐寒,喜陽光,要求肥沃、疏鬆、排水好的土壤。

一般在9月份直播於苗床,華中以南地區可露地越冬,冬季不必防寒,於11月份或來年3月上旬移栽。

華北地區秋播苗長出2~3片真葉時移植1次,入冬前進陽畦,冬天加蓋防寒物,翌年早春定植於露地。

定植前應施入基肥。

因矢車菊為直根系,不耐移植,移植時必須帶上較大的土團。

矢車菊莖杆細弱,容易倒伏,因此定植距離不宜過密,要防止生長過密,通風不良而引起倒伏。

幼苗期需打頂摘心,促使多分枝並使植株矮化,這樣開花多,株形也優美。

生長期每20天追施1次液肥,但應注意不宜 多施氮肥,應適當多施些磷、鉀肥,使莖杆堅挺,花色鮮豔。

同時,澆水要適量,不可過多,雨季一定要注意及時排水,否則會造成爛根,影響植株的正常生長。

花種採集

在花序剛剛枯黃時,即可採收種子。

如果花序過分成熟,種子容易散落,一般可在絕大多數花序枯黃時,刈取全株,乾燥後脫粒,置陰涼乾燥處保存。種子有自播能力。

植物文化

花語

矢車菊的花語是:遇見和幸福。

細緻,優雅.也代表幸福

傳說

吉祥之花

普魯士皇帝威廉一世的母親路易士王后,在一次內戰中被迫離開柏林。

逃難途中,車子壞了,她和兩個孩子停在路邊等待之時,發現路邊盛開著藍色的矢車菊,她就用這種花編成花環,戴在九歲的威廉胸前。

後來威廉一世加冕成了德意志皇帝,仍然十分喜愛矢車菊,認為它是吉祥之花。

矢車菊也啟示人們小心謹慎與虛心學習。

眼睛保護神

德國民間普遍流傳著這樣一則傳說。

偉大的古代英雄阿爾米紐斯(Arminius)在一次出征中,不幸雙眼染疾,一天夜裡,戰神阿瑞斯來到了阿爾米紐斯的夢裡,告訴他清晨盛開在路邊的藍色小花可以治好他的眼睛。

次日阿爾米紐斯果然在路邊找到藍色的小花,並把它搗碎敷眼。

很快,阿爾米紐斯的眼睛康復了,並凱旋而歸。

於是他稱矢車菊為“眼睛保護神”,並將它廣泛傳播。

植物研究

與此種相近的還有1種,即C. depressa MB. (Fl. Taur.-cauc. 2: 346, 1808; DC., Prodr. 6: 578, 1837; Ldb., Fl. Ross. 2(2): 698, 1845-1846: Boiss., Fl. Or. 3: 635, 1875; Czer. in Fl. URSS 28: 415, 1963.) , 據蘇聯植物志 (第28卷) 該屬的作者C. K.Черепанов記載,中國新疆伊寧及西藏西部有分佈。

與矢車菊的區別在於,它的內列冠毛剛毛為膜片狀;列冠毛剛毛長達8毫米。

它的模式標本采自格魯吉亞。標本未見,茲開出上列文獻及簡要區別特徵,以作備忘。

主要價值

園藝觀賞

高性種植株挺拔,花梗長,適於作切花,也可作花徑材料。

矮型株僅高20釐米,可用於花壇、草地鑲邊或盆花觀賞。

大片自然叢植。高型品種可以其他草花相稱佈置花壇及花境。

也可片植于路旁或草坪內,株型飄逸,花態優美,非常自然。還可做切花花卉。

美容功效

能養顏美容、放鬆心情、幫助消化、使小便順暢。

矢車菊純露是很溫和的天然皮膚清潔劑,花水可用來保養頭髮與滋潤肌膚;

可幫助消化,舒緩風濕疼痛。

有助治療胃痛、防治胃炎、胃腸不適、支氣管炎。

它是一種怕熱不怕冷的花,所以夏天在臺灣很難種好它,除非種在高冷地區。

沏茶

單泡,適宜搭配綠茶。

取四茶匙矢車菊,用開水沖泡即可。

淡紫色的茶汁,可添加少許蜂蜜更增風味。

中外層的附屬物較大,內層的附屬物較大,全部附屬物沿苞片短下延,邊緣流蘇狀鋸齒。

邊花增大,超長於中央盤花,藍色、白色、紅色或紫色,簷部5-8裂,盤花淺藍色或紅色。

瘦果橢圓形,長3毫米,寬1.5毫米,有細條紋,被稀疏的白色柔毛。

冠毛白色或淺土紅色,2列,外列多層,向內層漸長,長達3毫米,內列1層,極短;

全部冠毛剛毛毛狀。花果期2-8月。

生長環境

適應性較強,喜歡陽光充足,不耐陰濕,須栽在陽光充足、排水良好的地方,否則常因陰濕而導致死亡。

較耐寒,喜冷涼,忌炎熱。

喜肥沃、疏鬆和排水良好的沙質土壤。

地理分佈

主要分佈於歐洲、前蘇聯(高加索及中亞、西伯利亞及遠東地區)、北美等,模式標本采自歐洲。

中國主要分佈在新疆、青海、甘肅、陝西、河北、山東、江蘇、湖北、廣東及西藏等各地公園、花園及校園普遍栽培,供觀賞。

新疆、青海可能有歸化逸生。模式標本采自歐洲。

栽培技術

栽培要點

春秋均可播種,以秋播為好。

9月中下旬播種在備好的苗床裡,覆土以不見種子為度,稍加壓實,蓋上草、澆足水,經常保持土壤濕潤,發芽後去蓋草。

待幼苗具6-7片小葉時,可移栽或定植,株距約30釐米,栽植成活後每隔10天或半月施5倍水的腐熟人糞尿液一次,到第二年三月停止施肥以待開花。

若盆栽,盆土要疏鬆肥沃,最好用園土腐葉、草木灰等配成混合土,當苗具6-7片葉時,進行第一次移植,矮苗換到筒盆中。

栽培步驟

育苗:選疏鬆肥沃土壤作床,覆土約0.2釐米,栽培:待幼苗本葉發至6-7枚時移植,盆栽每13-17釐米盆植一株。

幼苗定植後成活後,摘心一次,促使多分枝,能多開花,反之若分枝過多,必要時應摘去部分側芽,可獲得較大花朵。

因為直根性,宜直播秋播露地覆蓋越冬,初夏開花,如冷床越冬可於春末開花,春播應儘早播種。6月份開花。

栽培場所:矢車菊由於原生於歐洲田野,因此稍能耐寒,性喜涼爽而且日照充足的場所。

用土:較喜愛疏鬆肥沃、排水性佳的砂質壤土。栽培土應儘量使其排水及通氣良好,土壤若黏性較重時,可混合3-4成的蛇木屑或珍珠石來改良。

澆水:澆水原則上每日一次即已足夠,但夏日較乾旱時,可早晚各澆一次,以保持盆土濕潤並降低盆栽的溫度,但忌積水。

施肥:矢車菊喜多肥,生育期間應每個月施用三要素稀釋液一次。若是葉片太繁茂時,則應減少氮肥的比例,至開花前宜多施磷鉀肥,才能得到較碩大而花色美麗的花朵。

開花期管理:矢車菊能自然發出側枝,側枝多則花朵較小,必要時可摘去部分側芽,只留較小的分枝,則可獲得較大的花朵。

矢車菊乃長日性植物,冬季時日照時間較短,夜間若使用植物燈補充照明,可以使開花提早。

管理

矢車菊喜陽光充足、涼爽氣候、忌夏季炎熱,宜肥沃疏鬆的土壤。

因為直根性,宜直播。秋播為提早開花,可于冷床越冬,春末就可開花。

矢車菊因不耐移植性,移栽時一定要帶土團,否則不易緩苗。

栽植成活後每隔10天或鬥月施5倍水的腐熟人糞尿液一次,到第二年三月停止施肥以待開花。

若盆栽,盆土要疏鬆肥沃,最好用園土腐葉、草木灰等要配以混合土,當苗具6-7片葉時,進行第一次移植;

以後生長,至少換到三筒盆中,因矢車菊為直根系,大苗不耐移栽。

冬季可連續埋在土中過冬,到3月上旬取出,施肥要勤,至花蕾出現時停止施肥。

耐寒力強,在華東地區可露地栽植,華北地區要覆蓋才能越冬;

喜肥沃及疏鬆土壤;喜陽光充足;能自播;

適應性強, 易栽培。作切花栽培時,通常利用溫室催花:8月播種,9月定植,翌年2月即可產花。

關內暖地一般多在8-9月播種,露地覆蓋越冬,第二年早春定植,初夏開花。東北地區在溫室春播。

由於矢車菊的根為直根性,側根很少,故移栽要在小苗時帶土進,苗大則不易成活,所以常常在春季直播。

矢車菊也可以自播繁衍,此外矢車菊喜密植,否則反而生長不良。

延長花期

矢車菊花色豐富,花形別致,是地栽、盆栽以及切花的好材料。

為了延長矢車菊的觀花期,除秋播外,還可採用春播和夏播。

如果4~5月份播種,當年7~10月便可開花。

7月份用當年成熟的種子播種,一般於9月份以後即可開花,露地栽培的可持續到霜降。

10月中、下旬將地栽的植株移栽入花盆內入室過冬,或8月份在盆內直接播種,入冬前入室。

冬季只要室溫保持在8~15℃,適量澆水與施少量稀薄複合肥,放置在陽光充足處,也能使矢車菊開花。

這種分期分批的播種方法,可以有效地延長矢車菊的觀花期。

注意事項

矢車菊性強健,較耐寒,喜陽光,要求肥沃、疏鬆、排水好的土壤。

一般在9月份直播於苗床,華中以南地區可露地越冬,冬季不必防寒,於11月份或來年3月上旬移栽。

華北地區秋播苗長出2~3片真葉時移植1次,入冬前進陽畦,冬天加蓋防寒物,翌年早春定植於露地。

定植前應施入基肥。

因矢車菊為直根系,不耐移植,移植時必須帶上較大的土團。

矢車菊莖杆細弱,容易倒伏,因此定植距離不宜過密,要防止生長過密,通風不良而引起倒伏。

幼苗期需打頂摘心,促使多分枝並使植株矮化,這樣開花多,株形也優美。

生長期每20天追施1次液肥,但應注意不宜 多施氮肥,應適當多施些磷、鉀肥,使莖杆堅挺,花色鮮豔。

同時,澆水要適量,不可過多,雨季一定要注意及時排水,否則會造成爛根,影響植株的正常生長。

花種採集

在花序剛剛枯黃時,即可採收種子。

如果花序過分成熟,種子容易散落,一般可在絕大多數花序枯黃時,刈取全株,乾燥後脫粒,置陰涼乾燥處保存。種子有自播能力。

植物文化

花語

矢車菊的花語是:遇見和幸福。

細緻,優雅.也代表幸福

傳說

吉祥之花

普魯士皇帝威廉一世的母親路易士王后,在一次內戰中被迫離開柏林。

逃難途中,車子壞了,她和兩個孩子停在路邊等待之時,發現路邊盛開著藍色的矢車菊,她就用這種花編成花環,戴在九歲的威廉胸前。

後來威廉一世加冕成了德意志皇帝,仍然十分喜愛矢車菊,認為它是吉祥之花。

矢車菊也啟示人們小心謹慎與虛心學習。

眼睛保護神

德國民間普遍流傳著這樣一則傳說。

偉大的古代英雄阿爾米紐斯(Arminius)在一次出征中,不幸雙眼染疾,一天夜裡,戰神阿瑞斯來到了阿爾米紐斯的夢裡,告訴他清晨盛開在路邊的藍色小花可以治好他的眼睛。

次日阿爾米紐斯果然在路邊找到藍色的小花,並把它搗碎敷眼。

很快,阿爾米紐斯的眼睛康復了,並凱旋而歸。

於是他稱矢車菊為“眼睛保護神”,並將它廣泛傳播。

植物研究

與此種相近的還有1種,即C. depressa MB. (Fl. Taur.-cauc. 2: 346, 1808; DC., Prodr. 6: 578, 1837; Ldb., Fl. Ross. 2(2): 698, 1845-1846: Boiss., Fl. Or. 3: 635, 1875; Czer. in Fl. URSS 28: 415, 1963.) , 據蘇聯植物志 (第28卷) 該屬的作者C. K.Черепанов記載,中國新疆伊寧及西藏西部有分佈。

與矢車菊的區別在於,它的內列冠毛剛毛為膜片狀;列冠毛剛毛長達8毫米。

它的模式標本采自格魯吉亞。標本未見,茲開出上列文獻及簡要區別特徵,以作備忘。

主要價值

園藝觀賞

高性種植株挺拔,花梗長,適於作切花,也可作花徑材料。

矮型株僅高20釐米,可用於花壇、草地鑲邊或盆花觀賞。

大片自然叢植。高型品種可以其他草花相稱佈置花壇及花境。

也可片植于路旁或草坪內,株型飄逸,花態優美,非常自然。還可做切花花卉。

美容功效

能養顏美容、放鬆心情、幫助消化、使小便順暢。

矢車菊純露是很溫和的天然皮膚清潔劑,花水可用來保養頭髮與滋潤肌膚;

可幫助消化,舒緩風濕疼痛。

有助治療胃痛、防治胃炎、胃腸不適、支氣管炎。

它是一種怕熱不怕冷的花,所以夏天在臺灣很難種好它,除非種在高冷地區。

沏茶

單泡,適宜搭配綠茶。

取四茶匙矢車菊,用開水沖泡即可。

淡紫色的茶汁,可添加少許蜂蜜更增風味。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