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解決君相權矛盾的棋子,中國封建王朝最後一個丞相—胡惟庸(二)

明代史籍中關於胡惟庸案的記載多有矛盾, 因此關於其是否確實謀反, 當時便有人懷疑, 明代史學家鄭曉、王世貞等皆持否定態度。 後者可能更有可信度。

洪武十二年(1379)十月, 占城國(今越南中部)派使節來南京進貢。 但是胡惟庸沒有將此事奏報給朱元璋知道, 這應該可以算是嚴重的外交事件, 朱元璋得知占城國使團抵達京城時, 長期累積的怒火終於爆發, 他嚴辭訓斥了應對此事負責的胡惟庸和汪廣洋(時任左都禦史)。

其實這個時候, 胡惟庸最正確的應對方法是認錯, 誰沒有個打瞌睡的時候呢。 他卻和汪廣洋把責任推給了禮部, 他認為這樣就可以了事。

朱元璋充分顯示了他的創意性思維, 並將之運用在這件事的處理上, 他沒有被胡惟庸牽著鼻子走, 去查詢到底是誰幹了這件事, 而是先處死了汪廣洋, 然後囚系了所有與此事有關的官員。

既然不是你就是他, 那我把你們都抓起來一定是沒錯的。

刀已經架在胡惟庸的脖子上了, 何時砍下只是個時間問題。 他並沒有等太久。

塗節是胡惟庸的死黨, 他當時的職務是禦史中丞, 相信大家已經熟悉了這個官職。 他在胡惟庸集團中的作用非常重要, 發動輿論攻擊政敵, 拉幫結派圖謀不軌, 哪樣都少不了他, 胡惟庸一直把他看作自己的親信。

然而這個親信用自己的行為重新解釋了死黨這個詞的含義——致你於死地的同黨。

他眼見胡惟庸不行了, 便把胡惟庸的陰謀上報給皇帝。 朱元璋等待的就是這一刻, 他命令立刻處死胡惟庸、陳甯和胡党中的重要成員, 並滅了胡惟庸的三族。 然後他命令, 深入調查還有誰參與此事,

如果查證屬實, 一律處死!

於是名留青史的胡惟庸案件拉開了序幕, 事實證明, 查證屬實是很難做到的, 因為太麻煩, 而一律處死很容易, 當時的審訊方式也為此案的發展提供了便利。 審案的官員抓住嫌疑人後首先提供的待遇不是咖啡或是清茶,

而是死打一頓, 打完再說, 有些與被審官員有仇的傢伙還會趁亂上去過過手癮, 反正也是辦公事, 順便報報私仇也是可以理解的嘛。

然後就是詢問同黨, 那些讀書人哪裡經得起打, 東扯西拉供出很多所謂同黨來, 只要自己認識的, 有一面之緣的, 借過錢的, 還過債的, 想到什麼人就說什麼人。 審案官員自然大喜, 上奏皇帝, 再去抓其他人, 於是案件越來越大, 從洪武十三年(1380)案發, 連續查了好幾年, 被殺者超過一萬人。

胡惟庸精心籌畫多年的計畫和組織就這麼被摧毀了, 事實證明, 朱元璋要消滅他十分容易, 就如同捏死一隻螞蟻。

無論從哪個角度看, 胡惟庸都只是一個跳樑小丑, 他唯一的有成效的工作就是拉了上萬人和他一起共赴黃泉。

我們差點忘記了那個告密的塗節, 他的結局頗有戲劇色彩, 這個在胡惟庸案件中扮演了滑稽角色的人案發後即被押赴刑場, 與胡惟庸一同被處死, 不知此二人在刑場上相遇, 會有何感慨。

胡惟庸死了, 這個結果正是朱元璋需要的, 現在他正坐在自己的龍椅上, 看著下面的大臣們,這些可憐的倖存者,他們和胡惟庸同朝為臣,或多或少都有些接觸,眼看著自己的同僚們一個個被拉出去殺掉,他們的心中充滿了恐懼。

該結束了吧,我們只想活下去。

朱元璋卻並不這麼想,在他看來,要做的事情還很多。

不要急,好戲才剛開始。

值得注意的是,朱元璋在處死胡惟庸後僅一個月,就撤銷了丞相這個延續上千年的職位。取消了中書省的設置,安排機構分流人員,如此大動作,卻幹得雷厲風行,乾淨俐落,這讓我們有理由懷疑他是早有準備的,就如同水滸傳的宋江,晁蓋死後無論如何不肯繼位,一旦“勉為其難”答應了,立刻就能組織大型慶典。

無論如何,朱元璋達到了他的目的,丞相這個讓人討厭的職位終於消失了,一切都在他的掌握之中,然而他卻沒有意識到,對於他的王朝和他的子孫來說,這將是他人生中所犯的最大錯誤。

除掉胡惟庸後,朱元璋罷左右丞相,廢中書省,其事由六部分理,另設殿閣大學士供皇帝做為顧問,結束了中國的宰相制度,加強了專制皇權。至此,君權與相權的矛盾得以解決,君權在廢除丞相之後達到頂峰!

看著下面的大臣們,這些可憐的倖存者,他們和胡惟庸同朝為臣,或多或少都有些接觸,眼看著自己的同僚們一個個被拉出去殺掉,他們的心中充滿了恐懼。

該結束了吧,我們只想活下去。

朱元璋卻並不這麼想,在他看來,要做的事情還很多。

不要急,好戲才剛開始。

值得注意的是,朱元璋在處死胡惟庸後僅一個月,就撤銷了丞相這個延續上千年的職位。取消了中書省的設置,安排機構分流人員,如此大動作,卻幹得雷厲風行,乾淨俐落,這讓我們有理由懷疑他是早有準備的,就如同水滸傳的宋江,晁蓋死後無論如何不肯繼位,一旦“勉為其難”答應了,立刻就能組織大型慶典。

無論如何,朱元璋達到了他的目的,丞相這個讓人討厭的職位終於消失了,一切都在他的掌握之中,然而他卻沒有意識到,對於他的王朝和他的子孫來說,這將是他人生中所犯的最大錯誤。

除掉胡惟庸後,朱元璋罷左右丞相,廢中書省,其事由六部分理,另設殿閣大學士供皇帝做為顧問,結束了中國的宰相制度,加強了專制皇權。至此,君權與相權的矛盾得以解決,君權在廢除丞相之後達到頂峰!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